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修笔记:听来的故事

(2015-01-23 16:44:09)
标签:

摩洛哥

兵士

法国兵

德国人

阿哥

分类: 灵修
昨日司格女士带领我们读了今年的金句,来自《罗马书》15章7节:

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上帝。”

联想到近来社会上发生的Pegida现像,司格女士启发大家唱诗歌,读经文,分享每个人的故事。昨天我们还请到了一位小帅哥为我们音乐伴奏,他是我们牧师的儿子,正好有三周在我们教会实习,由司格女士带他。

如何接纳别人?

司格说,接纳别人,不是仅仅强迫自己,建立一种理论,而是从内心真心实意地去做。要分析,这个人为何会成为这么个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何我无法接纳她?我们成长的背景有什么不同?换位思考。

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不愿接纳别人,这个世界就无法和平共处。

我听到了乌苏拉讲述的一个故事:

在二次大战刚结束的时候,小乌苏拉同她的父母生活在德国南部的黑森林,那里暂时被法国军队管制,在她家附近也驻扎了一批法国士兵,里面有一些来自摩洛哥的雇佣兵。其中有一个长得非常帅的摩洛哥兵士,对人亲切友好,与乌书拉的家挺也走得很近,原来他喜欢上了天真活泼的小乌苏拉。这位兵士对乌书拉的母亲说,我愿意娶乌书拉为妻。乌书拉的母亲说:乌书拉还太小。那位阿哥兵说:我愿意等她长大,长大到12岁,我们就可以结婚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这位阿哥兵对德国人的友好态度,让小乌苏拉至今不忘。

但是其它的法国兵就没有这么友好了。有一次,小乌苏拉被一位法国兵欺负,她哭着跑回家,刚好碰到这位摩洛哥的兵士,他虽然只会结结巴巴的德语,但还是试着安慰小乌苏拉。他说的话,让我们听了,大家都哈哈大笑。

他说:一个摩洛哥人坏,一个摩洛哥人好; 一个德国人坏,一个德国人好。

这是国际语言,不需要翻译,每个人都能听懂。让我们彼此接纳不同的人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们在缅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