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终于看到了它

(2014-09-01 05:52:30)
标签:

弗美尔

画家

和光

光影

列文虎克

分类: 艺术

Jan Vermeer是我最喜爱的荷兰画家,对他的画的喜爱,有时甚至超过法国印象画派。曾和M一起去看过关于他的电影,就是讲述他画《带耳环女孩》的故事。他本人的身世有点凄掺。一生的画不多,最多40幅,但每幅都是佳作,他画一幅画至少要一年,而他仅活了40多岁,去掉前10多年,真正能够画画的日子并不多。我认为,论技巧,光线的布置,人物的安排,构图,和质感的表现,没有人能超越他。当然,我说的话不算数,只对我有用。


偶然知道,他的一幅名画,(四十分之一啊!!!!)在Braunschweig,就一直想去看。却一直找不到时间,横算竖算,总算排出了5天的时间,去了趟Braunschweig,终于看到了这幅真迹,好激动啊。可是尺寸,并不如我想象得那么大,颜色好美啊,那个玲珑的小瓷器瓶,白光光的,放着亮光,但画家并不是用白色画出来的,但眼睛看上去,就是有那么种感觉;那女人的桔红色的裙子,那个丝一般的质感,真不知他是如何画成的。这种画家,一定是上帝的灵运行在他的身上,要不,他怎能在平面上,表现得那么出色呢?


我怎么福气就这么好,能够亲眼看到大师的画,而且是最喜欢的大师,老天,我谢谢你。

我终于看到了它

我终于看到了它
在博物馆里买了一张广告画,5欧元,想卷紧一下,放到塑料套里,以便带走,结果起了一条裂缝。我暗骂自己笨蛋,懊恼了大半天。现在这张画挂在了家里。原来挂的是陈逸飞的水乡油画,系放大的照片。现在换上了这张画,那么,我就每天可以看到Jan Vermeer了,我们家里这个地方,是挂大师画的地方

我终于看到了它
右边和上边各裁掉了6公分的宽边,为了符合镜框的大小。还好,我保留了左边那扇美丽的窗户,我认为这是这张画里面,重要的元素,所以尽量保留,而裁掉其它部分。


 以下的图片和信息来自网络,谢谢。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f/Jan_Vermeer_van_Delft_006.jpg/640px-Jan_Vermeer_van_Delft_006.jpg

扬·弗美尔[1]Jan Vermeer荷兰语读音: [vərˈmɪər],1632年10月31日-1675年12月15日),又名约翰尼斯·弗美尔(Johannes Vermeer),是一位17世紀的荷蘭畫家。他一生都工作生活在荷蘭陶都代尔夫特(Delft)。他有時也被稱為代尔夫特的弗美尔(Vermeer of Delft),或者约翰尼斯·范·德梅爾(Johannes Van der Meer)。與林布蘭一樣,弗美尔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偉大的畫家,他們的作品中都有著透明的顏色、嚴謹的構圖、以及對光影的巧妙運用。

弗美尔精細地描寫一個限定的空間,優美地表現出物體本身的光影效果、人物的真實感與質感。

弗美尔被稱為荷蘭黃金時代最傑出的畫家,與林布蘭齊名。他的作品展示了荷蘭代尔夫特市民的日常生活,他的作品和生活曾經被人遺忘了一個多世紀,直到19世紀中期,他的才華和成就才被認同。

弗美尔作品大多數描繪寧靜、和諧的家庭生活,他尤其喜歡畫女性的形像和活動。他流傳下來的肖像畫中,女性人物有40位,男性人物僅13位。其油畫內容通常是一、兩個人在室內勞作或休閒,光線一般從左側照來。

弗美尔喜用黃色、藍色和灰色,他對色彩的把握和光線的處理非常出眾。通常佈局簡單,尺寸不大,但往往給人巨大的視覺衝擊。

他使用了以微小的畫點組合(點畫法),並且善於使用光線的來源,使畫面產生一種流動、優雅的氣氛,因而被稱為光影大師。

沒有人瞭解弗美尔的技法,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經常使用當時罕見的暗箱(Camera Obscura),用以捕捉光線和色彩。當時荷蘭著名的科學家列文虎克是弗美尔的好友,此人精通顯微鏡和光學透視,弗美尔顯然從他那裡學到了這門技術。

他對畫面非常講究,不論是畫面構圖、人物比例、光影變化都精緻得跟照片一樣逼真。以致有評論家認為這不是藝術,但在荷蘭的黃金時代,人們並沒有把繪畫當成一種藝術,而只是一種手工藝,一種謀生技能而已。他的畫作通常要花很長時間,基本上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一幅作品,但每一幅都堪稱精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