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一种悲哀

(2014-08-12 03:38:25)
标签:

育儿

李云迪

孩子

空房

争光

分类: 杂谈

今天看李云迪的自传记录片《新浪漫主义》,很喜欢李云迪的风度和修养。

看到李的奶奶已经成了老年痴呆,是她从小把李云迪带大的,但她现在除了会说李云迪三个字,什么话都不会说了,什么事都不明白了。

听到他爷爷说,李云迪现在很少回家,即便人在中国,也没时间回家。可以想象,他是个大忙人,日程排得满满的。全世界地飞,同各大乐团合作,在各国的剧场演出。

李的父母是一对很有风度的中年人,听他们回忆起李的小时候的情景,很为他们骄傲,生了这么个优秀的儿子,为家人争光,为中国人争光,也给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带来福气。

看着李妈妈忧心忡忡的眼神,听她说:孩子大了,有代沟,无法沟通。但是总也为他但心,怕他压力太大,太累。

我很能理解,这使我想起了另一种的忧伤,这种忧伤我的妈妈也曾经有过。

可以想象,李妈妈从小为孩子的成长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孩子终于长大了,成才了,飞走了,在外面的世界里,他见的世面比父母都多,但是从此却很少回家了。

这几个中年人老年人从此就要孤守空房,有了什么事情时,都要想办法自己解决。孩子的荣誉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像很多,却又摸不着,用不上。

看看许多家庭,几代人守在一起,快快乐乐地享受天伦之乐。不知,李爸爸李妈妈,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有点点的心酸?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也许朗爸朗妈很享受儿子的风光。

不管如何,看着影片中的李爸爸李妈妈,总有另一种悲哀浮现,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把我养大,大学毕业,还帮我带孩子,把我送出国,她自己得到了什么?

老了,孤苦伶仃,一个人守空房,孩子在外面再好,对她有什么益处?

唉,人生啊人生,我们到底要什么?

今天有点多想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苦战八月
后一篇:一张恐怖的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