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楠摄影:《在路上:中国的天主教》1992-1996年


标签:
贡献摄影家宗教告诉我最多 |
分类: 艺术 |
吕楠
1962年生于北京,在《民族画报》工作5年后,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吕楠用15年的时间完成了《被遗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状况》、 《在路上:中国的天主教》和《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三部曲。评论家栗宪庭评论说:这三部作品“仿佛象征了人类今天的精神状况,象征了吕楠期望的人类 伟大精神的复归”。吕楠被誉为 “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摄影家”、“中国最纯粹的摄影家”。吕楠也是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在中国大陆惟一的摄影师。
“在 西藏拍宗教也是天经地义,但是我放弃了,我不是要在西藏解决宗教那样的问题了。我之所以选择天主教,是因为我希望视觉里有一种神圣、庄严、圣洁的东西在宗 教中。而这是我在其它的宗教中拍不到,其他的宗教转化不出来,并不是因为他们内心不干净,而是通过视觉我很难表达。天主教至少有一种仪式,仪式性的东西适 合于用视觉表达。”
由 于天主教题材特殊的敏感性,吕楠遭遇了比拍摄精神病人时更多的麻烦。第一次拍天主教,吕楠就被扣了相机。1992年,吕楠在陕西扶风拍摄农村天主教的活 动,认识了当地的主教,吕楠对他说要拍一个天主教题材的系列,主教表示欢迎。等吕楠到了当地,主教却找不到了。吕楠在十字山拍摄朝圣人群的时候,随身带的 相机也被扣住了。当时有教友对他说:你要找到老李神父就好了,他哪里都去过,熟悉所有的堂口。老李神父在二十公里外的橡木村,但是没有人带吕楠去。
尽 管吕楠后来要回了相机,但他的拍摄已经无法继续进行,无奈之余,只能坐火车去西安。在站台等车的时候,有个小伙子过来问吕楠:你的相机要回来了吗?吕楠也 没多说什么,上了车之后,空空荡荡的火车从宝鸡向西安开去。眼看出师不利,吕楠很是沮丧,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列车启动没两分钟,一个戴着鸭舌帽的老者 坐在吕楠对面说道:我听我侄子说你把相机要回来了,放心了,我到西安去看病。两人聊起来之后,吕楠问:你也是教友吗?当听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之后,吕楠说, 那些教友告诉我,应该去橡木村找老李神父,他最了解陕西的情况,可是我现在也去不了了,那边堂口不肯接待我。老者微微一笑:我就是老李神父。吕楠简直不相 信自己的耳朵,原先紧紧关闭的大门就在这一时刻轰然打开。
《拿十字架的老妇和羔羊》拍摄于陕西一户农家,这户人家有一头小羊,每天下午四点左右, 主人就会给小羊喂草。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小羊饿了,会用嘴拽拽主人的裤腿提醒她。吕楠看到小羊这么可爱,就想拍几张照片。老妇人手里的十字架也有故 事,老两口原来是教徒,在“文革”中,老伴把十字架用泥糊在墙壁里,连妻子都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文革”中已经不信任到何等程度了,连夫妻都互 相不信任。
吕楠连续拍了两个卷,感觉都不如意,正准备放弃,就在这时候,小羊突然侧过头去亲吻了十字架:“两秒钟,最多三秒钟,你可以看到它真的在那儿亲十字架。我能做的就是让老妇人别动。”
吕 楠的《在路上》中已经很少为照片配上说明文字,因此,拍摄于山西的《去教堂的老妇人》格外耐人寻味,一个手执十字架和圣像的老妇人低着头走在乡间的道路 上,照片旁的文字这样写道:“段玉新,82岁,患精神病已超过60年。她犯病时的主要症状,就是不分昼夜在村子里乱走,并高声念经。在宗教被禁止的十年间 (1966-1976),只有她一人能公开念经。因为她是疯子。在教难期间的无数个夜晚,许多教友都曾躺在床上随她一起默默念诵。今天,她被当作对教会有 贡献的人受到教友们的爱戴。”
更多照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5bd3960100s292.html
1962年生于北京,在《民族画报》工作5年后,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吕楠用15年的时间完成了《被遗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状况》、 《在路上:中国的天主教》和《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三部曲。评论家栗宪庭评论说:这三部作品“仿佛象征了人类今天的精神状况,象征了吕楠期望的人类 伟大精神的复归”。吕楠被誉为 “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摄影家”、“中国最纯粹的摄影家”。吕楠也是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在中国大陆惟一的摄影师。
“在 西藏拍宗教也是天经地义,但是我放弃了,我不是要在西藏解决宗教那样的问题了。我之所以选择天主教,是因为我希望视觉里有一种神圣、庄严、圣洁的东西在宗 教中。而这是我在其它的宗教中拍不到,其他的宗教转化不出来,并不是因为他们内心不干净,而是通过视觉我很难表达。天主教至少有一种仪式,仪式性的东西适 合于用视觉表达。”
http://images.infzm.com/medias/2008/0319/6890.jpg
*(照片来自新浪,谢谢)
吕楠作品《走在传教路上的方济各会修士》陕西 中国 1995
吕楠从不让自己的形象出现在印刷品上,不少人误把这个修士形象当作摄影家本人
http://images.infzm.com/medias/2008/0319/6894.jpg
吕楠作品 拿十字架的老妇和羔羊 陕西 1992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d1/d154574d0dbe6858b10afb530b2cdc67.jpg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24/2495e5c141967086d76b510dd8c78334.jpg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92/92ce31a49d04ff913e0e67fac9d284a9.jpg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36/36622934ec40b0d54bfd5287f6ecff24.jpg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b6/b6550585ac1642dfac53ccb1b5a88ab4.jpg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4b/4b2cddb8f75de9dd782d7461399859cb.jpg
仿佛冥冥之中的安排,精神病人系列的最后一个镜头,恰好是在教堂里拍的,而宗教一直是吕楠想要拍的题材。http://www.dashuhua.com/bigimg/24/2495e5c141967086d76b510dd8c78334.jpg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92/92ce31a49d04ff913e0e67fac9d284a9.jpg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36/36622934ec40b0d54bfd5287f6ecff24.jpg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b6/b6550585ac1642dfac53ccb1b5a88ab4.jpg
http://www.dashuhua.com/bigimg/4b/4b2cddb8f75de9dd782d7461399859cb.jpg
由 于天主教题材特殊的敏感性,吕楠遭遇了比拍摄精神病人时更多的麻烦。第一次拍天主教,吕楠就被扣了相机。1992年,吕楠在陕西扶风拍摄农村天主教的活 动,认识了当地的主教,吕楠对他说要拍一个天主教题材的系列,主教表示欢迎。等吕楠到了当地,主教却找不到了。吕楠在十字山拍摄朝圣人群的时候,随身带的 相机也被扣住了。当时有教友对他说:你要找到老李神父就好了,他哪里都去过,熟悉所有的堂口。老李神父在二十公里外的橡木村,但是没有人带吕楠去。
尽 管吕楠后来要回了相机,但他的拍摄已经无法继续进行,无奈之余,只能坐火车去西安。在站台等车的时候,有个小伙子过来问吕楠:你的相机要回来了吗?吕楠也 没多说什么,上了车之后,空空荡荡的火车从宝鸡向西安开去。眼看出师不利,吕楠很是沮丧,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列车启动没两分钟,一个戴着鸭舌帽的老者 坐在吕楠对面说道:我听我侄子说你把相机要回来了,放心了,我到西安去看病。两人聊起来之后,吕楠问:你也是教友吗?当听到对方肯定的回答之后,吕楠说, 那些教友告诉我,应该去橡木村找老李神父,他最了解陕西的情况,可是我现在也去不了了,那边堂口不肯接待我。老者微微一笑:我就是老李神父。吕楠简直不相 信自己的耳朵,原先紧紧关闭的大门就在这一时刻轰然打开。
《拿十字架的老妇和羔羊》拍摄于陕西一户农家,这户人家有一头小羊,每天下午四点左右, 主人就会给小羊喂草。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小羊饿了,会用嘴拽拽主人的裤腿提醒她。吕楠看到小羊这么可爱,就想拍几张照片。老妇人手里的十字架也有故 事,老两口原来是教徒,在“文革”中,老伴把十字架用泥糊在墙壁里,连妻子都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文革”中已经不信任到何等程度了,连夫妻都互 相不信任。
吕楠连续拍了两个卷,感觉都不如意,正准备放弃,就在这时候,小羊突然侧过头去亲吻了十字架:“两秒钟,最多三秒钟,你可以看到它真的在那儿亲十字架。我能做的就是让老妇人别动。”
吕 楠的《在路上》中已经很少为照片配上说明文字,因此,拍摄于山西的《去教堂的老妇人》格外耐人寻味,一个手执十字架和圣像的老妇人低着头走在乡间的道路 上,照片旁的文字这样写道:“段玉新,82岁,患精神病已超过60年。她犯病时的主要症状,就是不分昼夜在村子里乱走,并高声念经。在宗教被禁止的十年间 (1966-1976),只有她一人能公开念经。因为她是疯子。在教难期间的无数个夜晚,许多教友都曾躺在床上随她一起默默念诵。今天,她被当作对教会有 贡献的人受到教友们的爱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5bd3960100s292.html
前一篇:巴登巴登————赌场见闻
后一篇:徐悲鸿与徐志摩“惑”之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