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之歌(28)----Novi Sad

标签:
之歌多瑙河姐妹太太之见 |
分类: 旅游 |

Novi Sad是塞尔维亚的第二大城市。中国的长春和德国的Dortmund都是她的友好城市。
这个名字是九十年代战争之后新起的,原来的名字为谷仓。

从山上远眺Novi Sad

在去修道院的途中,我们来到一个美丽的小镇,非常安静和古老。
这儿有许多宗教学校,包括中学和神学院。
我们在这个小镇还品尝了红酒,这里是有名的葡萄酒产地。

这里是Novi Sad的老城区。人很多,饭店也很多,很像中国。

每栋大楼的后面都藏着很深的过道和宅院,如今都成为小商铺。

这个城市年轻人很多,因为有个大学在这里,有几万名大学生。

这样的阳台称为拉巴阳台。过去的女儿们是不能上街的,她们只能在这样的阳台上同邻家姐妹拉巴拉巴,说说知心话儿。不过它还有个功能,就是展示功能,小伙子们可以从这里一睹芳采。

到处都在大减价。再过去的那栋红色拱门楼,是图书馆。

穿着民族服装的老人在演奏,m动了恻隐之心,过去给了两块小钱。
这个人毕生致力于儿童教育,还辅助孤儿的教育,后人为他立碑。
这样的人胸襟宽广,令人尊敬。

主教堂一侧

到处是年轻人,到处生机勃勃。欧洲很多城市老年化,跑到这里来,眼睛一亮。

这是个市长的形象,像个疯子。
他在吼叫什么?令左下角的黑孩子,大瞪眼球。

在这里还听到一个遗憾的故事,就是爱因斯坦和他的第一任太太的故事。

这位太太Mileva Marić出生在这个城市,这里还重修了他们的故居。我们坐车从车上张望,可惜没有让我们下车参观。
小资料: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c/Mileva_Maric.jpg/527px-Mileva_Maric.jpgSad" />
据导游讲,1989年公开了两人的私人信件。还出了Mileva Marić传记。有一位游客专门寄了书给导游。书中称,Mileva Marić生活在爱因斯坦的阴影之下。她很出色,但不算漂亮,所以她的父亲送她去瑞士上大学。碰到爱因斯坦,先生了个女儿,但爱因斯坦家里不同意他们结婚。等到爱的父亲过世,两人才结婚,生了两个儿子。但女儿的下落没有人知。爱因斯坦思考出题,Mileva Marić帮他解答。而她的功劳全被否定,但是这大概是Novi Sad人的一面之见。她是塞尔维亚第一位得到数学和物理学位的女子,也是同届毕业生中唯一的一位女生。
- 1919年,與愛因斯坦離婚。
- 1921年,按照事先的約定,愛因斯坦將當年獲得的2.8萬美元的諾貝爾獎獎金全部交給米列娃。
- http://markandrews.edublogs.org/files/2010/03/einsteinbike1.pngSad" />
后一篇:多瑙河之歌(29)----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