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Lennep(6)一场报告会

(2013-02-27 00:28:32)
标签:

天际

认同感

老人

后尘

打了

分类: 故乡

几天前在报纸上看到这里有一场报告会,讲老城的历史,就报名来听了。

 

Lennep(6)一场报告会

这是我们城市的历史协会,40多年前老OMA就经常来这里参加活动,并跟着他们去了德国各地参观访问,没想到40年后我步老祖母的后尘,也来到这里,历史本身就是个圆圈。

 

门口的告示牌上写着人文主义等大字。


Lennep(6)一场报告会

来的人多是退休老人,一来他们有闲功夫,二来老人们对自己的城市有感情,愿意听人讲讲它的历史。


Lennep(6)一场报告会

那个人在发今年的节目单,

 

我坐在那里,是唯一的一个外国人。要在10年前,我会在这种场合感到非常地不安,今天我已有了认同感。

 

感到不安的是那些老人,他们不习惯,这里来了个外国女人。那个发节目单的人,故几次越过我,""不到我,不想给我节目单,我可不放过他,对他大声叫道:"我也要一份"。声音大到,周围的人都能听见,他再也无法装聋作哑,只好给了我一份。


Lennep(6)一场报告会

五块钱一张入场券,咖啡可以无限量喝,蛋糕每人一至二块,再加上一个小时的报告,

 

人太多,空气不好,中间打了个瞌睡。

 

报告主要讲了城市的建筑,如何发展起来的,还有当时商人运货的路线,城市的居民,修道院和教堂,强盗,杀人凶手等等。

 

三四百年前,这里是兴旺的贸易之地,商队从北面过来,途径汉堡,不莱梅,经这里,转往科隆,法兰克福。这里还是朝圣者必经之地,前往西班牙的圣地雅各,一进入小城便可见那个黄色的贝壳标志。当时商队使用的是牛车和马车,日行5080公里。

 

其实这份报告讲得并不好,后悔来了这里,在家阅读大概会更精彩

 

Lennep(6)一场报告会

这栋房子绝对有历史价值,


Lennep(6)一场报告会

从外表看,是新古典主义,但从内部看,还有点青春风格,反正两者相去的岁月不多。


Lennep(6)一场报告会

 

 

 

 

1451年的城市封印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de/thumb/a/a9/Siegel_1451.jpg/220px-Siegel_1451.jpg

Lennep(6)一场报告会


 

考古学者发现,这个地方五千年前就有人居住,十二世纪起有记录,当时只有一栋房子和一个小教堂,十三世纪后半归属于科隆的贵族,十七世纪起那里曾经有过一个修道院。如今的居民在两万五千人左右,是北威州35个旧城中心之一,城内有116座房屋,诞生于十八世纪的巴洛克时代,很多属文物保护之列。

 

Lennep(6)一场报告会


Lennep(6)一场报告会



只是不相信这样简单的结局
只是怀疑起自己无悔的心情
2月的阳光洒下 2月的风吹起
便是历史的故事最潇洒的注脚
就像散开在风中 飞扬的棉絮
注定要生生世世流浪在天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