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融入谁?

标签:
外籍人士和文永不自己人新年快乐文化 |
分类: 灵修 |
德国社会历来是个保守,拒绝外来民族的一个社会。可是近年来,这里涌入了很多难民和外籍人士,当然这对德国社会要有好处,因为他们的出生率持续下降。他们需要新鲜的生命,他们需要工程师和护士。
所以几年前德国政府就提出了一个"融入"的口号,就是要外国人学习德国的语言和文化,尽快地融入德国社会。融入做得不太好的民族要数土耳其人,他们喜欢自己人和自己人扎堆,拥有自己的诊所,自己的律师,自己的旅行社,自己的商店和饭店,有些人来了几十年了,还只会说土耳其话。还有我们中国同胞也较难做到融入,有点休息的时间,同胞们都喜欢跑到老乡家里去吃吃喝喝,无视"融入"这个难题。
今天我们去教堂做礼拜,这是圣诞过后的第一次主日聚会。教会组织了很好的茶点会,让大家礼拜后去小厅喝茶交流。
我观察了一下,人群很自然地分成了两组:一组是老年人,愚笨人,体残人,脑残人和外国人;还有一群是同工,法官,律师,牧师和其它社会强人。他们都在社会上对别人教导和判断。
我突然想到了融入的问题,在教会中也存在这样的融入问题,可是谁该融入谁?
我们都是社会弱势人,我们有自知之明,我们也有自卑,我们不敢轻易去打搅别人,怕给别人带去不适和尴尬。我们虽然有个残疾人团体,名字叫"融入组",号召有爱心的人进入我们这个团契,正视残疾人的人格,不要将他们排除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可是鲜有人加入。残疾人不需要同情,和居高临下的关怀,他们需要的是一颗爱心和正常的交流心。
也许是我们太敏感,人家根本就没有偏见,只是自然而然地扎堆,形成了这种局面。幸好,有俩个人注意到了这一点,临分别时,特意弯过来打个招呼,祝大家新年快乐。
今天我们在教堂里学习到约翰福音12章47节: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感谢主,他天天同我们在一起,他永不撇下我们这些弱势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