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徐徐的新书<<到德国>>

(2012-11-18 01:41:06)
标签:

中文版

许多

关注生活

小资料

我喜欢

分类: 杂谈

 

11月的德国,气候令人不快,天总是阴沉着脸,有时还掉下几滴眼泪。所以我轻易不愿出门。

 

 

某一日的下午,我打开大门,看到有一个大大的白色信封竖立在那里,已被雨水淋了老半天了。天呢,那是徐徐寄来的她的新书----<<到德国>>。还好,里面的书没有遭到多少侵蚀。

 

读徐徐的新书<<到德国>>

 

徐徐的新书<<到德国>>,记录了徐徐在德游历十年的经验。每晚躺在床上,就着灯光,静夜细读,真是一份享受。徐徐在德十年走过的路,比我在德生活二十年所走过的路更多更深入。这是一位心思细腻的女子,为了了解异国的历史和文化,不惜辛劳和汗水,孜孜不倦地行走在德国的每一个角落。这本书原是为国内旅游者作德国小镇深入游当指导的,却也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徐徐的宝贵经验。

 

 

首先,徐徐对德国的历史做过一番细究,所以她可以用很风趣的语言,将她自己消化了的东西,简洁地转给读者,念来滋滋有味。也让我们作深入小镇游时,有点进入角色的感觉。

 

 

徐徐很会"深入敌后",能找到别人没有""过的美景仙境;又由于她的视角别致,让人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惊喜。

 

 

我猜,徐徐一定很喜欢喝酒,因为书中有很多的篇章是谈酒的。其知识的丰富,另人钦佩。一个70后的女子,谈起酒来,能像一个有多年"酒龄"的绅士一样老到。当然咯,徐徐在<<华商报>>上曾辟有品酒专栏。

 

 

近年来,我走了好多德国的小镇,渐渐地觉得"游思"枯竭,不知下一站该往哪里去?看了徐徐的文章,激发起了我的新的灵感。比如:Baden-Baden,Worms, Weinheim, Eltville, Titisee, Bernkastel-kues,Kinzigtal,这些地方都该去一游,或重游一番。

 

 

20多年前,当我从日本来到德国时,那时还不懂德语,就带了本日语的德国导游书,开始了我的德国之旅。这本书在完成了她的使命后,我又将她寄给了在日本定居的好朋友,盼着她能有一天,也到此一游。这之后我又买了一本德语的导游书,多少年过去了,我一直守着她,尽管当时有买错了的感觉,但我一直能够用到她。我庆幸,现在我又多了一本中文版的德国小镇导游书。我也为国内的年轻旅游者庆幸,他们现在能够买到这样的书,当年我们可没有这种福气。(对于我来说,书是属阴性的。我爱书,就像男人爱女人一样,我愿意这样,所以就用了""这个字)

 

读徐徐的新书<<到德国>>

 

 

依照我的经验,要享受假期,享受大自然,就要舍得花时间,如果条件许可,越慢越好。为什么看景,坐飞机不如坐火车,坐汽车不如骑自行车,跑步不如徒步?这就是慢的好处。像从前的那种75国游的模式应该丢弃了。那实在是得不到什么精华的,只是打疲劳战;又为了回国时,可在别人面前有谈话的资本,"我去过德法英。。。。。"。天知道,你只碰了点皮毛。

 

 

不如,每年的假期,就集中精力去一个地方玩,这样的收获更多。我们在国内旅游时,也不会7天内去5个城市玩的吧?我们会在杭州玩5天,在黄山玩4天呢。国人现在条件好了,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不过,这本书有点小小的遗憾,就是对德国各地的风味介绍较少。因为我是个贪吃的人,所以就比较关心这一方面。但每个人写书都有侧重点,我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不管怎么说,我喜欢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漂亮的图片,是徐徐在拍了几万张相片的基础上挑选出来的成果。

 

读徐徐的新书<<到德国>>

书中徐徐头戴黑森林妇女传统帽子的图片。

德国有一首民歌很风趣:"黑森林的故娘,外乡人休想能娶到!"

可见,黑森林的姑娘美貌如仙,珍贵异常。

 

 

 

虽然没有同徐徐见过面,仅仅打过几次电话而已,但能感觉得出,徐徐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她有组织才能,有讲话艺术,也具备专业的知识。我的烂文章,经她的手编辑一下,就变成了好看的,结构清晰的成品了。难怪她可以坐在<<华商报>>编辑这把交椅上,也难怪她能出产高水平的作品来,祝徐徐今后前途无量。

 

 

 

小资料:

徐徐,70后。德语专业学士,传播学硕士,现在德国从事媒体工作,并专注于文化对抗题材的写作。 大学时代开始出书,曾用笔名小思,代表作有《大一女生》、《寂寞17岁》、《邂逅》。2008年,出版了都市情感生活问题小说《坐过站》、《婆婆媳妇那些事》(第一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徐徐说:“以前的校园作品,追求将文字组成一个唯美的文章,给读者以阅读的美感,但是现在更关注生活。最美小说,是因为生活,而不是文字。生活让我的小说富有争议、并引发大量探讨。”

 

书评:http://book.360buy.com/11076492.html#commen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