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女诗人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a/ac/Droste-H%C3%BClshoff_2.jpg/170px-Droste-H%C3%BClshoff_2.jpg
11。03。2011
Annette von Droste-Huelshoff (1797-1848),是德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女作家女诗人,她的中文译名叫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许多人对这个名字恐怕很陌生吧,但对德国马克就不那么陌生了。在德国生活过10年以上的中国人都看到过这个女诗人的像片,而且很频繁。1989年发行的第四套也是最后一套德国马克中,20马克面值纸币(1992年发行)的正面是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的头像,这幅画出自诗人姐姐燕妮之手,背景为她后期常住的迈尔斯堡,纸币的背面是钢笔和榉树,象征她的作品《犹太人的榉树》。<<犹太人的榉树》(Die Judenbuche,1842年),是一篇中篇小说,从心理角度研究一个谋杀了犹太人的村民,主角的命运被描述为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这在德国文学中是首创。作品所反映的18世纪威斯特伐利亚山区的农村生活,犹如一幅风俗画,是德国文学中艺术性较高的小说之一。这张20马克面值的纸币一直被用到2001年底,马克结束它的使命为止。
自己作为一个对德国文学一窍不通的女人,怎会去认识这样一位女诗人的呢?那是在我同丈夫结婚后不久的日子里,有一个周末,丈夫说要带我出门去走走。我们驱车来到明斯特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有一座过去贵族住的城堡----徽尔斯霍夫庄园。那一天,天气出奇的好,阳光明媚,庄园里有大片的草地和花园,我们在鲜红的玫瑰花前照了不少的相片,并在花园里见到了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的半身雕像。从那时起,那个地方仿佛对我们俩人存有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地将我们拉过去,以致我们在往后的日子里,又来过这里好几次。在阴霾的天气里,我们就走进城堡里,随着讲解员的娓娓叙说,进入女诗人的生活和灵魂之中。清贫而艰苦的生活,丝毫不能阻挡安内特对文学的热爱,为了节省纸张,女诗人将字写得很小,而且几乎没有空行,这对于一个高度近视的人,不是件容易做到的事情。我们在她生活过的厨房,书房和睡房之间不停来回地穿梭,她的空间里只有一张小窗通向外面的世界,狭小而局促的居所却对应着一个宽阔无边的文学灵魂。
就在第一次参观完徽尔斯霍夫庄园后不久,德文课上老师要求我们练习写一篇小短文,我就以这位女诗人为题写了一篇文章,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德文写一篇拙文,却没想到被老师青睐,在课堂上朗读了一遍。说实在,我们中国学生的语感没有其它国家的留学生好,我们常常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但是我们的语法和作文毫不逊色。
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出生于一个信奉天主教的贵族家庭,家教严谨,性格内向。由于早产的原因童年时候体弱多病,小时候她由德国作家安东马蒂亚斯施普里克曼教授担任家庭教师。她从小就开始写作,但一直到40岁都没有发表作品。即便她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想要通过写作来维持生计,她始终非常严肃地对待文学创作。她早年的写作主要受到她的堂兄、科隆大主教克莱门斯奥古斯特冯德罗斯特-菲舍林的影响。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受到了很好的文学教育,远远超过了当时妇女的一般水平。
虽然性格内向而且家教严谨,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还是一直通过信件与同时代的许多杰出人才有着很好的联系,其中包括格林兄弟。1825年,她沿着莱茵河出游科隆、伯恩和科布伦茨,她在伯恩结识了有“莱茵女伯爵”之称的西比勒默滕斯-沙夫豪森,她们组成了一个女作家的朋友圈子,包括德国女作家约翰娜朔彭豪尔(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母亲)和女儿阿黛勒朔彭豪尔、歌德的儿媳奥蒂莉厄冯歌德,她们经常在伯恩聚会。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还在伯恩认识了德国浪漫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文学历史学家、翻译家、作家、印度学家和哲学家奥古斯特威廉冯施勒格尔。
由于多次地去徽尔斯霍夫庄园参观,看门的老太太对我们也有点熟悉了,她很高兴有人对她看管的地方感兴趣,有时话就多了起来,给我们讲一些她个人所了解的女诗人家族的事件。比如,当诗人的父亲去世的时候,家中的财产只能由儿子继承,诗人只好和母亲及姐姐搬到别处去住,过着越加清贫的生活。在老太太的推荐下,我们买了一些安内特写的诗集和她的碟片,当我们的车奔驰在明斯特广阔的平原上时,我们就打开录音机,让女诗人的诗篇在车内回响,窗外是排排的杨树往后退去,我们心里回荡的全是激情。丈夫另外还买了一本女诗人的乐谱,很少有人知道她还会谱曲,这本谱子里的歌大多是她在1826至1841年间创作,按照留下来的历史资料知道,女诗人对当时在明斯特上演的歌剧很感兴趣,那些歌剧对她的音乐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诗人本人也很喜爱弹琴和唱歌。不过,当丈夫在家里演奏她的作品时,以我的耳朵听上去,并不觉得怎样,我实是个乐盲。她最擅长的是抒情诗,能够很好地把她家乡西威斯特法伦草原的风景融入到曲调中,最有名的诗篇是<<沼泽地的男孩>>。德国电视台WDR近年来播放一套非常受欢迎的侦探系列电视连续剧<<Tatort>>,其中第511集(2002年)和第659集(2007年)就在徽尔斯霍夫庄园中拍摄,安内特的诗歌<<沼泽地的男孩>>和<<死去的云雀>>各在这两集内被诵读。
<<沼泽地的男孩>德文原文:
Der Knabe im Moor
Oh schaurig ists bers Moor zu gehn,
Wenn es wimmelt vom Heiderauche,
Sich wie Phantome die Dnste drehn
Und die Ranke hkelt am Strauche,
Unter jedem Tritte ein Quellchen springt,
Wenn aus der Spalte es zischt und singt,
O schaurig ists bers Moor zu gehn,
Wenn das Rhricht knistert im Hauche!
Fest hlt die Fibel das zitternde Kind
Und rennt, als ob mann es jage;
Hohl ber die Flche sauset der Wind -
Was raschelt drben am Hage?
Das ist der gespenstische Grberknecht,
Der dem Meister die besten Torfe verzecht;
Hu, hu, es bricht wie ein irres Rind!
Hinducket das Knblein zage.
Vom Ufer starret Gestumpf hervor,
Unheimlich nicket die Fhre,
Der Knabe rennt, gespannt das Ohr,
Durch Riesenhalme wie Speere;
Und wie es rieselt und knittert darin!
Das ist die unselige Spinnerin,
Das ist die gebannte Spinnlenor,
Die den Haspel dreht im Gerhre!
Voran, voran! nur immer im Lauf,
Voran, als woll es ihn holen!
Vor seinem Fue brodelt es auf,
Es pfeift ihm unter den Sohlen
Wie eine gespenstische Melodei;
Das ist der Geigemann ungetreu,
Das ist der diebische Fiedler Kanuf,
Der den Hochzeitheller gestohlen!
Da birst das Moor, ein Seufzer geht
Hervor aus der klaffenden Hhle;
Weh, weh, da ruft die verdammte Margret:
"Ho, ho, meine arme Seele!"
Der Knabe springt wie ein wundes Reh;
Wr nicht Schutzengel in seiner Nh,
Seine bleichenden Knchelchen fnde spt
Ein Grber im Moorgeschwele.
Da mhlich grndet der Boden sich,
Und drben, neben der Weide,
Die Lampe flimmert so heimatlich,
Der Knabe steht an der Scheide.
Tief atmet er auf, zum Moor zurck
Noch immer wirft er den scheuen Blick:
Ja, im Gerhre wars frchterlich,
O schaurig wars in der Heide!
德国在1961年至1965年发行一套16枚系列邮票“重要的德国人”(Bedeutende Deutsche),1961年发行了其中的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纪念邮票,面值1马克。2002年时又发行了一套系列邮票"德国历史上的名女人"( Frauen der deutschen Geschichte), 安内特也在其中。在德国有两个文学奖和一所中学以她的名字命名。
2011年3月我和丈夫在Baden-Wuerttenberg旅行时,偶然得知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于1848年在博登湖边的迈尔斯堡逝世,那里是她姐姐婚后居住的地方。博登湖之旅对于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的文学创作至关重要,她先是造访了她的姐姐燕妮,燕妮的丈夫是研究中世纪文学的德国作家约瑟夫冯拉斯贝格。1841年起她主要就居住在博登湖边的迈尔斯堡。她先前结识的德国作家莱文许京,经由她介绍在迈尔斯堡当上了图书管理员,在他的灵感触动之下,安内特冯德罗斯特-徽尔斯霍夫在迈尔斯堡创作了她的大部分诗作。
知道了这段历史后,我想,不久之后我们将会追随安内特的足迹,去博登湖的迈尔斯堡造访她。
Music:小男孩
山顶神庙围绕的神秘
隐藏心底特有的好奇
小男孩抛个硬币
爱琴海低沉下了奇迹
音乐诗人沉默了几句
英雄传奇游吟到哪里
小男孩他着了迷
神话到底会怎么结局
想象他的游吟曲
巴尔干的山丘起伏着旋律
故事荡开蓝白色涟漪
小男孩的幻想开始了默许
想象他的游吟曲
卷胡须的老汉弹唱着诗句
想要英雄的无所畏惧
小男孩埋下他小小的勇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