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帕的山,乌帕的水(1)
标签:
情感 |
分类: 影集 |
在德国的中西部,靠近荷兰的地方,流着一条乌帕河。
乌帕河水流过三个城市:乌帕塔尔,舍林根和雷米沙特,那里多山多雨,山青水绿。
那里有一个美丽的古堡,一座德国最高的大铁桥,有恩格斯的故居,有闻名的双立人剪刀,有悬挂列车,那里还有保存了几百年的铁匠铺子和水车。
在乌帕的河边生长着一户人家,养育了五代人,他们祖祖辈辈以打铁为生,靠乌帕的河水作动力,一锤一锤地打下面包香肠和啤酒,养活自己养活全家。
战争来了,他们放下锤子,应征上前线,父亲上去了,儿子上去了;哥哥死了,弟弟再接着上。。。。。。
战争过去了,他们带着重伤回来,从法国的战场上回来,从俄罗斯的监狱里回来,他们又拿起了锤子,一下一下地打下去。。。。。
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地变化,如何地绚丽,他们终日守着铁炉,叮叮当当地锤打,在火花流星中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胫断了,耳聋了,腰跎了,皮肤烧焦了,无怨无悔;老子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
有一天,乌帕河边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对她的回忆甚至超过了母亲的家,不知不觉乌帕的河水在我身边已经流过了将近20年。
某一天,我对丈夫说,去看看老祖宗吧,于是带上两把雨伞,袅袅地下了山。。。

这条路就是以老祖宗的工场名字命名的。在路牌下留张影
在老祖宗的纪念碑前留个影。这里是传统工业的发源地,如今是工业里程碑。从1804年起
这里就开始生产精钢,铁簸芨,锯条,铁锅,锄头等等。
这纪念牌上写有公公的事迹,写的是当地土话,不太明白。总之,是说公公是这一带一个出名的人,很风趣,人称他"黑F",却有一把白花花的胡子,(其实他不黑,大约是打铁时很黑),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职业,在这里工作过,吓到了很多人等等。
快到了
就是这儿!
200多年前的房子
绕到背后去看一下,不知什么时候大火烧了一场,就成了这个样子。
据丈夫回忆,原来这里是个蓄水的水塘子,利用水的落差作动力,推动水轮作功。
回家的路上,心情有点沉重。
家门前的山路
这条路公公和他的父亲,爷爷,祖爷爷和祖伯父们,不知来回奔波过多少回。我的公公至少有15年的时间,每天走在这条小路上,回家吃午饭。
(2011年8月27日星期六的下午,天下着雨,地湿漉漉的,我们去了Gockelshammer)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