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陈逸飞

标签:
陈逸飞上海音乐学院中国画界教会学校画艺杂谈 |
分类: 艺术 |
01。07。2007写
11。03。2009修改
说来跟陈逸飞还算有缘,偶然在网上看到他所拍的一部片子<<理发师>>的影碟,因为喜欢他,也不管好不好,买来再说,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死在这部片子上的。看了<<理发师>>后,真为他不值,用这样有才华的生命来换一部平庸的影片,真是命运作弄人。影片虽然摄影和场景都很美,但剧本一般,情节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尤其不喜欢男主角,虽然形象可能和角色较近,但表情太木讷,近似于无内容,所以我说不值。但陈先生说过,拍电影是他喜欢做的事,尽管不像画画那样有把握,但他如果是在追求自己的理念中死去,也算是一种幸福。听说他上的是教会学校,可是并没有从上帝那儿学到生命的真谛,没有很好地珍惜生命,可惜啊可惜。
陈先生说,他小时候很喜欢走在汾阳路上,那儿有上海音乐学院,还有普希金的铜像,他还喜欢衡山路上的法国梧桐,这样的感觉真和我胸中的情怀不约而同。他是个怀旧的人,儒雅,对人很客气,说话很慢,这是他的修养和风度。我想,中国画界几十年,几百年,才出这样一个人才,大约和徐悲鸿差不多,在画界我就钦佩这二人,鸿的画艺没他好,可是在教育和提拔人才方面很有魄力和胸怀;而陈逸飞不但画艺好,眼界也大,他要把他的美学理念推进到任何一个可渗入的领域,如城市设计,图书装帧,服装,工业设计,建筑,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名牌。有人讽刺他是轻量级的拳击手,偏要当泰森,可能有点误解他,他是想开拓道路,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他可能对自己看得不够准。前几年,也确实为他担心过,在浮华的世道中沉不住气,许多大气的艺术家是甘于贫困和寂寞的,愿为艺术舍弃一切。因为喜欢他,所以还是为他开脱。假如他能在安静的画室创作,这世上还会留下他的很多杰作。过去这么多年,当人们提起陈逸飞时,只记得他的那些画,他的<<双桥>>,他的古装美女,他的藏民,谁还会想到他的服装和影片?80年代,90年代的一些时尚,一些风潮,在历史上不免会成为嘲笑,但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永恒的,至少它们会成为一块理程碑。
本来对他的离婚也是有点看法的,他原来的太太也是位艺术家,在困难的时代一起走过来的,他好像也不落俗套似的,功成名就后,要换上一位小蜜。可是看了报导后,觉得也不全是这样,陈先生亦有自己的想法,也算没有找一个花瓶了事。就像好多人说的那样,我也想对陈先生说:一路走好。虽然这句话,迟到了二年多,但心里一直没有放下这件事,今天终于可以作一个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