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观<<牡丹亭>>

(2011-01-11 04:01:10)
标签:

音乐

杜丽娘

中国

牡丹亭

柳梦梅

分类: 杂谈

我观<<牡丹亭>>



我观<<牡丹亭>>



我观<<牡丹亭>>



我观<<牡丹亭>>



我观<<牡丹亭>>

 

 

05032009

 

 

近日,忽有一念头,就是想将以前所写的文章都翻出来重新看一遍,并将它们打印出来,等于自己给自己出了本书。下面便是2001年写的一篇观剧感想。

 

2001124日刚好是我们中国人的大年初一,不知是巧合还是电视台的有意按排,Arte 在晚上2145分放了一部片子,系汤显祖的<<牡丹亭>>。这是一部午台记录片,剧团是哪一个,不知道,那是他们在钮约的实况演出,由法国电视台拍摄。

 

评论和介绍

 

影片开始时有一位评论家出来评说,说么些东东不得知,可能是法语,下面打德文字幕。因自己一直在忙忙碌碌地走来走去,还没进入状态,也无心去看字幕。接下来是中国导演出场介绍,一个小青年,留着长发分头。然后是俩位青年演员出场介绍,都很年轻,也很精神漂亮。女的是8岁开始学戏,男的是11岁开始学戏,为何我知道这些呢,是因为他们讲的是中国话,不必看字幕。

 

剧情

 

<<牡丹亭>>的剧本有多种版本,每一个导演都会按自己的理解来编。所以,看者不要误会,我只是照搬:

 

杜丽娘的父亲在京城做高官,家中富裕,就只一位掌上千金。那一年杜丽娘刚好16岁,真是含苞欲放的一朵花,却要每日跟着老夫子学些无聊的古书诗经。杜丽娘有一个随身丫环,叫春香。记得有一出戏叫<<春香闹学>>,大约就是指下面的情景:春天来了,春香很想在春光明媚的时日里去花园游玩,所以就故意在学堂上捣蛋,被夫子逐出课堂。她在不远处发现了一处美丽的花园,那儿有池塘,荷花,牡丹,还有一个亭子。她后来便诱小姐去了那儿,杜丽娘本来就情窦初开,又加上这种环境,于是在春日里做了个梦:一位叫柳梦梅的英俊后生,手执一柳枝,向她挑逗,于是俩人就在花园里作爱?(这里表现得过于暧昧,令人不明不白,总之应是指那些男女之间的事)。那样美妙的感觉令小姐切齿不忘。醒来后,便得了相思病,终日思念梦中情人,不久即死去,来到了地狱。 地狱王不明白美丽的杜丽娘为何来到此处,后来听说了杜丽娘的遭遇,心生同情,为遂她的心愿,便派遣她的阴魂还归人间,去与柳梦梅为妻,但仅限于晚上。话说在某处真的有一个叫柳梦梅的书生,贫穷,但勤奋功读,欲去京城考试。杜丽娘找到了他,说明了心意,俩人就夜夜成为夫妻。为了重见父母,也为了一辈子同心上人守在一起,杜丽娘讲了实情,要柳梦梅将她的纹墓掘开,唤醒真魂,然后赴京赶考,考中后回来迎娶她,随后再去遏见父母亲大人。后来柳君果然中了状元,并且信守偌言,回到故里,迎娶了杜丽娘。于是乎故事的结尾有了个美满的大团圆,俊男美女,终成眷属,双双身着大红衣衫,步步登高.............

 

这真是中国式的一相情愿,这么多的陈思美到哪里去了?非要考中状元才能见高堂大人?平凡夫妻就没有甜蜜的爱情?人都喜欢十全十美,好像一首童话诗。 不过,这确是一出非常非常美丽的戏,赢得了很久很久的掌声和许多许多的鲜花。

 

 

导演和演员

 

<<牡丹亭>>本是一出昆曲,但我不知这出戏是何曲种。导演将这出戏编得蛮有新意,乐队比一般的昆曲伴奏扩大了点规模,虽然都是中国民乐器,但加进了锁呐等器乐。此外还加进了评弹演员,让观众认识一下这一深受中国人喜爱的民间戏曲形式。评弹在戏中的作用等于旁白,对戏中的情节加以叙述。我猜想导演大约是一位南方人,我本人也非常喜欢评弹,小时候常跟父亲去听评弹,弹词开篇和评话都喜欢。我家三层楼上住的曹家姆妈,解放前就是唱评弹的,她和上海滩唱得最有名的徐丽仙是结拜姐妹,她们都是仙字辈的。我常常有机会看到徐丽仙和她的儿女,因她们常来曹家姆妈家玩。但是在这里,我想把评弹渗入昆曲内有点不伦不类,只能骗骗外国人,放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没人爱这么看。

 

对于唱腔,我不知导演选用的是哪一种形式?反正不像昆曲,没有很多的拖腔,尖嗓,假嗓,到是有点像黄梅调。对于外国人来讲,一二三都是东方艺术。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各种地方戏也同出一源,只是加上各地不同的特色而已。

 

戏中还加入了各种身段,比如,走高跷,划船摇橹等等。外国人对此很欣赏,不用道具,仅仅通过演员身躯的摇摆,大转身和各种手势来体现规定场景,既简单又明了。

 

我尤其赞赏女演员的表演,扮相俊俏,一双眼睛,明晃晃,好似水波粼粼,忽闪忽闪发光,移来移去,表情是特别地好!当杜丽娘患上相思病后,那付楚楚的样子,真令人怜爱。动作亦好,自然流畅优美,我真觉得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本人没看过梅兰芳的戏,不能想像梅兰芳能演到何程度,但那毕竟是男人演女人,想来是玩不过少女演少女的。

 

 

 

化妆和服饰

 

头饰非常地漂亮,好像许多的凤衩皇冠,两鬓是珠花,对称又不对称。对称的是数量,各两朵,不对称的是花的种类,有菊花和叫不上名的花。

 

脸的造型系在两旁各贴上两条粗黑边,使得古典美女的脸型凸显出来,鹅蛋脸或瓜子脸,各视演员本身的扮相而定,而这位女主角本人是园形的脸。演员的眉毛被拉长上扬,眉眼间涂上樱红,其余都是白粉。( 见图)

 

服装的漂亮是更惊艳了:女演员大约穿4层衣,内里是白衣,第二层下摆分成许多长条条,外面的衣衫是大体积的,可展现较大的花样,可以是平均散布的牡丹花,也可以是国画梅花的构图,又或是只在边沿缀上花纹(见图)。总之,古代人的服装上飘带很多,衣衫修长,加上缎质材料,发光发亮,再配上花纹,煞是好看。当演员起步行舞时,飘飘欲仙,如痴如醉。

 

色彩

 

表现女演员的色彩主要有这么两种,一种是鹅黄的底色,配上鲜兰的牡丹花型。还有一种是粉红的底色,缀上大红的饰边花纹。

 

表现男演员的颜色主要有这么一种,翠绿的底色,配上绿的树叶。

 

 

在表现最后大团圆场景时,全场都是红色的,佳男美女双双从头红到脚,一首红色的交响曲。

 

结论

 

虽然从整部戏来看,导演是下了功夫,服装,道具,舞美,灯光,无不精致华丽,演员的唱做念也很到位,剧本,音乐也都有新意,合起来是一盘美丽的大拼盘,不乏享受。但这些都是为了迎合西方人口味的。

 

我们国内的人是不会看这种大杂烩的。要么是北方的高吭激越,要么是南方的温逸委婉。好像饮食,要么是四川的大火大辣,要么是苏杭的甜蠕蜜稣,那才是真正的品味。

 

尽管如此,我还是很感谢Arte电视台,让我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中国新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摩西和亚伦
后一篇:我心中的玛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