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莉莉玛莲>>

(2011-01-11 03:53:44)
标签:

莉莉玛丽

德国

同一首歌

二次大战

追杀令

分类: 散文

 

http://www.fresena-media.de/Lale%20Andersen.jpg

一日晚上看电视,看到介绍德国女歌手Lale Andersen的纪录片。Lale出生在Bremen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在船上工作,常年不在家,全靠母亲一手拉扯长大。17岁时同一个比她年长好多的画家结婚,生了二女一儿。突然有一天,她发觉自己被艺术呼召,(Sie fuehlt sich von der Musik berufen ).她觉得自己实在无法忍受做一个家庭妇女,自己原是为艺术而生的,所以丢下一切来到了柏林,在一家酒吧开始了歌唱的生涯。她原是一个什么专业训练技能都没有的女孩,历尽周折,终于渐渐站住了脚跟。在二次大战时,一首<<莉莉玛丽>>(Lilli Marleen)使她一夜之间红遍了欧洲大陆。

 

"在军营前的那个路灯下,

我仿佛依然见到你的身影,

军营仍在,路灯仍在,

心上的人啊,你去了哪里?

我多么想和你再一次在路灯下相会,

就像莉莉和玛丽曾经做过的那样。"

 

莉莉和玛丽是当时许多女孩的名字,这里泛指德国姑娘。后来,好莱坞的德国明星Marlene Dietrich也在一部影片中唱过同一首歌,这俩个女名人在多年后见过一面。这首歌不仅使留在家乡的妻子们和恋人们怀念前方的亲人,也使得前方的战士们怀念留在后方的亲人。正当这首歌大受欢迎的时候,希特勒却大为恼火,迫不及待地发下追杀令,因为这首歌大大地动摇了军心。很讽刺的是,这首歌不仅德国士兵爱听,敌国的士兵也爱听,这歌声是对战争的控诉。在短暂冷战的间隙,阵营两边的壕沟里,两边的士兵们都在听同一首歌,只不过每个人的心中有着各自的莉莉玛丽。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就是在今天,当我听到这首歌,看到MTV中那些年轻的德国士兵端着刺刀在炮火中奔跑的样子,仍然能让我热泪盈眶,我知道这些美好的生命在一分钟后就会化作一团烟雾升天。所有唱过这首歌的歌手中,只有Lale Andersen能将它演择得美伦美焕,这首歌一定要有这样冷艳底色的嗓音来诠释才对,Lale Andersen 被称为"来自北海的冷面金发女"

 

Lale Andersen一生的命运大起大落,在追杀令发出后,她的生活跌到零点,不准再演出,孤身逃入异乡,几乎没钱维持生活。可是命运是无法测透的,战后的她,移居在北海的岛上,唱一些水手歌颂大海,怀念故乡的歌,她本来就出生在港口城市,唱这些歌是她的拿手好戏,她的事业又开始蒸蒸日上,到处巡演,还去了美国好莱坞拍摄电影。金钱,地位,荣誉,爱情,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她的本意本不为这些而钻营,她只是一心奔她的艺术,为了她的艺术,她能舍得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后她是非常地成功,得着很多。这让我想起圣经中的一句话:你们要先求它的国和它的义,其它的一切都要加给你们( 633)。这是生活本身对我们的启示,要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要舍得和献身,其它的自会伴随而来。

 

<<莉莉玛丽>>的原德文歌词(第一段)

Vor der Kaserne,

Vor dem grossen Tor,

Stande eine Laterne

und steht sie noch davor.

So wollen wir uns da wiedersehen.

Bei der Laterne wollen wir stehen.

Wie einst, Lili Marleen.

。。。。。。

写于150820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的真谛
后一篇:天才还是怪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