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思考力三要素?

(2013-07-25 10:30:39)
标签:

创造力

也是

说是

成就

如何把握

杂谈

分类: 管理案例

1、什么是思考力三要素?

要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首先必须理解什么是思考力,然后才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水平。在物理学上,力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思考力也是,同样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首先,思考力的大小取决于思考者掌握的关于思考对象的相关信息量,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量,就不可能产生相关的思考活动;其次,思考力的方向取决于思考的价值目标以及围绕着目标形成的思路,如果思考没有目标和方向,思考就会精力分散、思维紊乱,也就不能产生思考的力量。最后,思考必须找准作用点——必须把思考集中在特定的思考对象上,并把握其中的关键环节,这样的思考活动就会势如破竹,如果找不准思考的着力点,就会出现胡思乱想、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现象,思考就会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浮光掠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

  思考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质上反映了思考力的结构属性。任何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结构,并且结构的完整性及其构成关系,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思考力也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在思考过程中不能满足思考力的三个基本要素,那么思考力在结构上就不完整,关系就不会协调,从而也就会影响到思考力的性质和功能。那么:如何丰富关于思考对象的信息量,并有针对性的满足思考力的第一个要素?如何确定思考的目标和方向,形成清晰的思路,以满足思考力的第二个要素?如何把握思考的关键环节,找准思考的作用点,以满足思考力的第三个要素?这是提高思考力水平三个最基本的条件。



2、什么是思维体系?

通常有这样一种人,对别人所做的事、所说的话、所写的文章常常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它的不足,但是具体怎么不足应该怎么改进却说不清楚,即使能说出一些道理,一旦自己做起来反而不如别人做得好,这是俗话所说眼高手低现象的表现特征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眼高手低现象呢?从心理学和文化诊断学的角度来讲,眼高手低现象说明了一个人思考力水平、行动力水平与他的某些悟性能力极不相称,是认识能力不统一、不全面、不深入、不协调的表现,或者可以说是他的思考力体系缺乏完整性和完善性造成的。眼高说明一个人具备了某些零散的能力,正因为这些零散的能力高出了一般,所以能出现眼高现象;手低说明由于这种零散的能力没有形成系统性,缺乏完整性、全面性、深入性、一致性,因而制约了能力的整体发挥,出现了手低现象。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自己完整的思维体系和完善的思维方式,就会经常性的出现眼高手低之间的矛盾。

其实,很多人在某些场合或某些时候都会有一些思想火花的碰发,为什么有些人的思想火花能形成燎原之势,创造出辉煌的事业和不朽的业绩,有些人的思想火花只是星星点点昙花一现呢?这与一个人思考力体系(习惯上也称作思维体系)的完善性和完整性程度有关。文化诊断学研究发现,人的很多不可名状的感觉和悟性往往来自潜意识,人的思维和认知能力来自意识和理性,在相同的文明程度和种族背景下,每一个健康人的潜意识与意识相加之和,在精神能量意义上基本上是相等的,这就是文化诊断学的个体无差异学说。既然个体智慧无差异,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很聪明睿智,很有创造力,有些人却很愚笨呢?这取决于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思维的结构特征。那些有智慧和创造能力的人,由于形成了比较完整和完善的思考力体系,导致一部分潜意识能量向意识和理性的转化,因此表现为思维敏捷、眼光深远;缺乏智慧和创造力的人,由于没有形成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因此表现出目光短浅、思维迟钝,思想偏执。

聪明睿智的人他的意识部分得到了有效开发;愚笨偏执的人他的意识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开发。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某些愚笨的人,他的一些非理认知能力和生理感觉能力甚至比聪明人更强——这种现象也能够证明,人与人之间在智慧上只有质的差别,没有量的差别,质的差别在于思维结构的不同组合,量的无差别说明,精神世界同样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人的意识领域中的思考力体系,其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反映着一个人的聪明和愚蠢,其中,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基本上由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四个部分组成,思维方式的完善性主要由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思路决定出路,从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一个人事业成就以及事业的方向,可以从一个人思考力体系的完整性和完善性程度中得到某些反映。同样,通过学习和训练,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思维广度、思想高度、思维速度以及思维方式是可以得到提升和改善的,因此,通过建立思考力体系和改善思维方式,也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事业方向和事业成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简单才能高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