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方正:用15%的时间思考创新
(2013-07-23 09:08:16)
标签:
方正方式原因下一个管理者杂谈 |
分类: 管理案例 |
有一家做得非常成功的公司,拥有众多的创意产品,但它并没有满足于现有成绩,反而是每年持续拿出营收5%-7%的经费做研发。同时,这家公司每个员工可运用15%的个人时间自由思考,这些做法等于把抽象的创新,进一步落实成企业的制度和文化。
与时俱进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只有先忘掉以前的成功,才有更多以后的成功。这道理在各行各业都是一样,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同样如此。然而,现实中不难发现,有的公司或工作者把一项产品或服务做成、做精后,只是抱着“家当”不放,停在原地,止步不前,这时的成功就成为今后成长和提升的阻碍。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扎稳马步、专心专精,这很好。但达到一定程度后,还必须马上能够向前走,再寻找下一个好的产品与服务。这就好比爬山,如果登上一个高峰后,觉得“好不容易”,觉得“够了”,从此不再继续努力,那就很遗憾、很可惜了。
只有在现有的工作上,不断拉开思考的高度和深度,多观察其他典范如何自我超越的,才能展开自己的视野,创造新的高点。身为主管,你怎么去营造团队中利于创新的文化和氛围?当大家觉得已经成功而停下脚步时,你怎么样让团队有新的动力愿意尝试?
(作者系台湾老爷大酒店集团CEO)
管理者分享:每个产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企业要学会“生命周期管理”。如同宝洁等日化公司中,用户对于洗发水的偏好就像时装一样,总是处于变化之中的,所以它们需要更新产品来刺激人们的购买。当然,“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远比直观认为的要丰富得多,在企业中,生命周期管理甚至可以直接应用于员工本身。许多跨国公司几乎每过一些时候就会对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调整,通常每个高层主管主政的周期为6~8个季度。思科公司的管理被认为是非常成功的,其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公司的领导层和组织结构经常调整、变动。很多人仅仅看到了思科这种变动是为了适应外部顾客环境的变化,其实另一重要原因是思科公司利用产品生命周期的方式管理它的团队和员工,使每个员工都尽量处于巅峰状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