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柴(11):柴窑黄土足,瓷界第一足

标签:
瓷皇柴窑柴瓷五代后周柴窑粗黄土足 |
粗黄土足是鉴别柴窑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要小觑柴窑的这个粗黄土足,由于柴窑无款识,在某种程度上这粗黄土足就是柴窑的‘款识’,而且是一种难于仿制的‘款识’!因此,可以说柴窑黄土足是瓷界第一足,这一足踢出去,就能踢倒千百假柴窑,并使它们永世不得翻身。
笔者最新论述柴窑“多足粗黄土”的观点见下文:
《揭开柴窑“多足粗黄土”之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64790701019i79.html
--------------------------------------------------------------
原老文:
粗黄土足是鉴别柴窑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要小觑柴窑的这个粗黄土足,由于柴窑无款识,在某种程度上这粗黄土足就是柴窑的‘款识’,而且是一种难于仿制的‘款识’!因此,可以说柴窑黄土足是瓷界第一足,这一足踢出去,就能踢倒千百假柴窑,并使它们永世不得翻身。
那么,真柴窑黄土足是什么模样?
先上盘理论菜:
柴窑圈足内无釉露胎,其色很像中国北方的干黄土,中国北方湿黄土带点黄色,而干黄土实际是灰白色。佚名撰《瓷鉴》中说柴窑时云:“真者无釉之处,所反之色悉似黄土,并系由胎中发出,非若伪造者先以一种釉色抹于胎上,然后烧之也。”
再上盘实际菜:
征得一位收藏家朋友的同意,将真柴窑粗黄土足的四张照片发布于此。该柴窑圈足墙外施釉,墙内及外底未施釉,圈足墙上可见柴窑宝石釉釉层截面(可能是垫烧后,刮足时形成的),从该截面上可见水晶般的,密集结晶颗粒,美妙绝伦。由于历代仿家无法仿制柴窑的天蓝色宝石釉,这种带有一些柴窑天蓝色宝石釉的黄土足就成了无法仿制的柴窑‘款识’。如果用50-100倍显微镜观看无釉复盖的黄土足,还可见另一迷人景象(暂不公布),说明柴窑胎土组成大有名堂。
另外,也把网上一些疑似柴窑器的底足照片转贴于本图片后(与天青色相差较大的其他色所谓柴窑没有收录),以便有兴趣者研究或赏评。
以下四图出自同一实物,图一的釉色较贴近实物,其他图颜色有不同程度失真,主要是为了暂不透露柴窑独特的细纹,请见谅。
图一:显示柴窑玻璃天蓝釉色和部分圈足。可能是由于拍照的问题,图上胎质看起来很疏松,实则不然,柴窑胎质较致密而坚结(见图二和图三)。
http://s8/middle/70647907g9a8089e381e7&690
图二:柴窑圈足大部图,可见宝石釉水晶般的结晶颗粒(次生结晶体)。圈足墙的厚度为2.5-3.0毫米.
(一古瓷鉴藏文中称,‘宋元古瓷多有出现明显次生结晶体者,五代唐代古瓷此特征更明显’.)
http://s2/middle/70647907g9ad29890f641&690
图三:圈足局部放大,显示清晰宝石釉水晶般的结晶颗粒(次生结晶体)。
http://s13/middle/70647907g9ad2ab09304c&690
图四:柴窑圈足正视全图。颜色失真而且不清晰,主要是为了暂不透露柴窑独特的细纹,请见谅!
http://s16/middle/70647907g9da6d3efab7f&690
××××××××××××××××××××××××××××××××××××××××××××××
以下为网上收集的疑似柴窑底足图片:
日本人的青百合花瓶
http://s8/middle/70647907g9a94b14f4447&690
以下疑似柴窑的底图来自于郑州柴窑大讨论贴中:
http://s10/middle/70647907g9a778e888d59&690
http://s7/middle/70647907g9a77b06d0eb6&690
http://s14/middle/70647907g9a77b77292bd&690
http://s5/middle/70647907g9a77c7a32944&690
http://s7/middle/70647907g9a77cde55956&690
http://s9/middle/70647907g75d8c8489c28&690
http://s16/middle/70647907g9a77ea0098ef&690
http://s5/middle/70647907g9a7806537644&690
http://s4/middle/70647907g75d8cde2b02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