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小男孩、迪马乔、狮子在《老人与海》中的寓意

(2014-06-18 08:53:36)
标签:

海明威

人物形象

分类: 书评影评

摘 

    读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阅读作品,透过不同意象的意义理解文本的主题。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的小男孩,迪马乔,狮子三个意象有着深刻寓意,本文试从这三个意象所负载的象征意义出发,解析它们是如何体现“硬汉”主题的。

关键词:小男孩;迪马乔;狮子;硬汉精神

 

                                                                               引 言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老人与海》因其“颂扬了斗争精神和精神上的胜利,即便物质上一无所得,即便身陷失败之境,仍永不言败”和“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以及他对当代文体的巨大影响”而于1954年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塑造了桑提亚哥这一生动形象,使得我们一提起他,眼前便自然而然浮现出一个像威风凛凛的雄狮一样,接近耄耋之年的老者,傲然站在渔船上与暴风,与鲨鱼抗争的惊险画面。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身上的这种“硬汉”品质,就是人类永不屈服、永不言败精神的一曲赞歌。

学习比较文学理论以后,我结合自己的兴趣重读了《老人与海》。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文本内部:小男孩曼诺林,棒球选手迪马乔,狮子分别出现了10次、6次、5次,这三个意象对表现《老人与海》这部小说的“硬汉”主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即这三个意象内部之间存在着互相补充,交相辉映体现主题的关系,与此同时这三个意象又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对桑提亚哥这一形象起到了补白的作用,使得老人的硬汉形象有血有肉,既生动又饱满,从而升华了“人生来并不是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的这一硬汉主题。

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衬”,那么桑提亚哥这一跟哈姆雷特、堂吉诃德并列被称为外国文学画廊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同样需要“绿叶”,而这“绿叶”就是小男孩、迪马乔、狮子这三个意象。我认为小男孩意象不仅使得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富有真实性,同时也是桑提亚哥硬汉精神和技艺的继承者;当桑提亚哥独自在海上捕鱼的那三天面对困境之时,是棒球明星迪马乔的榜样力量给老人精神上以无限的鼓舞;桑提亚哥最终捕获的大马林鱼只剩下一具空骨架,可是在整个过程中老人所表现出来的非凡勇气和斗争精神让我们看到了虽败犹荣的狮子般的王者风度。除此之外,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小男孩迪、马乔狮、子这三个意象彼此之间又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犹如三片绿叶,形成众星拱月的结构,共同烘托桑提亚哥的形象。

 

                                                                    小男孩

关于小男孩的意象研究,有人认为小男孩是老人桑提亚哥青春力量的象征,对于这一看法,我也很赞同,但是我认为单方面强调小男孩是老人青春力量的象征似乎有些单一,因为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我发现小男孩意象不仅仅是桑提亚哥年少时青春力量的象征,这一形象使得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更富有真实性,同时也是桑提亚哥硬汉精神和技艺的继承者。

其一,小男孩意象使得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更富有真实性。海明威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他在作品中总是通过简约的文字来表达深刻的蕴意。桑提亚哥家里的墙上有两幅彩色画,一幅是《耶稣圣心图》,另一幅是《科伯亚圣母》,都是他妻子的遗物。本来,墙上还挂着一幅妻子的着色照,但因为他一瞧见便想起自己形单影只,就把它拿了下来,放在角落的一个架子上,一件干净衬衫底下,这说明桑提亚哥尽管被称为硬汉子,但是硬汉子也有孤寂的时候。他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其次才是一个硬汉子。作品中还描写到桑提亚哥独自在海上为了生存和马林鱼斗志斗勇的时候,一想到小男孩,便总是“大声说话”,这“大声说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桑提亚哥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因为害怕孤独,所以想大声的说话。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不可否认桑提亚哥是一个生活上的强者,可是这并不代表强者就没有孤独。小男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慰藉了桑提亚哥孤寂的心境,让他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他感到在这个世界上他并不是孤家寡人,他还有“亲人”----小男孩。

    中年丧妻,没有儿女,孤苦伶仃享受不到天伦之乐的桑提亚哥是孤独的。桑提亚哥在放下钓线,等待马林鱼吃鱼饵的时候,不忍心看雄雌鱼依依惜别的场面,他担心失去另一半,雄鱼的生活会寂寞,一如自己中年丧妻之痛。那时他举目四顾,寻找一只小鸟,因为他想有个伴,而小男孩就是他在世上唯一的伴。桑提亚哥经常用他那双被阳光灼烧过的自信而慈爱的眼睛打量着小男孩,也只有跟小男孩在一起时,桑提亚哥才显示出他鲜为人知刚中有柔,侠骨柔肠的一面,因此小男孩这一意象的塑造,体现了老人作为一个个体的社会人,是不能脱离整个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桑提亚哥是一个生活上的强者,同时也是一个孤独者。试想一下,如果作品仅仅强调桑提亚哥具有硬汉精神的一面,仅仅刻画他为生存而战的斗争,那么这个人物就是一个干巴巴的形象,可是因为有了小男孩,才使得桑提亚哥这一形象更加生动饱满,可亲可敬,有血有肉,富有真实性。如果说桑提亚哥在大海上与大马林鱼及群鲨搏斗,让读者看到的是一位坚强、忍耐、永不言败的“英雄”、“硬汉”,那么桑提亚哥与小男孩之间的没有血缘却胜似血缘的亲情之爱则让我们看到了硬汉也有人的正常感情,也害怕孤独,渴望和人交流,如此,一个生动真实的桑提亚哥形象便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其二,小男孩是桑提亚哥技艺和硬汉精神的继承者。首先,小男孩是桑提亚哥技艺的继承者,他从五岁起便一直跟着桑提亚哥学习捕鱼,尽管小小年纪却学到了不少捕鱼的技艺。当桑提亚哥刚出海的把钓线放下去,任凭马林鱼拖着小船不停的游动的时候,他感觉一个人的力量固然再大,有一个帮手总是好的,这样就不必感到自己是在孤军奋战了;当桑提亚哥和马林鱼僵持,感觉体力不支,需要吃金枪鱼来补充体力的时候,他特别渴望小男孩在身边,可以替他揉一揉肩膀;当桑提亚哥的手被严重割伤的时候,他急切的希望小男孩在他身边,这样小男孩就会弄湿线圈。此外,在独自捕鱼的三天三夜里,桑提亚哥曾多次念叨着:“但愿那男孩在这儿就好了。”[1]也就是说,小男孩是桑提亚哥最后三天海上捕鱼时的一个念想。他大声说:“真希望那孩子在我身边,帮帮我也见见这种场面。一旦上了年纪,谁都不该单枪匹马了”。[2]在此我们可以看到眼前这个历经岁月的老人在感慨自己年迈,急于想把自己打渔的全部技艺传给小男孩。每当桑提亚哥重复这句话以后,似乎他看到自己的技艺后继有人,所以说桑提亚哥在不同处境中对小男孩的这种不断诉求体现了他把小男孩作为自己技艺的继承者,而作品结尾小男孩的那句:“我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学,而你什么都能教。”[5]更是作证了小男孩是桑提亚哥技艺的继承者。

另一方面,小男孩是桑提亚哥硬汉精神的继承者。小男孩从五岁起便跟着桑提亚哥学习捕鱼,更多时候他们一老一小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相依为命,日久生情,他很爱桑提亚哥,而且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小男孩除了对老人有亲情般的爱之外,更多的是在接触中被老人身上不服老、不言败的精神所感染。如果说对桑提亚个来说,迪马乔是他心目中伟大的英雄,学习的榜样,那么对于小男孩来说,桑提亚哥便是他心目中的铮铮硬汉,是他追随的榜样。作品中说,小男孩的父母不允许他和桑提亚哥经常在一起,可是小男孩没听父母的话,依然偷偷地、时不时地来到桑提亚哥的小屋,照顾他,料理他的日常饮食起居。当桑提亚哥最终一无所获回到家之时,他们之间有这样的对话:

   “你家里人会怎么说?”桑提亚哥担心孩子的父母斥责孩子来看他这个

“我不在乎。昨天我捉到了两条,但现在我们要一起捕鱼了,我需要学的还很多。”小男孩回答到。[3]

小说结尾中还有一个细节,在桑提亚哥疲惫的睡着的时候,小男孩看着老人的布满伤痕的手,想象着桑提亚哥在海上的惊险,流下了眼泪。

一个渔夫叫道:“他怎么样?”

“在睡觉呢。”孩子叫道。他不在乎别人看见他哭,“谁也别去打搅他。”[4]

 是的,在小男孩的父母和其他人的眼里,桑提亚哥是一个倒霉的渔夫,是一个失败者,可是在小男孩看来,永远都不是!桑提亚哥是那个和他谈论棒球赛时的斗士,是那个历经险阻,仍然昂首站立的硬汉!他不在乎旁人看他哭,也不在乎旁人怎么评价桑提亚哥,他只知道桑提亚哥就是他要学习的榜样,是他心目中伟大的英雄,带着这种硬汉精神,他也要像桑提亚哥一样,在人生的路上扬帆起航!

小说虽然没有描写男孩的外貌,没有说明他的年龄,但却让人感觉到一个懂事、勇敢、可爱的小男孩形象。由于桑提亚哥在海上捕鱼的时候对他的不断呼唤,也由于他和桑提亚哥之间那种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情的人间温情,让我们了解到原来硬汉也孤独,从而使得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更加富有真实性,同时也让读者看到了桑提亚哥的技艺长存,硬汉精神永在。也就是这样,海明威通过小男孩这一形象来实现了硬汉桑提亚哥的成功塑造。

                                                                迪马乔

尽管棒球明星迪马乔这一意象在作品中仅仅总共出现了五次,但是他对桑提亚哥“硬汉”形象的成功塑造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迪马乔是桑提亚哥心目中的硬汉。迪马乔的父亲也是个渔夫,而且家里也很穷,同样的出身,相似的家境使得桑提亚哥在潜意识里以迪马乔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在追梦的路上,迪马乔身处凄惨的环境但却不认输,不服输,明知失败,却还是顽强的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面对一切苦难。诚然,迪马乔是生活中的不幸者,但他从不渴求别人的同情和保护,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因此不管受到多少挫折,多少打击,他也从未绝望,从未向厄运低头,他是绝对的精神上的胜利者,绝对的真正的硬汉!最终迪马乔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一步一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美国棒球界大名鼎鼎的明星。无论是迪马乔身上的坚毅品质,顽强精神,还是他表现出的那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不投降、不放弃的精神正是桑提亚哥一直推崇和渴望拥有的精神,所以桑提亚哥打心眼里对迪马乔充满了无限的崇拜,认为迪马乔才是真正的英雄。就这样,相似的经历,同样的奋斗精神,使得迪马乔成为桑提亚哥心目中的铮铮硬汉。

第二,榜样迪马乔的力量是鼓舞硬汉子桑提亚哥继续战斗下去的内在驱动力。桑提亚哥在面临体力极度透支,精神上一度恍惚想要放弃之时,没有想到孩子,也没有想到狮子,想到的却是棒球明星迪马乔。面对如此凶险的大海,失败的可能性永远大于成功的可能性,但是桑提亚哥选择了行动,他认为尽管自己可能还要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是,绝不能放弃,那么支撑老人不言放弃的动力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内在驱动力就是棒球明星迪马乔。我们不妨来看下面一段文字:

老人:“杨基队(纽约市棒球队,美国职业棒球界的强队)不会输。”

“可是我怕克利夫兰印地安人队会赢。”

“相信杨基队吧,好孩子。别忘了那了不起的迪马乔。”[6]

这是作品开头,桑提亚哥出海前和小男孩的对话。在美国联赛中,总是杨基队的天下,虽然偶尔也会输掉一两场比赛,但是因为队里有了迪马乔,只要他恢复本色,就一定能反败为胜,扳回败局。因此在桑提亚哥看来,迪马乔就是他心中一个希望的灯塔。在桑提亚哥因钓线造成的伤痛一阵阵袭击而来的时候,他想到伟大的迪马乔尽管脚后跟有骨刺,疼痛无比,可他并没有就此放弃,不仅重返球场,而且球照样打得那么出色,依然能把一切做得十全十美。虽然桑提亚哥不是很清楚骨刺到底是怎么回事,但他肯定,假如他自己有这样的伤痛,他是坚持不下去的。但是迪马乔是自己心目中的榜样,是真正的英雄,所以自己得向着榜样的力量前进。因此当他再次面临困境的时候,榜样的力量鼓舞了桑提亚哥的信心和斗志。后来桑提亚哥手抽筋的时候,也是知道是条大鱼的时候,决心一个人和大鱼孤军奋战。因为榜样迪马乔身上闪耀着的自信,极大地鼓舞了桑提亚哥的斗志。

 从迪马乔的事迹中,桑提亚哥认识到即使物质上一无所有,精神上也要永不屈服。在与鲨鱼搏斗时,他拿起上面绑着刀子的桨,然后尽量地把它举起来,因为他那双手痛的不听使唤了。接下来他把手张开,再轻轻捏住了桨,让双手松弛下来继而又紧紧地把手合拢,让它们忍受着痛楚而不致缩回去。在这期间他想过放弃,也曾动摇过,可是就在他想要放弃之时,来自迪马乔的榜样的力量鼓舞了他:只要心中怀着坚定的信念,最终一定会获得胜利!于是,当他在战斗中处于下风时,“他看不清目标,只能感觉到、听到,就不顾死活地挥棍打去”。[7]这就是英雄,这就是硬汉无,论敌人有多凶猛,有多强悍,都会以其不屈不挠的精神,战斗到最后一刻。

在这个意义上,桑提亚哥这样的硬汉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我相信每个向往成功的人都不希望自己是生活中的弱者。那么作为一位强者,面对坎坷,就不应该消沉悲观,就不应该因为沮丧而停止追求!

  

                                                                    狮子

 当我对这部作品再一次阅读时,一直困惑:为什么以“冰山理论”著称的海明威,要在作品中曾多次提及狮子呢?我们知道,海明威的写作文体干净简洁,描写惜墨如金见长,例如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他修改了十一稿,最后把几千字浓缩为不到一页纸的篇幅,那么为什么作家又在这部篇幅很短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多次刻画狮子意象呢?这究竟是海明威创作的败笔,还是另有深意?答案显然是后者。

首先,狮子象征着硬汉桑提亚哥对力量的追求,对强者的向往。众所周知,狮子和老虎一样,被称为百兽之王,在动物界中,狮子就是强者的代表,同理,小说中的狮子就是力量的表现,是强者的象征,其兽中之王所具有的形象象征着硬汉桑提亚哥的勇气与力量,老人一再梦到狮子,正好象征着他对力量的追求,对强者的向往,这恰好同桑提亚哥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相互契合。作者以狮衬人,以狮喻人来说明桑提亚哥作为一个“特别的老头儿”的“硬汉”主题,小说第一次提到狮子,是在桑提亚哥还没有出海,同男孩聊天的时候,桑提亚哥说:“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在一条去非洲的横帆船上当普通水手了,我见过狮子在傍晚到海滩上来,”[8]这为下文中“狮子”的出现做了铺垫。

     后来他开始梦见长长的黄色海滩,看见狮群中的第一头狮子傍晚时来到了海滩,接着其余的狮子也来了,他把下巴靠在船头的木板上,船抛了锚停在那里,晚风徐徐吹向海面,他等着看更多的狮子过来,心里很愉快。小说中还写到有很多人取笑桑提亚哥,可是桑提亚哥并不生气,就连他的用面粉袋打过补丁的船帆,卷起来时,也活像常败将军的旗帜。的确,桑提亚哥就是一个屡败屡战的雄狮,他内心蕴藏着非凡的力量、超人的勇气、卓然的自信和顽强的意志力,他从未失去希望和信心。

    其次,狮子是桑提亚哥硬汉精神的催化剂。狮子第三、四次出现是在桑提亚哥捕捉大马林鱼的过程中。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大海中,桑提亚哥独自面对从来没有一个人捕过的比他的船还要长两英尺的大鱼,这时最需要的就是力量和勇气,作者把老人推到一个孤独无助的典型环境之中,为老人更好地展示他的“硬汉”精神设置了广阔的空间。“可惜它不睡觉,不然我也可以睡觉,梦见那些狮子了,他想。为什么梦里剩下的主要就是那些狮子呢?”[9]对于这个问题作者并没有作答,而是留给读者去思考。后来桑提亚哥攥住绳子睡着了,“他梦起了那长长一溜黄沙滩,瞧见暮色苍茫中有个狮子先下了海滩,其余的狮子随后也来了。”[10]经过了“半天一夜再加一天”的与大鱼的“搏斗”,桑提亚哥已感到身心俱疲,急需补给的是力量和斗志。尽管生吃了一些泥鳅且经过片刻的休息,桑提亚哥在体力上有了些许的恢复,然而他最需要补充的却是精神上的食粮,于是作者让桑提亚哥又一次梦见狮子,以唤起他的斗志,一如他回忆当年与黑人大汉掰腕子的那件事,一天一夜最终赢得“冠军”称号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此时梦见狮子也使他倍受鼓舞。

    桑提亚哥千辛万苦捕获的大鱼被鲨鱼一次次攻击,尽管他用尽全身力气与它们进行了殊死搏斗,但仍未能保住自己的劳动果实,马林鱼被吃得精光。返航后,桑提亚哥对孩子说:“它们把我打败了 ,真的把我打败了”。[11]如果桑提亚哥真的甘心承认自己被打败的话,就会和小说永不言败的硬汉主题产生矛盾,会使得主题大打折扣,因此作者让狮子在全文的最后一句又一次出现,而且在睡觉之前,老人已和孩子做好了再次出海捕鱼的计划。捕鱼,对老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展示力量、挑战自然、获取自尊的象征,就这样狮子像催化剂一样,一步一步推动了硬汉精神的发展。

    再次,狮子意象使得桑提亚哥的硬汉精神得以升华,是老人为了宏伟目标而梦寐追求着的“硬汉”形象的高度概括。出海前,桑提亚哥两次谈起或梦见狮子,表明他虽然八十四天未捕到鱼,内心却并没有屈服妥协。他没有抱怨生活的残酷和命运的不公,也没有乞求别人的怜悯和同情,他仍具有狮子般的雄心。在捕捉大马林鱼的过程中,桑提亚哥又两次想起并梦见狮子。狮子的出现不仅是对孤身行驶在茫茫大海的老人的巨大的鼓舞,是老人精神力量的加油站,更是在提醒读者,老人此时正在展示他雄狮一样的顽强不屈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勇于战胜困难不向厄运屈服的“硬汉”精神。“在路另一头的棚屋子里,老人又睡着了。他还是脸朝下睡着,而那个孩子就坐他旁边,看着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12]结尾这样写道。就是这样,通过酣睡中再次出现的狮子,桑提亚哥的“硬汉”精神在此得以升华。

     对于狮子的描写,海明威没有过多地渲染它的英武或威猛,甚至都没有让它正式“出场”过,而只是“现身”于桑提亚哥的叙述或梦境中。然而,结合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桑,提亚哥对它的偏爱它,每次“出现”时桑提亚哥的处境,以及在那种处境下它给予桑提亚哥的无穷精神力量等,恰恰使读者对桑提亚哥生起由衷的敬佩之情。因为狮子意象的刻画,桑提亚哥身上所体现的毫不沮丧,渴望战斗,渴望征服自然,征服自我的雄心,以及他超乎寻常的气质和勇气,充分显示了人类对胜利的热烈向往和洋溢着地永不休歇的战斗精神。

                                                                           结    

     以上只是对《老人与海》中小男孩、迪马乔、狮子这三个意象如何体现“硬汉”主题的的一些粗浅分析。小男孩的意象使得硬汉桑提亚哥的形象饱满、富有真实性,迪马乔的榜样力量是鼓舞桑提亚哥为生存而战斗下去的内在驱动力,如梦般不断反复出现的狮子则是硬汉精神——即使失败,也要维护人的尊严的王者风度的再现。三个意象就是这样在内部互相补充,交相辉映,层层递进,呈现一个梯度式的结构,最终共同对老人“硬汉”形象的成功塑造起着巨大的作用。桑提亚哥曾经为理想拼搏过、奋斗过,那么他就是一个胜利者!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一样,桑提亚哥向自己,向读者证实了大写的“人”的尊严,那副硕大的骨架便是他非凡人格、硬汉风度的丰碑。

像希腊神话人物西绪福斯一样,《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也处在人生“困境”之中,但他敢于直面现实、抗拒命运、维护人高贵尊严的“硬汉”精神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不朽的价值!

 

  注 

〈1〉文中所有注释均出自:黄源深译《老人与海》,黄源深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1月版,161页

〈2〉同〈1〉,第157页

〈3〉同〈1〉,第 59 页

〈4〉同〈1〉,第 57 页

〈5〉同〈1〉,第163页

〈6〉同〈1〉,第 21 页

〈7〉同〈1〉,第133页

〈8〉同〈1〉,第 27 页

〈9〉同〈1〉,第 81 页

〈10〉同〈1〉,第85 页

〈11〉同〈1〉,第159页

〈12〉同〈1〉,第163页

 

参考文献

一、论文类

[1] 周湘.《 老人与海》的象征艺术[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2] 杨远腾.《 老人与海》中小男孩的角色分析[J].大众文艺,2009(01)

[3] 吕程.论男孩和狮子在《老人与海》中的作用[J]. 滨州学院学报,2008(02).

[4] 邱世凤.不是主角的主角——论《老人与海》中狄马吉奥的作用 [J]. 电影文学2007(02)

[5] 赵春晖. 冰山与狮子—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小说风格创作[J]. 长春大学学报.2007(09).

二、专著类

[1] 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三联书店,1985.

[2] 虞建华 .20世纪美国小说名著评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 崔道始 朱伟. 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M] .北京:工人出版社,1996.

[4] 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杨仁敬. 海明威传[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6] 黄源深译 .老人与海[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7] 董衡巽.海明威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