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线上询导】利民学区线上教学领导及专家询导问题回复

(2022-12-17 11:06:44)
分类: 进修教育局
利民学区线上教学领导及专家询导问题回复
哈尔滨顺迈学校

        1.王天滨主任:线上如何开展分层走班?
        自开展线上教学以来,我们一直在破解线上管理及技术应用难题中前行,无论是线上学生的管理,还是授课平台的选择,以及如何利用线上教学更好地助力于教师,立足于课堂,服务于学生。
        学校线下开设的校本课程,学生已经完全打破了年级与班级界限,依据个学生个人特长、喜好,按学段全面实施了“菜单选课,走班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线上校本课如果开设,也完全可以达到。
        线上分层走班是我校面临的新课题。我们的初步设想:在科学设置课程、学生合理分层的前提下,(1)尝试同年级同学科(数语英)分层走班选课;(2)尝试同年级跨学科(科学、道法、地方、综合、劳动)分层走班选课;(3)尝试跨年级跨学科(艺术、体育)分层走班选课。
        2.王千武主任:网课期间如何克服倦怠,让教师教得有实效,让学生学得有兴趣。
     (1)从内在层面入手抓根本
        一是教师要备好每一节课,要思考“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要思考教学活动设计的趣味性,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二是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多交流互动,多实践操作,多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于观察发现学生闪光灯,少批评、多赏识,及时反馈鼓励评价。
        三是针对学生网课倦怠的心理,及时召开微主题班会,课下多交流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当好学生的心理师。
     (2)从外在层面入手抓成效
        一是发挥团队合作意识,学校领导班子从微观、宏观层面全面关注线上教学,对教学中好的做法、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各学年任课教师交流反馈,促进线上教学的最优化,同时,班科任教师彼此做好线上课堂的助教,重点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及是否在线等,巡课专员护佑学生的身心健康,重点关注学生做眼操及参与课间活动的出勤率,全员助力护航学生的线上学习。
        二是利用腾讯会议平台聊天、批注功能,给没有被提问到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并及时反馈评价,重在表扬鼓励。
        三是训练学生回答问题及时开麦,把开麦时间控制在1-2秒钟之内,让学生没有时间溜号,凡是不能第一时间开麦的,一定是处于线上游离状态,课后交流了解情况,并争得家长的配合。
        四是开展线上教学争星评比,如纪律之星、表达之星、习惯之星、最佳作业之星等。
        五是各学科科学合理布置拓展延伸、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就无暇溜号或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了。

        3.赵一梅校长:学校如何做好中小衔接,促进中考教学质量提升?
        九年一贯制学段衔接,是我们又一新的课题研究。我们教师人人都要有九年贯通的思考与实践,我们今天小学培养的习惯是否终身受益?教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如何为明天的初中奠定基础?这些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思考研究,达到有效衔接。
     (1)抓立德树人,做好养成教育的衔接
       养成终身受益好习惯,小学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中学是巩固提升阶段。要制定一套循序渐进系统的小学与初中学生50个好习惯养成手册,并且要按学段有效落实,做到小学打好基础,中学加固筑牢,进而巩固提升,形成养成教育系列化。
     (2)抓教学管理,做好教学质量的衔接
       抓好学段衔接的关键期。小学高年级与初中六年级教师要相互了解教学内容,教师教学要考虑中小学内容的上挂下联,把握好知识点的“渗透、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不同学段对同一知识的要求。把握教学内容的贯通与质量提升的有效衔接。小学高年级教师课堂要逐步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课堂教学容量上也要逐渐加大,作业及考测的容量及难度要加大,尽量贴近初一学生接受能力。小学五年级的教师要有计划针对初中内容进行融合延伸,初中入学要考虑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兼顾复习巩固小学相关旧知识,做好学段教学衔接的前测工作,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的积累与掌握,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下一阶段要学习的知识及能力进行精准定位,做到有的放矢地教学,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衔接。
     (3)抓教学研究,做好教与学方式的衔接
      重视各学段教学研究,要研究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法与学法,要研究不同学段的教学策略。中小学教师要采取定期相互深入听课学习交流研讨的方式,了解不同年龄段(重点五年级与六年级)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要一起研究教法学法及教学策略的过渡与转变。小学高年级开始,教师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向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创造能力转变。
     (4)抓好社团“六育”课程,做好多元培养的衔接
      顺迈学校突出的品牌特色是全面多元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学好国家课程的同时,还要学习自主选择的社团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多元需求。要优化整合中小学社团课程,使其一体化、系列化,让学生在小学学习的校本课程能够在初中得以有效延伸与提升,凸显学校“一生:一体一艺一技”多元特色培养。
     (5)抓评价体系建立,做好学生评价方式的衔接
      良好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定会起到激励与促进的作用。小学高年级的教育教学评价方式也要渐进式向初中一年级贴近,从教师课堂的评价语言,到对学生品行与学习的评价标椎等,都要依据学段年龄段特点科学制定,标准要递进、螺旋式上升,要有效评价,无痕地过渡对接。
     (6)抓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做好研训的衔接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教师的培训学习是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要把中小学衔接纳入学校培训学习计划。学校组织的培训项目要考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需求,既要有通识统一的培训研学内容,又要有针对中小学不同学科教师的岗位需求而定制的培训教研内容,促进教师综合素质提高。

        4.李军校长:
        问题一:如何对本学期线上教学质量进行有效地评估,掌握学生线上教学学习情况?
        线上教学质量评估要以“新课标”精神为导向,以落实“双减”政策、“五项管理”为准则,有序有效开展,具体实施如下:
      (1)布置分层作业,及时批阅、讲评反馈,直接把握学生当堂学得怎么样,落实课课清。
      (2)进行单元(阶段)质量监测,测后进行试卷讲评、质量分析、数据统计,找出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年的差距,明确对策,精准发力,落实段段清。
      (3)进行学科综合质量监测,测后进行试卷讲评、质量分析、数据统计,与单元(阶段)质量监测进行数据比较,关注提升和下降的指标,找出问题根源所在,对症下药,有效整改。
     (4)进行单项质量监测,期末复习期间,利用腾讯会议+表单大师进行经典诵读、课文背诵、认字读词、单词认读等单项质量监测,短时高效,单项过关,学生参与欲望强、敢于挑战更优秀的对手。
      问题二:针对线上教学质量测评,进行有效质量分析,如何利用假期进行有针对性地补救?
     (1)梳理出各年级各学科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有针对性布置通识作业、分层作业进行补救。
     (2)定期进行假期线上回访,做全方位的咨询与辅导。
     一是继续规范好习惯,进一步促养成。
     二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有波动、情绪不良的学生进行心里疏导,保持健康阳光的心态,充实过好每一天。
     (3)积极倡导学生利用假期,在疫情无碍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实践,拓宽视野,收获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问题三:学校如何建立常态化的质量监测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从管理者到任课教师,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全校上下要达成一致和共识,进行多元多维质量监测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基于以上思考,我校已经形成了“3211”质量监测体系。即“3”为当堂测+单元测+阶段测,“2”为单项测+综合测,“1”分别为一分析(质量分析)+一报告(核心素养报告单),简称:三测查 ,两验收,一分析、一报告。” 
       问题四:如何建立混合式校本研修模式?
     (1)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建立常态化培训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信息化环境下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营造研修氛围,逐步形成常态化的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机制。
     (2)每学期,通过开展各级各类赛课活动,将研修和教学实践有机整合。
     (3)生成和积累一批高质量的课例研究案例资源,建设好各类校本研修资源库,实现校内的资源共享。
        问题五:学校打算如何做好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变革?
     (1)在教学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主动学习的情景,使学生最大限度的认识信息技术,并使其成为强大的学习工具。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平台。
     (2)学校将为教师搭建平台,使教师积极参与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成功教学案例,推出成功的教学经验。
     (3)学校将根据应用的需要,推动信息化设备的配备,这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重要支持性环境。
     (4)学校将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教师钻研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融合的研究课题,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开展,积极倡导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专题研究,着重探讨融合的方式、方法,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途径。
     (5)学校将搭建网络学习空间,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5.郭岗田主任: 如何做好线上教学复习课?
   (1)做好周密、可行、有效的期末复习计划。
   (2)在共研共享的基础上开展复习研讨课,经历备课、上课、研讨、反思、修改、完善的过程,形成复习课的一般模式,普遍适用于相关学科。
   (3)对各单元、章节的内容进行归类梳理,形成知识网,让师生对整本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框架。
   (4)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有效反馈复习课效果。
   (5)利用精心编制的试题,进行综合模拟考试,在监测中发现问题,监测后做好质量分析、数据统计,调整教学方法策略,补救教学中失误。
   (6)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