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换了一个位置
老人坐在冬日阳光下的藤椅上眯着眼给我讲了这个故事。
那是去年除夕夜的事情,老人为了和面包饺子,去厨房拿面盆时,一不留神被脚下的凳子摔了一跤,推摔折了。等到儿子把她送到医院,拍片、上完夹板后已经是晚上十一点钟了。可是老人不愿意呆在医院,固执地要回到家里过年。儿子知道母亲的脾气,点头答应。
虽说是除夕夜,街上来来往往的出租车仍有许多,但是儿子并未叫车,而是小心翼翼得将母亲背在背上。儿子的背宽厚温热,全没有出租车的颠簸动荡。
一路上母子有说有笑。快到家时,儿子笑着对母亲说:“妈,小时候我生病时你背着我去看医生。还记得你当时问过我一个什么问题吗?你问我,如果有一天你老了,走不动路了,我会不会背你。妈,现在我正背着你呢。”
一番话,老人差点幸福得落下泪来。几十年前逗孩子玩的一句笑话,自己也早就忘记得无影无踪,没想到这么多年儿子竟然还一直铭记在心里。
老人给我讲这个故事时脸上依然停留着逝去的那份幸福。
背与被背,只是换了一位置,而母亲和儿子,普天之下的那种舐犊情深却是以穿透岁月的屏障沁人肺腑。
1、街上来来往往的出租车很多,儿子为什么不叫车,而是把妈妈背在了背上走回家去?
2、老人讲故事时为什么脸上还保留着那份幸福?
3、这个故事有没有打动你?看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谁?你想对他(她)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答案:
1
解题思路:从文章中找有关的句子,再从深层次理解文章的内涵。因此回答此类问题的时候围绕以下两方面展开
(1)怕出租车颠着母亲 (2)儿子长大以后想回报母亲小时侯对他的照顾
2
解题思路:回答问题要完整,题目问为什么,所以回答的时候要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
要点:因为母亲因儿子把自己曾经说过“等我老了走不动了你会不会背我?”这句话铭记在心,儿子对自己的那份孝心让老人觉得很幸福,老人一直记在心里,所以讲故事的时候脸上还保留着那份幸福。
3、读后感
读后感,是学生由文章内容激发的情感体验。首先,要亮出你的观点.第二,要简洁地引用文章内容,证明观点.第三,举一些事例
,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语句的组织一定要通顺)
以下同学的读后感在课堂上老师都进行了点评: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严沁羽:
看了《只是换了一个位置》后,我被文中母子之间的情意深深地感动。儿子不叫车,小心翼翼地背起母亲,是因为他的背宽厚温热,完全没有出租车的颠簸振荡,他怕车子的颠簸振荡弄伤了母亲,由此看来他非常爱自己的母亲。几十年前母亲说的一句话,儿子还记得,并实现了当年的诺言。背与被背,只是换了一个位置,而母亲和儿子,普天之下的那种母子深情,却足以穿透岁月的屏障沁人肺腑。
施伊婷: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故事,却让我感动。儿子为了避免颠簸振荡,执意要背着母亲,而不叫出租车,体现了儿子对妈妈无微不至地关心。而母亲,因儿子把自己曾经说过“等我老了走不动了你会不会背我?”这句话铭记在心,感动万分,她觉得对儿子的养育之恩得到了回报。虽然“背”与“被背”,只是换了一个位置,但蕴藏着何等高尚的孝啊!那是永远值得回忆的幸福,那种幸福会永远伴随着老人。一件平凡而朴实的小事,却将母子之间那深厚、无私的亲情表露无遗,让我感动,让我难以忘怀。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中华传统的美德。看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是他们赐予我生命,用世上最无私的爱养育着我,我在他们的悉心关怀下快乐成长。爸爸妈妈,你们对我的爱我铭记在心,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要从小事做起,平时为你们捶捶背,揉揉肩,分担分担家务,为你们减去一些疲惫,增添一些幸福感。
胡牧天:
看了《只是换了一个位置》,我被这个故事中母慈子孝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看了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他们给了我生命,哺育我成长,为我无私地付出。我想对他们说:你们对我恩重如山,我一定要孝顺和尊敬你们,做到:经常问候,让你们舒心;少说多做,让你们省心;诚实守信,让你们放心;虚心好学,让你们称心;勤奋上进,让你们开心。
岳恺琳:
看了《只是换了一个位置》,我的感受是:普天之下的那种母子深情足以穿透岁月的屏障沁人肺腑。几十年前逗孩子玩的一句话,儿子却铭记在心,如今儿子长大了,懂得孝顺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使老人感到幸福。
谢争真: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没有什么语言可以代替母子深情。小时候,儿子生病,母亲背他到医院去看病。儿子长大后,母亲老了,儿子背母亲回来。这是多么伟大的母子深情啊!看完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妈妈,妈妈也是如此关心着我,呵护着我。我想对妈妈说:“妈妈,谢谢你多年对我的精心教育!妈妈,你辛苦了!将来等你老了,我也一定会报答你的养育之恩!”
陈基伟:
读了《只换了一个位置》这篇文章,我被儿子背老人的一幕所感动了。孩子知道,如果坐上了出租车,路上它就会颠簸振荡,使母亲增加一些不必要发生的痛苦。他背着母亲走回了家,因为他记得小时候给母亲的承诺,他还把这个承诺铭记在心里。是啊,小时候我摇摇晃晃地学走路时,是妈妈在身边扶持着我。那么,有一天,当你的母亲拄着拐杖一摇一摇地走路时,你会关心她吗?我相信,我会的,长大以后我一定会像文中的儿子那样关心妈妈,回报妈妈对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