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谓的地方债与国债还有什么区别?

(2014-06-26 14:01:55)
标签:

杂谈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

作为地方自主发债的先行探索,广东市政债发行利率跟国债没有区别,意味着国家信用在地方政府债务中根本就没有切割,表明这次发债探索是失败的。四维宏观金融智库认为,要解决地方债的问题,最终可能还是要增加地方政府的独立性,形成地方政府的破产机制,最终把地方政府的风险分散给市场。

作为地方自主发债的一个首要探索,没想到的是,地方政府的自主自还的首个项目,还是发一个准国债。

广东于6月23日发行148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5年期债券59.2亿元,7年期债券44.4亿元,10年期债券44.4亿元;三者发行利率分别为3.84%,3.97%和4.05%。23日,7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3.9586%和4.0515%。其7年期地方债券比国债利率低0.02%,10年期品种则几乎持平。

地方市政债发行利率跟国债没有区别,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家信用在地方政府债务中根本就没有切割,表明这次发债探索是失败的。

这次高层为何要对地方发债实行自发自还,并且还植入了信用评级制度,其根本目的是要把中央政府信用从地方政府信用中切割出来,对地方政府的借贷融资行为产生硬约束,从而逐渐缩减正在膨胀中的地方政府债务。

审计结果近日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报告中披露,2014年,结合中央预算执行审计和地方财政收支审计,跟踪审计了中央政府性债务制度建设情况,以及2013年6月底以来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变化情况。从审计情况看,财政部等部门和相关地方加强了债务统计、对账及风险分析预警等工作,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有所放缓。2013年6月底至2014年3月底,审计的9个省本级和9个市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增长3.79%,比2013年前6个月平均增速下降7个百分点。

尽管增速在下降,但是债务的余额还在扩张,总体趋势还没有控制下来,而在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这种情形风险很大。

中央政府实行让地方政府实行自发自还的模式,也是希望此前完全有中央政府背着的地方政府债务,通过这种方式将债务担子交给地方政府,但是显然从目前看,这种希望落空了。

从广东省经济发展现状,今后的偿债能力,以及其资信等,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差距,不可能是如此窄的利差,而远东评级公司给出的评级是AAA级,跟主权评级无区别,也反映了评级的无奈。

广东省的评级报告来看,其中较大篇幅注重于广东省经济发展状况、财政平衡能力、政府性债务情况的分析,而募集资金的用途和偿债安排部分最为简略。另外,评级报告的数据来源主要是广东省统计年鉴,国家审计署的地方债审计报告以及财政厅提供的近3年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数据,并没有出现一些此前未予公开的信息。目前地方财政管理还有不少制度欠缺,财政信息不是那么完整、细致,透明度不高,还缺少按权责发生制编制的资产负债表。

有学者认为,广东省经济不像评级报告那么乐观。他表示,广东目前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实体经济发展举步维艰。主要表现在市场环境不佳、成本压力较大、去产能带来的压力进一步加剧,投资、出口和消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就目前评级业的独立化程度,以及地方政府的行为而言,要一个理想的评级报告几乎不可能,评级公司很难获得他所应该得到的评级信息。

然而,最根本的问题还不在这些技术性细节,而是单一制的国家体制,无论评级如何评,就目前中国的行政体制而言,地方政府属于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不具备独立的负债能力,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根本难以破除。

目前中央政府控制地方政府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办法是掌握地方政府的人事任免权。第二种是控制控制地方政府财权,地方政府税收中极大部分上交中央,然后由中央通过转移支付再给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财政和人事毫无独立可言,地方政府没有破产机制的威胁,对于地方政府的约束就基本无从谈起。

因此,评级机构以及投资机构的共识,肯定是地方政府不可能不还钱,换不了钱总有中央政府背着的,这样就突然增加了地方政府发债成本,如评级环节,并未改变地方债还债机制的任何环节。

我们认为,要解决地方债的问题,最终可能还是要增加地方政府的独立性,这个独立性就不仅仅是地方财政的独立性,还应包括行政和法治方面的有限独立性,能够形成地方政府的破产机制,最终把地方政府的风险分散给市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