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artofelectronics(第3版,原创翻译)(一)
标签:
it电子技术 |
分类: 电路基础相关 |
前段时间,有朋友推荐了一本电子技术的书籍:The art of electronics(第三版),一看内容,全英文的,头都大了,在网上找了一圈,没有中文译本。本着班门弄斧的心态,决定静下心来,边读边翻译,不定时更新。水平有限,欢迎指正。
原著:
Paul Horowitz
Winfield Hill
翻译:
Rollei120
基础
第一章
http://s3/mw690/0023zZ9Wzy7jEQACfYK02&690
20世纪上半叶vacuum tube electronics真空电子管是这场革命的主力军,并大量应用于实际应用领域,比如通讯,导航,仪器,控制和计算机。下半叶则变革为固体电子技术,起先是分立三极管,后来则是大规模集成电路,且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现今体积小巧,价格低廉,并集合绚丽光学器件(显示屏,镭射器件等等)的消费类产品,内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VLSI)都包含了上百万的晶体管;这种集成电路可以处理声音,图像和数据,甚至是无线网络连接和能接入互联网的袖珍装置。通常来说,性能的提升意味着价钱的增加1。但集成电路的价格会随着制造能力的提升而大幅降低(后面章节的图10.87就是一个例子)。现在仪器设备的控制面板、腔体外壳的成本要比内部的电子部分昂贵的多。(注释1:二十世纪中期的一台电脑(IBM 650)价值30万美元,重达2.7吨,它的控制面板里面包含了126盏灯。有趣的是现代节能灯装置的底座就包含了一个性能更强大的电脑,而成本大概只是10美元。)
上面这些电子技术的激励创新革命,是不是也激发你的,想象自己也有能力做出一个强大、绚丽但不昂贵的小装置,来实现某些功能?只要你了解了这些神奇的器件是如何工作的,你就可以做到。如果你有这种想法的话,那么这本书绝对是值得你期待的。本书试图传递两样东西给你:给你打鸡血和电子技术的独门秘籍。
在这一章中,我们从研究基本定律和拇指法则开始,再到实际的技巧,我们会慢慢看到电子艺术的奇妙构成。这一切都必须从基础开始说起,从组成电子线路的电压,电流,功率和元器件开始。因为你不能触摸,看,闻或者听到电,所以会有大量的抽象知识(尤其是第一章),同时也涉及些可视化的仪器,例如示波器和电压表。尽管我们尽可能的减少数学计算的内容,来培养读者理解和分析电路设计和习惯的直觉,但第一章仍然会涉及大量的数学计算。
这次的新版中,我们加入了一些直观辅助内容,学生也比较认同此举措。通过提前介绍一到两个“有源”(active)器件,我们就能直接进入具体实例的应用,以此来保持我们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这种模式在以前介绍“被动”器件的传统教科书中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掌握了电路基础之后,将会迅速进入到有源电路(放大器,振荡器,逻辑电路等)领域的学习,这是电子技术最有趣的部分。这一章是给完全没有电路基础的读者准备的,如果你已经有了基础知识,则可以跳过这一章。废话少说,下面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1.2电压,电流和电阻(Voltage, current, and resistance)
1.2.1 电压和电流(Voltage and current)
在电路中,有两个量是我们想要追踪的:电压和电流。他们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否则一切就不在有意义。
电压(Voltage)(符号V,有时候也用E)。电压代表两点之间的能量,即把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从负极(低电势)移动到正极(高电势)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说,当单位电荷从高势能移动到底势能时,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2。电压也被称为(注释2:这是定义,几乎没有电路设计者会用这种电压的定义来考虑问题,以后你会对电压有个更直观的认识,简单来说,电压就是驱动电流流动的因素。)电压也被称为电位差或电动势(EMF,electromotive force)。测量的单位是伏特(volt),电压通常表达为伏(V),千伏(1KV=103V),毫伏(1mV=10-3V),或者是微伏(1uV=10-6V)。1焦耳(J)的功等于让一库伦的电荷通过一个电位差。(库伦是电荷的单位,大约等于6X1018个电子)。通常我们讨论纳伏和兆伏的机会很少,以后你会慢慢理解这一点。
电流(符号I)电流是电荷流过一个点的速率。计量单位是安培(ampere),或者是安(amp)。常用的单位有安培(A),毫安(1mA=10-3A),微安(1uA=10-6A),纳安(1nA=10-9A),偶尔也会见到皮安(1pA=10-12A)。1安培的电流表示每秒流过1库伦的电荷。虽然电流是从负极流向正极的,但按照惯例,人们习惯上把电流的流向表示成从电路的正极流向负极。
提示:从上面的定义你可以看到,电流是流过某些点的,而电压则是呈现在这些点之间的。你也可以说,两点之间总是呈现电压,流过某个器件或连接点之间的就是电流。
对于像“电压流过某个电阻”之类的话,是完全不合理的。然而,我们经常会说电路的某个点的电压,这是因为我们默认这个点的电压是相对于地的(即这一点于地线之间的电压)。地通常都会被认为是一个电路的共同参考点,通过后面的学习,你会理解到这一常识。
我们通过一些能转化电荷的装置来产生电压,例如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板(光能转化为电能)等,如果我们在电压之间放置某些装置,使得电荷流动,则能形成电流。
现在你一定很想知道如何能看到电压和电流。最实用的电子测量仪器是示波器,它可以呈现电压(或者电流)相对于时间的函数曲线3。(注释3:据说其他领域的工程师很羡慕我们有这么出色的可视化工具。)当我们讨论信号时,我们会利用示波器和万用表这些工具。附录O和本章的后面会有相关工具的具体介绍。
在实际电路中,我们用导线(金属导体)把装置连接在一起,连接点之间的电压是相同的(相对于地而言4)(注释4:对于高频和低阻抗而言,这种说法则不是太严格,我们会在第十多章节后涉及)。提醒一下,实际电路和电路图看起来是有些不同的,因为导线是可以重新排列的。
下面是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法则:
1, 电路中,某点流入电流的总和等于流出电流的总和(电荷守恒)。通常这被称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urrent law, KCL)。工程师喜欢把这样的点称为节点(node)。对于串联电路(series circuit)(双端器件的端点首尾相连)任何地方的电流都相等。
2, 并联电路(Figure 1.1)器件的两端的电压都相等。任意路径A,B点之间的电压压降都相等。换句话说,沿着闭合回路所有元件两端的电势差(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这被称为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irchhoff’s voltage law (KVL))。
http://s14/bmiddle/0023zZ9Wzy7jEQACBPL2d&690
3, 电路器件消耗的功率(单位时间的能量)公式:
P=VI
即(能量/电荷)X(电荷/时间)。这里V的单位是伏特,I的单位是安培,P为瓦特。1瓦特等于1焦耳每秒(1W=1 J/s)。举例来说,120V上的一个60W灯泡,流过的电流是0.5A。
功通常转化为热,或者机械能(马达),辐射能(灯泡,发射机),或者存储起来(电池,电容,电感)。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如何进行热管理是系统设计的关键。(比如,一个大型的计算机,可能有几千瓦的能量转化为热能,而小部分的能量最终转化为几页纸的计算结果。)
http://s10/bmiddle/0023zZ9Wzy7jEQAEFeN39&690
图1.2,一些常见的电阻类型。最上一行,从左到右(绕线陶瓷功率电阻):带引线的玻璃搪瓷20W电阻,20W带安装支架的,30W玻璃搪瓷的,5W和20W带安装支架的。中间行(绕线电阻):1W,3W和5W轴向陶瓷的,5W,10W,25W和50W带散热片的(Dale-type)。最下面一行:2W,1W,1/2W,1/4W和1/8W碳质电阻;表面封装厚膜电阻(2010,1206,0805,0603和0402尺寸);表面封装阵列电阻;6-,8-和10-针单列直插排阻,双列直插。最下面的是常见的RN55D系列 1/4W 1% 金属膜类型电阻。上面的这对电阻是Victoreen类型的高阻值电阻(玻璃,2G;陶瓷,5G)。
当我们处理周期性变化的电压和电流时,我们将用一个简单的方程P=VI来处理平均功率,这个公式同样适用于瞬时功率。
顺便说一句,不要用“amperage”来表示电流,这是不严谨的5。同样的,下一节我们要提到的电阻也不要用“ohmage”6来表示。(注释5:除非你是一个电力工程师,总是和13KV的高压变压器打交道,他们会使用amperage这个术语。注释6:ohmage不是首选的术语,电阻(resistance)才是)。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