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们熟悉的古装宫斗剧里,除了后宫妃子争宠外,不少宫斗剧还涉及皇子夺权,为了登上太子之位,皇子们用尽各种手段,皇帝为了挑选合适的继承人也是费尽心思。在中国历史上,皇位继承遵循什么规则?皇帝如何甄选出太子?皇帝可以随心所欲立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当太子吗?小编就来跟大家说叨说叨。
http://p3.pstatp.com/large/50a60000cb5e70e95134
我国古代在皇位继承的问题上,推行的都是立嫡长子制,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指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所谓的嫡长子也就是皇后生的孩子,如果皇后要是儿子生的多了,那就选择立长子。要是皇后没有孩子,就会把嫔妃们生的儿子中,年纪最大的那位立为太子,这时候母亲是什么身份地位就不再重要了。就算是宫女的孩子,也没有问题,因为年龄标准才是第一位的。
http://p1.pstatp.com/large/50a900005376611366b2
根据史料记载,万历皇帝当初想把郑贵妃立为皇后,就是因为想把郑贵妃的儿子立为太子。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在当时,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万历皇帝到死都没能如愿。当时万历的嫡长子是原皇后的儿子,就算是万历再不喜欢这个儿子,但人家并没有犯过大错,这太子的帽子就没办法给人家摘掉,那要让郑贵妃的儿子当太子,就得另想办法,于是他就和大臣斗了几十年,但一直没有结果,所以立太子的事就这么一直拖着,这一拖就拖了十五年。最后的结局就是拖死了万历,当上皇上的依然是那个他最不喜欢的长子。
虽然这万历没能成功,但并不代表所有的皇帝都没这本事,就比如说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吧。那可是相当的霸气,她想立谁做太子,谁就是太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http://p9.pstatp.com/large/50a40003ed56c76af024
其实这是因为历史上的所有制度,都是处于不断优化不完善的过程中的。武则天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立太子,经常变换继承人人选,导致唐朝常发生宫廷政变,政治生态上极不安定。
皇帝立自己喜欢的儿子当太子,这样做只能是逞一时之快,他自己痛快了,但会给整个政治局面造成很大危害,后世的人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后,总结经验教训,坚决的把这些东西给规避了。越是到封建王朝的后期,这种君主权限的控制就越是严格。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奉行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千百年来朝廷严格奉行的制度,也是维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即使是皇帝也不能擅自篡改,所以,选太子这件事还真不是皇帝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