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内阁首辅张居正和大太监冯保陷害,他竟然还能保全性命,令人不解

(2017-09-16 11:49:17)
标签:

杂谈

​万历元年的一个清晨,年仅十岁的小皇帝起驾前去早朝,行进途中,突然一身着内侍服装的男子冒冒失失的出现在仪仗前,形迹可疑。皇帝身边的侍卫迅速上前,轻而易举的将其擒获,并将其送往东厂审讯。很多人都没想到,这一审讯竟然引出一个震动朝野的大案。

http://p3.pstatp.com/large/3afa0001bc6b3ef256dd

王大臣闯宫

这个冲撞圣驾的人叫王大臣,在受审过程中,声称自己并非是内侍,出现在皇宫之中是为了刺杀小皇帝,而且是受前任内阁首辅高拱指使。王大臣的供词令人吃惊,但也令人不解,一个前朝的阁老重臣,竟然会指使人刺杀皇上?

既然事情牵涉到高拱,我们先来说说他。高拱是隆庆时期的内阁首辅,文官之中地位最高的那个。当时他励精图治,政绩斐然,自然也颇受隆庆皇帝倚重,甚至隆庆在驾崩之前,托孤于他。不过,明神宗即位没多久,高拱就仗着自己是首辅,打算弹劾大太监冯保,没想到冯保却先一步进谗太后指责高拱专恣,最终高拱被罢官。

http://p3.pstatp.com/large/3a07000396d412a63b8c

高拱

王大臣案发生时,高拱已经致仕还乡,而当时主审此案的是冯保,所以这不能不令人生疑:王大臣指认高拱是否源于冯保授意呢?冯保想借由王大臣闯宫的案子进一步打击高拱,令其永远不能翻身?后来事情的发展证实了这样的猜测,甚至还把另一位名人给牵扯进来,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居正。

高拱虽然被罢官,但他的学生仍然遍布朝堂,而且其影响力尚在。所以王大臣的第一份供词一出现,就有很多官员上疏皇帝替高拱辩护。但当时小皇帝只有十岁,少不更事,朝堂之上的事情大多由张居正决断,所以当时很多朝臣都希望张居正出面帮助高拱,毕竟两人都曾是顾命大臣。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虽然张居正嘴上同意,而且亲自写信安抚高拱,但就是不见行动,任由东厂继续构陷高拱。

http://p3.pstatp.com/large/3a090003796559e638f8

张居正

事情的发展对高拱越来越不利,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当时的左都御史葛守礼和礼部尚书杨博就亲自登门拜访张居正,想要说服张居正出手。其间,葛守礼意外发现张居正与冯保有私下往来,这在当时是违反规定的,再加之葛杨二人态度坚定,张居正也担心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会遭人议论,所以张居正同意上疏皇帝对王大臣案进行三司会审。

果不其然,在之后的审问中,王大臣翻供,指认是冯保授意自己诬陷高拱。但王大臣的这一举动也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冯保是当时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地位很高,主审官员为了避免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便拒绝继续深究,而是草草结案。很快王大臣就以擅闯宫禁的罪名被判死刑。

http://p1.pstatp.com/large/3a050003aeab067f5102

冯保

此案结束,高拱逃过一劫,但自此也再未被启用,他在临死之前,写下《病榻遗言》,直言王大臣案是冯保与张居正勾结,欲致自己于死地,后世史书也均同意这个结论。

这是一场朝堂之上的权利斗争,很多人都在关注大人物们的最终结果,但是王大臣却被遗忘,至于他为何会出现在宫中?他的目的到底是为何?大家并不在意。这就是小人物的悲哀。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AP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