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古代夫妻之间的一些传统称谓可以说是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婆”、“老公”、“媳妇儿”、“爱人”.....这些大概是平时或正式场合最常惯的叫法,但在不同时期的古代,称谓却大有讲究。
http://jiemi.att.hudong.com/upload/images/article/39/c4/c7b7f95467ec2b688ef0db5d43f2_01_640.jpg
皇帝称老婆叫梓童。
“皇后”这么正式的称谓一般在公共场合才会叫的,私底下皇帝称皇后为“梓童”。“梓童”是从“子童”变化而来,而“子童”又是从“小童”演变而出。“小童”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正配夫人的自称。但以“小”称皇后似有不敬之嫌,因“子”也有“小”义,于是以“子”取而代之,“小童”便衍化为“子童”。而“子”与“梓”中古声韵相同,具有同音通假的条件,便称为“梓童”。
宰相称老婆叫夫人。
夫人之“夫”字,是“二人”的结合体,意为一夫一妻组成的二人家庭。汉代以后宰相之妻称“夫人”。
文人称老婆叫拙荆。
其实这是一种谦称,东汉隐士梁鸿的妻子孟光生活俭朴,以荆枝作钗,粗布为裙。而“拙”原意是愚笨,此指谦称“自己的”。因此,“拙荆”就被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又可称为“拙妻”、“拙内”。荆在古代还用来制作妇女的发钗,称为“荆钗”。后来还演变成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荆室”、“拙荆”,或简称为“荆”。
http://jiemi.att.hudong.com/upload/images/article/6c/f4/9baeff174ed1e653c223ea55060f_01_640.jpg
而在古代老百姓是不随便称自己的妻子为“太太”的,它有严格的等级分界线。明清时代,“太太”一词专指一二品官员的妻子,一般人是不能称“太太”的。明代胡应麟《甲乙剩言·边道诗》中说,明代中丞以上官吏之妻称“太太”。可是后来,“太太”一词越来越掉价,官僚士大夫之妻,都称“太太”了。到了北洋政府和民国时期,“太太”一词开始泛滥。
还有许许多多称呼“老婆”的称谓。雅士称老婆叫执帚;商贾称老婆叫贱内;士人称老婆叫妻子;酸秀才称老婆叫娘子;庄稼汉称老婆叫婆姨;年轻人称老婆叫媳妇;老头子称老婆叫老伴......
http://jiemi.att.hudong.com/upload/images/article/f9/0a/c08698c3c1c4be069223947752ee_01_640.png
而古代女子对丈夫的称谓有八个雅称:“良人、郎、郎君、官人、老爷、外人、相公、先生。”关于“良人”一称谓,在当时,应该说是二人互称“良人”,因为那时候男女地位是比较平等的。
现代女人常称自己的丈夫为“老公”,其实“老公”一词是古人用来称呼太监的。宦官在古代的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民间则俗称老公。据《枣林杂俎》显示,李自成进北京后,即有“打老公”一说。由此看来,“老公”在当时确实是用来称呼“太监”的。
(全文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百科解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