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战苏联元帅朱可夫未尝败绩 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2017-04-08 12:21:45)
标签:

杂谈

​​

​1943年1月18日,朱可夫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是苏德战争中继斯大林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苏军统帅,因其在苏德战争中的卓越功勋,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因此成为仅有的四次荣膺苏联英雄荣誉称号的两人之一,深受俄罗斯人民的拥戴和敬爱。

http://p1.pstatp.com/large/1b750002b3fcfbef263a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

朱可夫

在朱可夫的战争生涯中未尝败绩,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有哪些经典战役。

1939年对日诺门坎战役:

http://p3.pstatp.com/large/1af30005bebea5c53b49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

诺门坎战役

苏军:参战步兵5.7万(有说10余万)、坦克500辆、340辆装甲车、524门大炮及515架作战飞机。日军参战士兵:3万(有说8万),坦克100辆,火炮500门及飞机450架。苏方人员武器占优,作战思想领先,苏方胜。

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

http://p3.pstatp.com/large/1b770002b2d5c3630ee2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

莫斯科保卫战

苏军:步兵125—180万人,几十万民兵,坦克990辆—1300辆,火炮、迫击炮7600门—10000门,飞机677—1000架。德军:步兵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苏方人员及武器先弱后强,作战思想落后,但苏军胜。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

http://p3.pstatp.com/large/1af30005bec09d63cfb6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

斯大林格勒战役

苏军:步兵110.61万人,数十万民兵,火炮和迫击炮15501门,坦克1463辆,飞机1115架。德军:步兵101.1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290门,坦克675辆,飞机732架。苏方人员武器占优,苏方胜。

1943年列宁格勒解围:

http://p1.pstatp.com/large/1b770002b2d7198ffd8e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

列宁格勒解围

苏方:步兵100万人,几十万民兵,1万门火炮,4675辆坦克,700架飞机。德军:步兵70万人,1500辆坦克、12000门火炮,飞机1200架。苏方人员由弱变强,武器占优,苏方胜。

协调库尔斯克战役:

http://p9.pstatp.com/large/1b750002b3fd29899d93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

库尔斯克战役

苏军:130万人的兵力,2万多门火炮,3400辆坦克和2100余架飞机。德军:90万人,另外还有2700辆坦克,1万门火炮和2000多架飞机,苏军武器占优,苏军胜。

1943年到1944年科尔松-舍甫琴科战役:

战役开始前,依靠方面军内的变更部署,在各方面军主要突击方向造成了对敌优势,其中人员比敌人多70%,炮兵多1.4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6倍。在航空兵方面双方差不多势均力敌。

1944年代号巴格拉季昂的白俄罗斯战役:

http://p3.pstatp.com/large/1af8000457319c26fa98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

苏军在白俄罗斯战役中向德军发动总攻

从整个战役全局来看苏军比德军有人员上3:1的优势,火炮上8:1的优势,坦克/自行火炮上10:1的优势,作战飞机4:1的优势;而且通过集中兵力,苏军可以在预定突破方向上造成上述所有类别上的10:1的优势。

1945年 柏林战役:

http://p3.pstatp.com/large/1af70005f5a6086436b5是当之无愧的“军神”" />

攻克柏林战役:盟军击毁纳粹法西斯最后防线

苏军以250万人兵力,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自行火炮和450架飞机进攻,德军约100万人、700门火炮和迫击炮,5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42架作战飞机死守柏林。

我们纵观这些战役,可以得出朱可夫不善打巧仗,没有以弱胜强的战例,这是他军事生涯里美中不足的地方。但是不管怎么说,能做到百战百胜的将军,朱可夫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军神。

(全文完)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