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子弹轰炸候选城市全曝光 排第一的竟不是广岛

(2017-03-07 11:27:16)
标签:

杂谈

​经过多年抗战,终于在1945年夏,日本败局已定,但在冲绳等地的疯狂抵抗导致了大量盟军官兵伤亡。为了加速战争结束,尽快迫使日本投降,美国总统杜鲁门和军方高层人员决定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加速战争进程。。但是原子弹的投放地点的争议却一直没停。

  1945年4月,为了确定轰炸的城市,美国相关专家组成目标选定委员会,要从日本城市中挑出4座。最初的候选名单由美国陆军航空兵战略航空参谋长诺斯塔德准将列出, 17个日本城市依次为:东京、川崎、横滨、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广岛、吴、下关、山口、八幡、小仓、熊本、福冈、长崎、佐世保。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06/9466668370464e9896132ec12cf7408e_th.jpg排第一的竟不是广岛" />

  这是人类第一次原子弹爆炸,选择的标准要综合文物保护、战后管理以及破坏性的测量。因此,准确评估原子弹的威力与城市当时被破坏的程度有很大联系。其次,投放城市面积要合适,最好将破坏控制在一定范围,有利于评判其威力。这样,像东京这种面积大、受到严重破坏的城市和其他小城市就排除了。

  多方考虑后,5月10日至11日,委员会选定了第一批城市

  1.京都,AA级目标

  2..广岛,AA级目标

  3.横滨,A级目标

  4.小仓,A级目标

  这些目标都有共同的特征

  1.,军备供应和生产中心或者是重要的指挥部或军队集结地,2. 城市直径在4.8km以上。3.地形平坦,可以充分发挥爆炸冲击波的效果

  委员会在5月28日又选定了新的目标城市,并要求在投放原子弹之前,禁止对这些城市常规轰炸。

  这四座城市按优先排序是

  1.京都,日本的故都,大型工业城市,由于其他城市已严重破坏,大量人口和机器设备都迁往京都,是战争后期最重要的军事生产中心。

  2.广岛,日军指挥中枢之一,两个军总区中第二军总区司令部所在地,同时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头设施,此外还有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重工业设施。

  3.小仓,小仓兵工厂所在地,厂区长达1.3公里,宽0.8公里,附近还有铁路车辆厂、机械工厂和发电厂。

  4.新泻,沿海的重要工业城市,拥有一座炼铝厂、一座巨大的钢铁工厂、一个重要的炼油厂和一个油港码头。

  但是“曼哈顿工程”负责人格罗夫斯上交名单时,遭到了陆军部长亨利·史汀生的反对。史汀生曾多次造访京都,对这座优雅而美丽的千年古城感情很深,京都传统而悠久的文化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史汀生称,京都对日本人有巨大的感情价值和宗教意义,如果将其毁灭,将给战后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格罗夫斯却认为京都市区里有264公顷已查明的和195公顷待查明的工业区,是最有价值、最重大的军事目标。无奈的史汀生找到了杜鲁门总统,劝说他将京都从名单中划掉,并继续禁止对其常规轰炸。杜鲁门同意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06/1f4f6a1c68fe4a888407c906c233f7c0_th.jpg排第一的竟不是广岛" />

  但是,美国军方和科学家仍然坚持京都为首要目标,他们认为京都坐落在盆地中,街道都是方形网格状,最适合评估原子弹轰炸效果。7月21日,陆军部向杜鲁门总统发去电报,请求把京都重新加入轰炸名单,结果被拒绝

  1945年7月25日,杜鲁门最终下达对日进行原子弹轰炸的指令时,目标城市的优先级为:广岛、小仓、新泻、长崎。8月6日,美军对广岛进行了第一次原子弹轰炸。8时15分17秒,“恩诺拉·盖伊”号炸弹舱门打开,原子弹“小男孩”从9600米的高空中笔直地落了下去。8时16分整,“小男孩”爆炸了。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306/47424cc0eb24475a9877a3b5bc038146_th.jpg排第一的竟不是广岛" />

  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性物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尸横遍野。

  战争给人们带来灾难与痛苦,和平才是永恒的主题!

  (全文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