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早上一睁眼小编第一反应是
天怎么这么黑?还没到早上吧?再睡会儿!
等等......好像哪里不对
叫醒我的不是梦想是闹钟啊
那怎么这么黑是不是又降温了
唉
真是一天比一天冷啊
再过几天零下就该“结冰了”
结冰?
恩
在标准大气压下 零度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也就是说零下就可以结冰了
但你知道为什么零下就能结冰 冰箱的冷冻室却是零下18度吗
不同食物冰点不同
水到零度以下就结冰了,这是绝大多数人认识。然而仔细一想,这不适用于冰箱的冷冻室。因为冷冻室存放的不是上百升矿泉水,而是各种各样的食物。
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这不假,但这些水同时含有大量的盐、糖等物质。就像每1升海水中含有35克盐,所以平均起来,要到零下1.33℃时海水才会结冰。
因此,要想把食物冻结,并不是温度只要达到水的冰点就可以,得保证足够低的温度,食物中的水才能冻结,这很重要,因为食物中只要有液态水存在,这就等于是为各种细菌的繁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嗜冷微生物-18℃才停止繁殖
根据微生物对不同温度的适应范围,可将微生物分为三大类,嗜热菌、嗜温菌和嗜冷菌。在食物的冷藏和冷冻过程中,我们面对的“敌人”是嗜温菌和嗜冷菌。
一般来说,能引起食物腐败和食物致毒的嗜温菌,在低于3℃情况下不产生毒素,当然,个别菌种例外。
而对于嗜冷菌,一般得在零下10℃到零下12℃时才会停止生长。
有的霉菌甚至要到零下15~零下18℃时才会停止生长。
瞧,我们以为,零下几摄氏度后微生物就被杀死或停止繁殖了,但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这就是冰箱冷冻室的温度设在零下18℃的原因之一。
看不见的化学反应
食物变质不仅仅只是细菌的作用,食物内部发生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也是原因之一。温度的高低决定了食物内部化学反应的速率。温度高,食物分子运动就快,碰撞次数也就越多,化学反应速度就越快,反之亦然。
还有,食物中除了会有各种细菌外,自身还有各种酶。绝大多酶都是蛋白质,它们具有很强的催化作用,能加快食物中的生物化学反应。
为长期冷冻食物,我们需要抑制酶的活性。而温度对酶的活性影响很大,大多数酶在30—40℃时活性最大,高温能让酶彻底失去作用。但是低温却没有这种效果,低温只能让酶失去活性,温度越低,酶的活性就越小。通常来说,当温度降到-18℃时才能有效抑制食物中酶的活性。但也有例外,某些酶在零下29℃时还能保持轻微的活性,使食物产生游离脂肪酸。
冷冻的食物在解冻后,酶会重新变得活跃起来并让食物变质,为预防这种情况,还有就是为减少冷冻时酶的活性,可以采取将食物预煮一遍,彻底破坏酶的作用后再冷冻,此时,能冷冻更长的时间。
最经济性的冷冻温度
很多人误认为,只要零下几摄氏度就可以常年保存食物了,此为错误观念。对于已经冻结的食物来说,冷冻的温度越低,食物的品质保持得就越好。也就是说,零下25℃就比零下18℃好,零下30℃又比零下25℃好。然而,我们还得考虑经济性,冷冻温度越低,耗电量就越大,对于冷冻设备的要求也越高,无疑这会增加广大消费者的负担。对于大部分冷冻食品来说,零下18℃就是经过各种权衡后最经济的冷冻温度。
不少家庭,冷冻室的食物一放就是一两年,甚至好几年时间。这是十分不妥的。因为每种食物在零下18℃下的贮存期都是不一样的。
就是这四个原因了
如果你还想知道什么就来问我们吧
百科君什么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