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日,深圳男子被罕见吃脑虫入侵十几天后病逝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吃脑虫”,听着就让人不寒而栗,那究竟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杀伤力让人在短短十几天就离开这个世界。
阿米巴原虫
http://p2.pstatp.com/large/f770000f4b0e33d14da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这种吃脑虫叫阿米巴原虫。阿米巴原虫生活于水、泥土或腐败的有机物中,滋养体以细菌为主。人在江河湖塘中游泳或用疫水洗鼻时,含纳格里阿米巴进入鼻腔,增殖后穿过鼻粘膜和筛状板,沿嗅神经上行入脑,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其侵袭力可能主要由于产生毒素或溶细胞物质增强吞噬活动,虫体表面磷酸脂酶A和溶酶体酶促使发病。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开始有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迅速转入谵妄、瘫痪、昏迷,最快可在一周内死亡。多发生于健康的儿童和青年,都有近期游泳史,在夏季高温季节多见。
预防:加强水源检查,进行水体消毒,避免接触疫水(30℃以上疫水更要注意)可以防止感染。此外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也很重要。
寄生虫繁殖力和生存力强,引起的疾病也多种多样,夏季人们饮食容易不注意,最容易把寄生虫“吃”到体内,而到了秋季,体内的幼虫长为成虫,各种症状也显现出来,生活中可要留心点。
那除了这个吃脑虫以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细菌虫类呢?
钩虫
http://p9.pstatp.com/large/f7800007694a086f988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钩虫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钩虫蚴虫常在泥土或水田中,当人光着脚或赤身坐在地上时,其蚴虫钻进皮肤才能使之感染。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预防: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疥虫
http://p1.pstatp.com/large/f74000193dd378f19d8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通常被叫做人疥虫,这种寄生虫通过身体接触传播。雌疥虫在人的皮肤上产卵,引起皮肤反应和发炎。当雌疥虫把卵埋在皮肤下人的反应会加剧,如刺痒,这就是疥疮。疥疮大多为流行性的案例,少数为偶发性的感染,较常发生在较为拥挤的环境,如∶学校、精神医疗机构、安养院等免疫不全的患者,或部分饲养宠物的饲主身上。冬天较夏天有较多的疥疮案例发生,主要因为冬天人们彼此有较多较频繁的接触。疥虫的传播和感染,与卫生状况有关,经由与患者亲密接触或性行为而感染疥虫。湿度高及低温之环境,有助于疥虫之存活。
预防:注意个人卫生,对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床单等要用开水烫洗灭虫,如不能烫洗者,一定要放置于阳光下曝晒1周以上再用。
蛔虫
http://p3.pstatp.com/large/f790006c18c1654848b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蛔虫是寄生于人类内脏最多的寄生线虫,可长到15到35厘米长。蛔虫通过摄食传播,吃东西前没洗手或者没洗干净生吃的蔬菜瓜果都有可能沾有虫卵。蛔虫卵孵化后很快刺穿人的内脏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流进入肺部,然后被咳出和吞咽,再次回到内脏。蛔虫的分布呈世界性,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幼虫期致病:可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临床症象。成虫期致病:a.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b.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c.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
预防: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
血吸虫
http://p3.pstatp.com/large/f740001939c72e7066b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这些小虫子寄生在宿主的血液中,它会让宿主患上血吸虫病。它们生活在水中,当人们接触到受污染的水后,血吸虫就会刺破他们的皮肤。这种寄生虫会引起发炎(肿胀),损害器官,尤其是肝脏。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它们随排便离开寄主,在蜗牛寄主中度过它们的余生。
预防:不在有钉螺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因生产生活不可避免接触疫水者,可在接触疫水前涂抹防护油膏,预防血吸虫感染。接触疫水后,要及时到当地血防部门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早期治疗。
绦虫
http://p9.pstatp.com/large/f790006c0a9f00ebabc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它能寄生于人体长达25年。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能存活于植物中,然后被牛、猪吃下,或者传给人类。因为绦虫节片能自动脱离虫体,所以患儿常有节片随大便排出,有时单个节片能从肛门爬出来,患儿可有直肠内绦虫蠕动的感觉。上中腹部疼痛是常见症状,有时疼痛很剧烈,但进食以后,疼痛多数能缓解。还有少数患儿恶心、腹泻、便秘。病初起食欲亢进,病久食欲不振,出现消瘦、无力、头昏等症状。
预防:改变生吃猪、牛肉习惯,所用菜刀、菜板生熟分开。因绦虫病患者是唯一的传染病源,所以控制本病,首要任务是治疗病人。
蛲虫
http://p1.pstatp.com/large/f7800007578e361efdd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蛲虫是常见的人类寄生虫,可引起蛲虫病。成雌虫可长到8毫米到13毫米。它们在寄主的内脏安家落户,主要在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甚至可达胃和食道,附着在肠粘膜上。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雌虫偶尔穿入肠壁深层寄生,造成出血、溃疡,甚至小脓肿,易误诊为肠壁脓肿。雌虫在肛管、肛周、会阴处移行、产卵,剌激局部皮肤,引起肛门瘙痒,皮肤搔破可继发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失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婴幼儿患者常表现为夜间反复哭吵,睡不安宁。长期反复感染,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蛲虫虽不是组织内寄生虫,但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若虫体进入腹腔,可导致蛲虫性腹膜炎和肉芽肿,常被误诊为肿瘤和结核病等。
预防: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应搞好环境卫生及衣被、玩具、食具的消毒。
弓形虫
http://p5a.pstatp.com/large/f7b0000abc09536a60b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弓形虫病是由一种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和动物的感染。猫和其他猫科动物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它寄生在这些动物的小肠上皮细胞内,这种常见的新月形寄生虫会侵袭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人会通过吃不熟的肉或者抱被感染的宠物感染这种寄生虫。大多数人曾感染过这种寄生虫,显示它的抗体,但是很少有人表现出症状。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更易感染弓形虫,成人感染了这种寄生虫就像患了轻微的流感,而儿童或胎儿一旦感染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孕妇感染弓形虫胎儿会受到严重或者致命的影响。
有文章说狗是弓形虫病的重要传染源之一,这是不对的。狗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狗接触弓形虫后并不能产生对人具有感染力的囊合子,它的粪便和排泄物都没有传染性,所以单纯接触狗不会感染弓形虫病。如果不食狗肉就不会传染。
预防:
1.预防期间:①家畜禽要养在室内。②喂食完全熟透的食物。③不让家畜禽在外捕食。因为,宠物的传染来源主要是因为吃了感染的老鼠或鸟类,或者吃了污染粪的食物。④妇女避免与猫的粪便接触。⑤妇女孕期间,其他家庭成员应及时为宠物做好清洁工作。⑥做好家畜禽的卫生。⑦及时做好家畜禽的体内外驱虫和相关免疫。
2.当前首先我们要从饮食上着手,要改变人们的理念,动物性食品中弓形虫感染率很高,尽管熟食也会照常感染,可是我们又不能没有动物性食品。①不吃生蛋或未熟透的肉。②切生肉和内脏的菜板、菜刀,要与切熟肉和蔬菜水果的菜板、菜刀分开。③购买动物性食品时应注意挑选,要选购安全、卫生的食品。④食用动物食品与相关生产制造的副产品时应有节制,最好不要每天都吃动物性食品。
3.存在于土壤中的囊合子有可能污染蔬菜、水果表面,在食用前一定要加强清洗干净。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养成洗手的习惯,对经血与精子应有很好的处理。
班氏丝虫
http://p9.pstatp.com/large/f74000193315daea48b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班氏丝虫病是由班氏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只感染深微丝蚴血症者为惟一传染源(包括病人和无症状带虫者),自然界尚未发现班氏丝虫有贮存宿主。通过蚊虫传播,易感人群男女老幼皆易感。夏秋季节适于蚊虫繁殖及微丝蚴在蚊体内发育故发病率以每年5—11约束为高。人体感染丝虫后仅产生低水平免疫力,故可反复感染。早期临床特征主要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因淋巴管阻塞形成象皮肿。
预防:防蚊灭蚊;
贾第虫
http://p3.pstatp.com/large/f7c000074e40de36848寄生虫原来这么可怕!" />
寄生人体小肠、胆囊主要在十二指肠,,致贾第虫病,为人体肠道感染的常见寄生虫之一。本虫分布于。本病除地方性流行外,还可导致水源性暴发性流行。近十多年来,由于旅游事业的发展,在旅游者中发病率较高,故又称旅游者腹泻,已引起各国的重视。近年发现艾滋病患者常可合并本虫感染。传染源为粪便内含有包囊的带虫者或患者。旅游者、男性同性恋者、胃切除病人、胃酸缺乏及免疫球蛋白缺陷病人易受感染,儿童患者多见。夏秋季发病率高。
预防:治疗常用药物有灭滴灵、丙硫咪唑、氯硝唑等。近年来报告吡喹酮60mg/kg连服2天也有效。彻底治愈病人、带虫者,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保护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旅游者的饮水应煮沸后饮用。
生活着要注意不去不干净的地方游泳,保持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虽然这些都看起来很可怕,但是只要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基本上能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