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与阮籍同时而齐名且说起魏晋好酒人物就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刘伶了。
与阮籍借酒避祸的态度不同,刘伶仿佛是天生的酒鬼,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惟酒是务,焉知其余”。
刘伶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竹林七贤多有文名,而刘伶是个异类,他是因酒成名,唯一一篇传世的文章居然是《酒德颂》。关于他的故事,无一不与酒有关。
他计赚酒喝:
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世说新语·任诞》)
他酒后戏人: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世说新语·任诞》)
他洒脱饮酒:
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
读过这些故事,使人难免畅想刘伶之风姿,想必这是一位风流倜傥洒脱不羁之人吧。呵呵,洒脱不羁是真的,风流倜傥却未必。史书记载:“(刘伶)身长六尺,容貌甚陋。”六尺是什么概念?魏晋时期一尺等于如今24.12厘米,以此换算,刘伶身高当是144.72厘米,也就说刘伶身高尚不足一米五,按照现在民间认识残废等级的划分法,男人一米七,四等残废;一米六五到一米六九的,是三等残废;一米六到一米六四的,是二等残废;一米五五到一米五九的,是一等残废。那么放在现代,刘伶可以被定级为特等残废了。当然,这是一种戏谑的划分法,男人是否有作为,并不是靠个子成就的。众所周知,历史上挺多矮个伟人的。
刘伶称不上是伟人,但在魏晋时期,别看他个小长得又丑,却是备受推崇的。《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是专记当世美男子的,像“美姿仪,面至白”的何晏,“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的嵇康,“妙有姿容,好神情”的潘岳,等等等等,俱是貌美姿丰之人。而刘伶却容列其中:
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世说新语·容止》第十三条)
为当时风气所致,时人多好美,为求美,服药者有之,敷粉者有之,行步顾影搔首弄姿者有之,想必当时“美”人众多。放着那么多“美”人不去赞扬,《世说新语》却将这样一个丑人兼粗人记录在案。可想而知,刘伶在当时人们视野中的地位了。
正像许多历史伟人成名不是靠个子而是靠脑子一样。刘伶可算是一个有脑子的人。即使喝醉了仍不失其机智。《晋书·刘伶传》记载:
(刘伶)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晋书·列传十九》)
这样可爱的一个人,谁会跟他真正计较呢?
可见刘伶不是没脑子,同时刘伶也不是没思想。只是刘伶强调的是无为而治,宣扬的是老庄思想。这可就不妙了。刘伶曾做官,建威参军,是军府幕僚一类的小官,后来对朝廷策问,刘伶大谈无为而治。在那样争权夺势频繁发生的战乱年代,无为而治的思想当然不合统治者的心意。于是刘伶以无能而被罢免。
司马氏不喜欢的人,跟司马氏明着暗着斗的人自然就将其视为盟友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我方的朋友嘛。阮籍、嵇康大概就是比较欣赏刘伶的作为的。《晋书·列传十九》:“(刘伶)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并且在阮籍的眼里,刘伶的境界恐怕还要高于当时以孝闻名的王戎呢。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世说新语·排调》)
“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一个“酣”字,可见是喝得十分痛快且愉快的,王戎一来,众人竟有败兴之感。阮籍竞称王戎为“俗物”,虽为戏谑之言,亦可见王戎在众人心中之形象是何等模样了。
就是因为刘伶“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的超脱行为,在当时赢得了阮籍、嵇康等一票名士知己,也赢得了青史留名。刘伶虽不以文名,但其传世名篇《酒德颂》却颇的老庄之真传,大有庄子《逍遥游》之气势,且看:
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
有贵介公子、搢绅处士,闻吾风声,议其所以,乃奋袂攘襟,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蜂起。先生于是方捧甕承槽,衔杯漱醪,奋髯箕踞,枕曲藉糟,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兀然而醉,怳尔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俯观万物,扰扰焉若江海之载浮萍。二豪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刘伶《酒德颂》)
(译文:有位大人先生,把天地当作一朝,万年为一瞬,日月为门窗,八荒为庭院。他行不用车,住不要屋,以天作帐幕,拿地当铺席,随意自如。他停止不动时就端酒杯执酒觚,行动起来就带上榼提上壶,把饮酒作为惟一事务,哪里还知有其他。有位贵族公子和一位想做官的处士,听到我这样生活的风声,议论不已。他们撩起衣袖,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汹汹然群起评是论非。先生这时正捧着酒罂在酒糟饮酒,端着杯子享受酒醪,须髯怒张,箕踞而坐,枕着酒曲躺在酒糟上,无思无虑,其乐陶陶。他昏然睡去,豁然而醒,静听之际也听不到雷霆之声,孰视之时也看不见泰山之形,也感觉不到寒暑侵入肌肤、利欲的动人情怀。俯视天下万物纷纷扰扰,就像是江海上的一片浮萍,贵族公子和缙绅处士在身边,也只如蜾赢与螟蛉一样渺少。)
对此文,清朝王符曾在《古文小品文咀华》中感慨万分:“真阔大,真风流,拂落俗里三斗许矣。不知酒中趣,不能道只字也。”
史书记载刘伶因被罢官,“竟以寿终”。想魏晋时好酒之人,因滥饮而致命者颇多,以刘伶之好酒程度,竟以寿终,亦可见其酒量之大,耐酒能力之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