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封古城城市形象探析

(2010-12-06 18:37:15)
标签:

城市形象

历史文化名城

开封古城墙

房产

分类: 课程论文

摘要: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直观反映,是该城市有别于其它城市的深刻印象。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本文针对开封古城,简单叙述其历史文化价值,分析了影响古城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古城塑造城市形象的发展战略规划,以期塑造更美好的古城形象。

关键词:历史文化  城市形象  开封  古城

Summary:The urban image is inherent quality and ocular reflection on the external shape of city of culture intension of the city, it is a deep impression that this city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ities. The urban image refers to stimulating urban shape and characteristic that people's thoughts and feelings move about, it is to the inherent capability of city with the public of outside inside the city, show perceiving specifically, overall view and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of vigor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utside.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of kaifeng,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 ancient city image of the outstanding issues, made the ancient city'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lan to create a more beautiful city.

1.开封历史文化价值

1.1开封古城的城市特征

城市传统特征是物质和精神的结晶,它不仅包括城市的外貌、建筑、历史遗存等物质形态,还包括城市的文化传统、历史渊源等精神内容。对开封城市特征的分析,需要认真研究城市的历史,观察城市特色环境,了解其文化特征和社会风尚等。

 

开封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十分深厚,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王朝在此建都,历经千年梦华。同时开封古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胜地,河南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之一

1.2开封古城的文化内涵

开封古城集宋文化、都城文化、中原文化、水文化、近代文化为一体,是历史上著名的七朝都会、宋朝皇城;是濒临黄河的中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水色半城,清秀旖旎的北方水城;是五教并举,民族融合的豫中明珠。

宋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都城是国家执掌和行驶最高权力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开封建成以来共有七朝在此建都,其都城文化的厚重内涵,充分展示出了中华文化的神韵和魅力。

开封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建城史可追溯到夏、周,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沧苍历史,共历七朝。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开封厚重灿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这些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发展,愈加显示出她耀人的光彩。因此,对于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加以倾心关爱和保护、开发与弘扬

2.开封古城影响城市形象的突出问题

2.1城市功能结构、道路交通不尽合理

2.1.1城市功能结构不合理

在总体规划不断修编的过程中跳出古城建设新区的构想正逐步实现,但由于城市新区建设尚处于起伏态,大量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设施仍集中于古城内,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在规模拓展时仍倾向于就地扩张,不仅导致对其周边传统民居甚至文物保护单位的侵蚀,也制约了古城人口的疏散。

2.2.2城市道路交通拥挤

此外,古城四周有城墙与护城河环绕,与城墙外环路间仅有少量主干道相通,造成交通量过于集中。再加上一方面古城内包公湖、潘杨湖等几片较大水面对城市用地的分割,导致古城内主干道路部分地段转折不畅,,道路通行能力受到极大挑战,另一方面古城持续增加的各类车辆数量日增,也对古城道路交通构成了持续压力。

开封市商业步行街——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鼓楼商业历史文化风貌区,书店街以及振河商业城等商业服务设施都集中在古城中心城区,聚集了大量的人流,不仅给城市道路交通增加了负担,同时也对城市形象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书店街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重建,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位于书店街中央位置,这也严重的破坏了历史文化风貌区形象,给人一种杂而乱的城市印象。

 

2.2基础设施及公共空间缺乏

古城区道路系统以传统巷弄为主,一般宽度较窄,且线型较为曲折,保护传统街巷空间与满足现代交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另外,给水,排水,供电等设施均不完善,尤其是供电以明线为主,蜘蛛网式的线网即影响环境风貌,又影响用电安全。

开封古城墙保存极其完整、规模仅次于南京城墙,环城墙一周的城市用地,尚未得到较好的利用,环境日趋恶化,对古城墙的保护也极为不利。城内的几大湖区是古城中突出的风貌要素,但沿湖周边的地块和建筑都未将滨湖风貌区的高品质城市空间效益发挥出来。于此同时,古城内的公共开放空间极度缺乏,市民闲暇时刻都集中在龙亭大门前的新建广场上坐卧躺歇,严重影响市容景观,同时也暴露出城市各级公共空间极度缺乏的事实。

2.3传统民居老化严重

传统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由于年久失修及过渡使用等原因普遍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老建筑缺乏独立的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再加上多户合住,户均面积小等因素,造成在原有的院落内搭建简棚,拆建翻新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正常的采光和通风,在消防上也存在较大的隐患。在大相国寺周围的居住用地,还保留着里弄式院落,建筑面积狭小,道路根本不能满足消防且居住环境恶劣,缺少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周围环境嘈杂混乱,严重影响市容市貌。

2.4建筑风貌不尽协调

历史城区及周边地段成片改造或新建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传统风格不够协调,未能较好的延续开封古城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风貌特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陆续修建的新型居住社区和商业建筑群,与古城风貌存在较大的冲突。在宋都御街两旁整齐的二层古式建筑旁边陆续新建有新都汇步行商业街以及大型超市,与周边建筑极其不协调,严重影响开封古色古韵的古都形象。

3.开封古城城市形象设计战略

3.1打造魅力水城

开封地处平原,境内无山,但河流、湖泊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市区水面面积大,功能完备,对开封城市形象的塑造具有巨大的潜力。

古城开封历史上与水的关系就十分密切,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繁荣来源于水,尤其宋朝时候开封漕运达到极致,古代文人墨客赞扬开封的汴京八景中,五景均与水相关。我们现在应该全面系统的开发开封古代水系资源,科学的打造水城开封的城市形象,联通老城区几大水系,进行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以龙亭湖、包公湖、铁塔胡和清明上河园为中心,马家河、黄汴河和惠济河为骨架,将开封建设成为独具魅力的东方水城。

3.2对古城建筑高度进行控制

根据开封市古城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城市建筑风貌现状,我们不仅考虑从空间尺度的关系来确保居民的感官舒适以及视野景观开阔,还应该对城市开发强度进行指导。

    因受古城墙以及重要古迹建筑高度的影响,对其周边建筑高度和风貌进行严格限制,塑造古色古韵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

3.3重力塑造旅游城市

开封古城内以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的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可以思考如何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整合旅游文化资源,增强旅游服务设施等问题,充分结合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无形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延续汴京八景的精粹,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延续。

一座古龙亭,立在画当中;一座老铁塔,迎着八面风;一座开封府,正气留人间;一曲杨家将,英雄扬美名;一部大宋词,世代人称颂;一群书法家,神笔万年青;一副经典画,清明上河图等等,以其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支撑开封的旅游业,传承开封的历史价值,塑造开封的古都形象。

3.4发展道路,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道路系统主要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形成“外围快速交通环+内部方格网络”的路网结构。在外围规划城市快速路环线,加强东西向各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加强各片区纵向与对外通道之间的高效衔接。古城内部保持现有路网格局和空间尺度,重点通过交通组织、功能分流缓解老城交通压力。

实现对外交通与城市交通的良好衔接,构筑沿城市主要发展轴的复合交通走廊,优化城市道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造良好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环境,构建各种交通方式转换便捷的“快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

3.5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空间

古城内在现有的商业中心基础上,沿着中山路规划发展一条商业轴,分散马道街及鼓楼广场的人流压力。继续合理的发展相国寺-鼓楼传统特色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3.6开发新景观,塑造城市特色——地上有“悬河” 地下“城摞城”

地上有“悬河” 地下“城摞城”这两种都堪称世界奇迹的景观同现七朝古都开封,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顽强向上的精神。而正好可以把这两种奇景观打造成展示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的又一张新的名片。

3.6.1地上“悬河”景观

开封是遐迩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悬河奇观,完全有理由、有必要开发这一强势资源,把“奇观”变成极具观赏价值的“景观”,从而大大带动开封精品旅游的内涵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3.6.2地下“城摞城”景观

黄河水患威胁历来以下游最为严重,在25万平方公里的扇形大平原上,2000多年间几乎到处都有黄河决溢、改道留下的痕迹,更直接使开封数座古城池深深淤没于地下。考古发掘证实,在古都开封地下3米至12米处,上下叠压着六座城池,包括三座国都、两座省城及一座中原重镇,构成了“城摞城”的奇特景观。

4结束语

目前中国城市化现象越趋明显,速度愈来愈快,城市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城市管理者又可能会不注重历史,只注重经济发张和时代感,让其城市失去原有的特色。尤其在中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古城保护和改建还有很多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城市历史文化的挖掘非常迫切,城市历史文化是需要传承的,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赋予了每个城市的底蕴精髓,这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尤为重要。

开封古城的发展既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周边城市(郑州)的影响,部分历史文化因素已经已经流失,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现存的历史文化因素,完善和修葺历史。切勿等到流失之后再去重建,以至于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千年后的今天,开封大开城门,做足“宋文章”,再现北宋东京城的繁华景象,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北宋翰林画院著名画师张择端的千古画卷《清明上河图》在开封原地“复活”,这里有一个以演出见长的宋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成了中国宋代的“迪士尼乐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