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

标签:
教育 |
分类: 保教论文 |
http://s12/bmiddle/7050c9b0ga374929678db&690
根据幼儿园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在校幼儿认知发展过程中,仍保留着一部分幼儿时期的无意性、情境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这一阶段的幼儿常常是把绘画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过程和记录语言的过程,他们喜爱绘画就如游戏,“重过程而轻结果”,只感受游戏过程中的趣味。①游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将幼儿认知过程和活动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其从“玩”的心态逐渐向着有意学习的方面转化。幼儿园美术课教材的编排上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游戏内容,引导幼儿在看一看、学一学、画一画、玩一玩的过程中,完成大纲或教材规定的任务。游戏教学顺应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美术知识和接受美育熏陶,在自由、民主、活跃的气氛中表现自我。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可以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氛围,激发幼儿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游戏的过程,是让幼儿从无意识的“玩”到有意识的“玩”,激发幼儿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一种“精神探险”所带来的乐趣。比如“猜谜游戏”“竞技游戏”“魔术游戏”等,都能鼓励幼儿的各种猜想和幻想。例如,在一堂示范课《影子的游戏》教学中,教师带领幼儿在投影仪下做手影游戏,幼儿们纷纷模仿,后来幼儿自己就能创造出几种不同的手影,然后将手影想象成各种奇形怪异的新形象并表现出来。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多给幼儿提供一些探究的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发现自我,发挥个性,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头饰》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庆祝节日,听故事,演出童话剧等活动制作简单头饰,我采用了演出童话剧的方式,使幼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同幼儿们分角色,分别扮演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与邪恶的王后等。我先选择白雪公主的头饰,幼儿看到很开心,对本节绘画内容也了解了,全然投入到制作头饰中去,然后进行即兴表演,即增加了幼儿个性发展的机会,也体现了与生活交融的综合学习特点。
挪威美术学家布约克沃乐德说:“幼儿用游戏的方式进入生活,试验自己的语言能力和体能,他们直接面对各种混乱的印象和作为日常生活要素的挑战。在他与每天生活的接触中,奠定了他此后社会性理解和生长的基地。奠定了每个个体的能力和为人处世技巧的独特方式。”游戏活动中的幼儿处在自由活泼的学习群体里,彼此之间相互模仿是很主动的行为。由于主体意识的加强,他们也会用自己的“眼光”开始相互欣赏并做出评价,从中取得趣味的满足。游戏也是同伴互动的主要活动形式,开展群体性的游戏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勇于竞争的意识,还能帮助幼儿增强对自己和集体的责任感,并能认识到自己任务完成与否直接影响“本集体”的利益。③例如,在《梦幻中的城堡》一课中,教师设计了“比一比谁的城堡最美丽”的竞赛游戏,幼儿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幅《我心中的城堡》集体创作画,然后在各小组之间展开作品比赛,教师还特意设定了“创意奖”“集体合作奖”等作为鼓励。在教师的启发和激励下,幼儿在群体中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了个人的聪明才智。
“多元智能理论”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是多元化的,每个人的智力表现都各具特色,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在教学中要关注幼儿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④每个幼儿都会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个人所长,并且在群体活动中体现出自我价值。教师应对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作出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让幼儿从中获取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起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目的。
关于游戏在幼儿园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课堂游戏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效性和必要性;2、课堂游戏的设计上要体现出学科性;3、课堂游戏的设计要有适度性,既贴近幼儿的兴趣,又不会使美术课变成放任自由的“玩耍课”。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实践中,正确理解课标的精神,给幼儿创设一个“寓教于乐”的美术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