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推荐童书四大要点
(2011-10-03 07:39:51)
标签:
转载 |
早晨闹了点不愉快,心里不舒服,因为推荐童书的事情。先是有一位老师给我一条建议:“你的读书吧俱乐部的图书漂流,到哪个学校,哪个学校都可以盖个章的,表示已经在这个学校漂流过了。”我质疑此举的必要性,她解释说:“表示已经在这个学校已经漂流过了,这个学校的学生已经受益过了。最后也能看到都有哪些学校或学生曾经阅读过这些书的。”我表示没有必要,原因很简单,倘若学校真的是爱书的,并致力于读书的,这样的学校根本不需要我的书,反之,如果这个学校反对教师搞课外阅读,我让老师去找学校盖个所谓的章,只能是让老师去自取其辱。这个建议的根子,在我看来,还是想谋得官方的认同,这是评价观的问题,我不想争执,明确告诉她,没有必要:俱乐部本来就是民间的组织,不需要去刻意找寻官方的承认,就活动本身而言,也就是一群老师、家长、孩子的结合体而已,它很松散,我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此其一;其二,书读就读了,不需要去证明“我读了”,或者“我的书给谁读了”。
此事本来也就告一段落了,但紧接着,又有一位家长会员从她的空间获得了一些推荐书目,说“不错”。而这份书目我是知道的,前日已经被搁置,我不清楚为什么又发到了空间。经询问,辩称:“我都是从当当网上选择的,一本书一本书看了的,至于书的内容,我肯定没有看过。”“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哪些书适合孩子呢?”我反问:“你不知道,你推荐什么呢?”她称由于“新华书店来卖的只有什么《爱的教育》《爱丽丝漫游奇境》,仅有的几本书,有的还不适合一年级孩子读,有的虽然适合,但是太少了。”至此,我不想再继续讨论下去,心里很不舒服。
其实,之前这样的状况在上个月已经出现过,某地一位自称致力于课外阅读推广的老师无法说清自己为什么要推荐那些书给孩子读,却在那里吹嘘自己的学校经过这样的活动取得了如何骄人的成绩,我追问之后,他支支吾吾,至今无法解答,又推说农村学校如何艰苦,没有好书。我以为,这些都是借口。说的不客气一点,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几年,课外阅读推广风生水起,学校、老师、家长、出版社、新华书店等都对它推崇备至,全社会认识到要多读书,绝对是好事,问题是,我们给孩子推荐读什么书、怎样读,我觉得,我们真的没有做好准备。几年来,参加过几十次各级各类的课外阅读活动,整体来说,课外阅读,基本上是一团浆糊。(我也是。)而我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当你不知道怎样做才对的时候,千万不要盲动,这个时候,不作为比乱作为要负责任。
这几日,陆续有一些老师让给推荐阅读篇目,而我也一直打算整理出一个推荐的书目出来,但由于自己比较懒,这件事情一直拖下来,没有做好。而这段时间来,和几个同学有过交流,他们也对我的“不向孩子推荐中国作家作品”的观点持反对意见。今天提到这个事,一并说一说,因为,我的阅读量本就很小,再加上个人的偏好,难免会以偏概全,所以,整理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目的事情,还需要大家一起来做。今天,首先来阐释下自己的几点想法:
第一,为什么不推荐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阅读中国作家作品。首先,我以为中国继张天翼先生之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作家,尽管我们现在有许多作家靠着儿童吃饭。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有些作家的作品是不错的,我也很喜欢,但,把它们给12岁以前的孩子读,我觉得风险太大。由于总所周知的原因,我们的作家的作品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许多不适宜孩子的文字,而一些获得国内“XXXXX”奖的作品,往往说教意味过重,我以为不能称为“儿童文学作品”,充其量只是“成人眼里的儿童文学”。并且,这些作品并没有经历过时间的检验,并不能称为“经典”。而我们耳熟能详的获得过“安徒生文学奖”“纽伯瑞儿童文学奖”“凯迪克儿童文学奖”的作品如今在我国已经出版很多,有许多优秀的译作,故为保险起见,我坚持推荐这些作品给孩子阅读,因为,我相信它们是无毒的。
第二,好的作品并不表示所有的译本都是好的。我们阅读的都是经过译者翻译的作品,因而,翻译者和出版社决定了翻译作品的质量。所以,同一本书版本不同,质量会有很大的差异。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常识,因而,我们在推荐作品的同时,一定要说清楚作品的版本。就个人来看,我以为国内这几家出版社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是相对较高的:新蕾出版社、江苏少儿社、21世纪出版社、译林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湖南少儿社、四川少儿出版社等等。当然,我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要关注译者,比如买绘本,我首选彭懿的译著。
第三,推荐作品前,推荐者必须对作品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最理想的是自己先读一下推荐的作品,就个体而言,显然“读遍天下书”是不可能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合力来做这件事,这是其一。其二,假定自己没有能读过这本书,可以先扫一下书的内容,做一个判断。同时,借鉴已经读过这本书的人的评语,如果这些人可靠的话,更好。这里,我们要注意,出版社或者一些所谓儿童文学推广人的推荐,仅仅只能作为参考,原因不言自明。事实上,许多名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都已经开出了一些书单,我们可以搜索到很多,但是,拿来之后,我希望我们不要做一个简单的搬运工,而是自己去切实鉴别之后,再向孩子们推荐。
第四,一些名作家的A作品好,并不意味着他的B作品以及所有的作品都是好作品。前几日某校推荐一年级的孩子读黄蓓佳的《碧玉蝈蝈》,我也跟着孩子后面读了一遍,说实话,我坚定了我的观点。我不知道黄蓓佳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本书,虽然它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就书的内容来看,显然不适合一年级的孩子阅读。首先是题材陈旧,并不新鲜,其次是语言表达,许多语言非常拗口,一年级的孩子读不懂,更严重的是,许多句子就不通顺,这对孩子的语言养成是有害的。
综上所述,在这里,再次强调一句话:读书要有选择。我们的老师、家长在课外阅读热的面前,一定要保持头脑冷静,以我们最大的爱心和责任心向孩子推荐适合他们的、有营养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