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绝句(黄山迎客松)——〖火花--229〗

标签:
文化格律诗词婉约诗风散片 |
七言绝句(黄山迎客松)
作者、编辑:呼正林
七言绝句
作者:呼正林
背依青山一老松,风景如画自天成。
虬枝舒臂迎佳客,天下绝景千古名。
2013年2月10日 10:20于北京『镜缘斋』
〖说明〗
原作中所“咏”的松是泛指,选用的插图是著名的黄山迎客松。考察原作的用字在平仄方面最大的特征就是没有规律,其平仄为:○●○●○●○,●●○○●○○,●○●○●●○,○○○●●●●。就四句七言句的第七字分别是“拔”、“河”、“针”、“药”,也说明原作者根本就没有准备押韵的想法。
原文所选用的图片是最为经典的一幅图片。正是因为再次看到了这幅图,才决定写一首近体诗。因原作不入律,故所创作的这篇七言绝句也不能称之为“和”,只好另起篇名,以“黄山迎客松”为题。
【附录一】以「P.R.J.E.」《松之咏》原作所制作的图片
【附录二】关于黄山迎客松
迎客松位于玉屏楼左侧,倚青狮石破石而出,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树高10米左右,胸径0.64米,树龄至少已有800年,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雍容大度,姿态优美。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迎客松松名始见于民国《黄山指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里,有黄山迎客松的巨型铁画,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铁画前与外国客人合影留念;1994年大会堂东大厅也悬挂了国画《迎客松》,作者是黄山籍画家刘晖。它不仅是黄山的象征,也成了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
迎客松近旁经回香阁,下坡路右,即是美女泉。因泉眼西南有仙姑尖,传为美女所化,故名之。附近还有好汉坡等景观,所谓“好汉坡”是指有370多个台阶,坡度在70度左右的阶梯。经过这里可以去看迎客松也可以前往莲花峰。下好汉坡时,看着脚下的绝壁,实在是锻炼人胆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