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山寺导赏团

(2015-04-18 01:32:37)
标签:

佛学

慈山寺

分类: 旅游日志

http://s14/mw690/0023tfFlgy6RzJIiyJL6d&690

慈山寺地处香港新界大埔洞梓,背靠八仙岭,面向船湾淡水湖,占地约五十万平方呎。全寺呈现唐代寺院简朴清雅之建筑特色,设计注重绿化。殿堂建筑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面积仅占寺院整体的十分之一。

 

慈山寺户外观音像为白衣观音像,白色为众色之本, 表万德具足,现慈容相,代表纯洁无染。观音像为青铜铸造, 像高七十六米,立於三层高莲花台上。观音法相慈祥, 低眉俯视,寓意菩萨慈悲为怀;胸前悬挂璎珞,衣带 迎风,祥和庄严;发顶上有阿弥陀佛像,寓意无量神 力庇佑众生;右手持智慧宝珠-摩尼珠,左手持净瓶, 施洒净水,清凉世界。观音慈视众生,以悲智广渡一切有情。

 

慈山寺心灵修持活动

 

慈山寺会登出心灵修持活动於官网及温暖人间杂志。透过茶禅丶供水丶抄经及行禅,提醒都市人修炼自心的重要性。修习这些体验重拾生活中培养安定心神的好习惯。从而提升心灵的正能量。

 

茶禅 品茶的时候,从茶香丶茶色丶茶溆丶茶味和泡茶的声音去感受当下,体会感官和心的互动变化。

 http://s3/mw690/0023tfFlgy6RzJMCWHwe2&690

供水 托着水钵走在慈悲路上,透过照顾水,去照顾自己的心。滳水不漏的关键就在於觉察丶专注和放松。

 http://s4/mw690/0023tfFlgy6RzJMLALp33&690

抄经 亲近正向思维。抄经以恒,将珍贵的理念植入心田。

 

行禅 专注每一个步伐,把散乱的心带回身体。

 

2015411日我参加了慈山寺导赏团。慈山寺位於香港大埔普门路88号。可於港铁大埔墟站下车。转乘计程车或小巴。如乘小巴,可乘20B20C。巴士是75K275R。小巴20C丶巴士75K275R於洞梓路牌下车。一直前往至洞梓观音古庙转入普门路。不要向洞梓观音古庙前往,因慈山寺的观音在普门道88号。如乘小巴20B。则在洞梓观音古庙路牌下车,步行至普门路。沿着小径直上便看到慈山寺正门。是日微微下雨,气温只有17度。

http://s13/mw690/0023tfFlgy6RzJSm6tK9c&690

http://s10/mw690/0023tfFlgy6RzJRS2Dfc9&690

http://s14/mw690/0023tfFlgy6RzJSzGMd3d&690

进寺後步进大堂上2楼,在指定时间集合。团友要配上助听器,由领队带领参禅。

沿途领队会作讲解,团友可从助听器收听。因佛门清静地,不宜作出扬声讲播。

http://s5/mw690/0023tfFlgy6RzKbCmnW24&690

http://s15/mw690/0023tfFlgy6RzKcXkBwce&690

2楼设有地藏殿。

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或称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丶文殊丶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即在於『地狱不空丶誓不成佛』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http://s4/mw690/0023tfFlgy6RzJZjOG7d3&690

http://s3/mw690/0023tfFlgy6RzJZ7Edk12&690
http://s3/mw690/0023tfFlgy6RzK5l40W72&690

入解脱门

首先是进入第一道门,门前见到门牌写着入解脱门。说明入门者要先放下贪丶嗔丶痴概念。将三毒放下才可进殿。门前有两名哼哈二将。即「二大金刚」,是佛教的护法神,人们常常在汉地寺院的山门殿中见到二神的塑像,他们相貌雄伟,头戴宝冠,手执金刚杵,左边金刚怒颜张口,右边金刚忿颜闭唇。

http://s6/mw690/0023tfFlgy6RzKjPVvn95&690


http://s13/mw690/0023tfFlgy6RzKkkkFe6c&690



不二法门

进门後会看到门前有两株菩提树。两株菩提树的修葺各具不同特色。入解脱门後的牌匾。刻上不二法门。意即是在人的分别观念里,都有着「来丶去」丶「大丶小」丶「好丶坏」丶「美丶丑」等等的分别,这叫做「有二」,所谓的不二,就是跳出这种分别。当你的智慧已经超越这种分别,那你就是「入不二法门」了。所谓的不二法门,指显示超越相对丶差别之一切绝对丶平等真理之教法。

 http://s7/mw690/0023tfFlgy6RzKwMQ3Ib6&690


弥勒佛

之後进入第一所弥勒佛殿。正门的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将在未来娑婆世界降生成佛,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在贤劫千佛中将是第五尊佛,常被尊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或弥勒佛。殿中有四大天王像。

 http://s4/mw690/0023tfFlgy6RzLcHtLRd3&690


http://s15/mw690/0023tfFlgy6RzLdBmG28e&690

天王殿

东方持国天王(梵文:Dhtarāṣṭra;藏名:Yul-hkhor-bsrun):「持国」意为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国天王。住须弥山白银陲,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或阮琴 ,有两义:一丶弦乐器松紧要适中,太紧则易断,太松则声不响,表行中道之法;二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以 乾闼婆丶紧那罗丶富单那丶毗舍闍等为持国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代表创作。

 

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rūhaka;藏名:Hphags-skyes-po):「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住须弥山琉璃陲,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有两义:一丶宝剑象徵智慧,慧剑斩烦恼;二丶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以鸠盘茶丶薜荔多等为增长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代表权力。

http://s8/mw690/0023tfFlgy6RzLh9Iwvb7&690

西方广目天王(梵文:Virūpāka;藏名:Mig-mi-bzan,Spyan-mi-bzan):「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故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水晶陲,身为红色,穿甲胄,手缠一条龙或是蛇,有两义:一丶表世间多变之意,二丶是龙神的首领。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表内心不变之意。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以龙王等为广目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代表人济。

 

北方多闻天王(梵文:Vaiśravaa;藏名:Rnam-thos-kyi-bu / Jambhala):又名毗沙门,「多闻」意为颇精通佛法,以福丶德闻於四方。住须弥山黄金陲,身为绿色,穿甲胄,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或作宝幡),有两义:一:伞盖代表要保护自己的内心不受外面环境染污;二丶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魔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又名施财天,是古印度的财神。他负责守护北俱芦洲,以夜叉与罗刹为多闻天王的部众,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代表财务。

http://s14/mw690/0023tfFlgy6RzLjVkrHcd&690

 

韦陀

出弥勒佛殿会看到韦陀像。韦陀全称护法韦驮尊天菩萨,佛教的知名护法神,为执金刚神之一。韦驮天的形象,一般是古代身披盔甲丶手持宝杵(降魔杵)的武士。司职保护出家人及主管寺内纪律。

http://s15/mw690/0023tfFlgy6RzLou2Ci3e&690

http://s16/mw690/0023tfFlgy6RzLoU9wr1f&690

http://s4/mw690/0023tfFlgy6RzLpeJA7f3&690


踏上广场可步行至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正中有五尊佛像。分别是:

 http://s15/mw690/0023tfFlgy6RzLtZdsW7e&690


http://s14/mw690/0023tfFlgy6RzLuAj5rbd&690

如来佛祖 (居正中)

释迦牟尼佛,原名悉达多•乔达摩,古印度着名思想家,佛教创始人,出生於今尼泊尔南部。被後世尊称为佛陀(Buddha丶意为「觉悟者」)丶世尊等;汉地尊称他为佛祖,即「佛教祖师」。被後人神化,现在也被视为神明。

http://s4/mw690/0023tfFlgy6RzLJDw55b3&690
http://s9/mw690/0023tfFlgy6RzLL2abm28&690

 

东方药师佛 (右手方位)

药师佛,又称「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东方琉璃光世界的教主,药师佛於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微妙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病苦,消灾延寿,具足诸根相好,导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世界。因为药师如来信仰,具有现世祈愿利益和来世福德,所以自古也普遍盛行。

 

西方阿弥陀佛 (左手方位)

阿弥陀阿弥利帝梵语也。译为无量寿无量光。大日经云:西方仁胜者,是名无量寿,在极乐净土实践教化丶接引众生的伟大悲愿,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必能往生极乐净土。阿弥陀佛调伏之众生贪性。西方阿弥陀佛代表火大,也象徵大日如来的妙观察智。

http://s9/mw690/0023tfFlgy6RzLNMnP2a8&690

http://s12/mw690/0023tfFlgy6RzLOJ3xp3b&690

 

阿难尊者 (正中左下角站立像)

阿难又叫阿难陀,意为喜庆,释迦牟尼的堂弟,在释迦诸兄弟中,他的年龄最小。相传阿难诞生在释迦牟尼修行成道的时期。阿难有一个亲哥哥叫提婆达多,也是佛教中的着名人物,曾随释迦出家,後来因在戒律修行方面与释迦意见相左而反对释迦领导的佛教僧团,并且自己成立教团,使得佛教僧团产生了最初的分裂。

 

伽叶尊者 (正中右下角站立像)

第一祖大伽叶尊者,摩竭国人也。姓婆罗门,父名饮泽,母字香志。与瓶沙王竞富,唯让一犁;共摩竭以争饶,更逾千倍。积长者之贝玉,祈请树神;获贪女之金珠,庄严塔像。载诞金光之子,结成金色之妻。果合前缘,深扶宿愿。虽为贵偶,乃无欲情。欲求出家,泽志听许。便投世尊,发弘誓愿。上法受戒,清贞守素。无爱无欲;常行头陀。世尊在日,命坐付衣,常於众中称叹第一。

 

十八罗汉

左右两旁有十八尊罗汉像。十八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原为十六罗汉,但中国民间增加了两位罗汉,成为十八罗汉。首十六罗汉的名字早有佛经所载,但最後两位罗汉仍存不同说法。十八罗汉之说盛行於中国汉地。

 

经变图

五尊佛像身後是一幅巨大的经变图。这幅画是後世临摹於敦煌莫高窟172窟《观无量寿经净土经变图》的版本。图的内容描绘出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画面丰富细致,色彩鲜明。这幅「经变图」,整体构图可分为三大段:最左是说明这部经典的由来(未生怨),最右是教导如何观想的修行法门(十六观),正中央则是理想中的未来西方极乐世界。

http://s9/mw690/0023tfFlgy6RzLVpT7ic8&690

http://s5/mw690/0023tfFlgy6RzLSBZMo44&690

http://s10/mw690/0023tfFlgy6RzLVPT4Z69&690

 

图正中央则是理想中的未来西方极乐世界。在这整复画中的西方极乐世界里,天宫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正是文学家笔下琼楼玉宇的具体呈现。主尊佛端坐中间说法,菩萨丶天人分列两侧专心听法,神态虔诚恭敬,人物造型丰满生动。天空有各式乐器飘浮其上,无需乐手拨弄吹奏,就能自然发声,合奏出醉人的天乐。婀娜轻盈的天女,穿梭天际,扬手散花,花香四处洋溢。天宫前有开满莲花,碧波荡漾的净水池,水鸟嬉游其间,生意盎然,端坐莲花上的童子圆润可爱,也为画面增添不少趣味。

 

 

大雄宝殿右方有一株菩提树。是从斯里兰卡连到香港。原出处是释迦牟尼佛觉悟的菩提树。则旁有一普门殿。普门殿是诵经堂及抄经堂的课室。背後站立一尊76米高的观音像。

http://s13/mw690/0023tfFlgy6RzM1umEQ9c&690

http://s11/mw690/0023tfFlgy6RzM594Uifa&690

http://s5/mw690/0023tfFlgy6RzM3NGUk34&690

http://s5/mw690/0023tfFlgy6RzMhnY7a44&690

http://s8/mw690/0023tfFlgy6RzMhQKYn07&690

慈山寺观音像

一座76米高(相当於约25层楼)的户外青铜合金观音像:为全球第二高,仅次於108米高的海南南山海上观音圣像,坐北向南,与位於大屿山的天坛大佛遥遥相对。观音像手执摩尼珠及静瓶。站立在莲花台上。

http://s1/mw690/0023tfFlgy6RzMpxblS40&690

http://s16/mw690/0023tfFlgy6RzMpXn6Def&690

 

摩尼珠

又称如意宝珠:是指海底龙宫中出来的如意宝珠,奇世珍宝,宝珠庆严殊好,自然流露清光明,普照四方。摩尼宝是由火焰和宝物组成:宝物由五个宝以三丶二丶一的梯形组成,并以黄丶青丶红为三,紫丶绿为二,青为一的颜色排列。在五宝周围是向上燃烧的火红的火焰,将宝围在中心,下方为莲座。白水晶是佛教七宝之一,又称摩尼宝珠。

 

静瓶

净瓶,在「释氏要览」中说:「净瓶梵语军迟,此云瓶,常储水,随身用以净手」。

 

供水 托着水钵走在慈悲路上,透过照顾水,去照顾自己的心。滳水不漏的关键就在於觉察丶专注和放松。

 http://s5/mw690/0023tfFlgy6RzMEr6UAb4&690

http://s3/mw690/0023tfFlgy6RzN2UTLQf2&690
http://s15/mw690/0023tfFlgy6RzMEZVwOae&690
http://s6/mw690/0023tfFlgy6RzMQZcxve5&690

http://s3/mw690/0023tfFlgy6RzMRTML802&690
http://s11/mw690/0023tfFlgy6RzN1tlY62a&690



大雄宝殿左则设有藏经阁及鼓楼,但只供僧人禅修之地。闲人免进。

http://s6/mw690/0023tfFlgy6RzNkrlK505&690

http://s10/mw690/0023tfFlgy6RzNjTzsZ29&690



http://s16/mw690/0023tfFlgy6RzNkY0uHef&690

 

慈山寺现正式开始接待透过本寺预约系统登记之参学人士,希望各界人士能通过闻丶思丶修,培养正知正见,涤净身心,从而得到自在安乐。你现在可登入网页订位。禅修学会的是一种从前孩童时的纯朴。这种纯朴是久违了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已成为我今日的修行。有缘人请入寺禅修一天。诵经是要我们重拾儿时的专注丶投入及用功。这三项修行已经回到我现时的习惯。心中放下了执念。情绪自然放松。心寛路阔。合十。

 http://s10/mw690/0023tfFlgy6RzNEAtn389&690


航拍慈山寺土豆视频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HlvW2X1SVE/

慈山寺官网

http://www.tszshan.org/home/new/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