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淮安文渠上的水关

(2014-08-10 19:03:38)
标签:

旅游

文化

历史

分类: 不能不看——淮安美景

水关即水门,指旧时穿城壁以通城内外水的闸门。它的作用是控制城市的进水和出水,以防水患,便利舟楫通行,保持渠水清洁。文渠流经淮安古城淮安的母亲河,她贯通淮安三城(旧城、夹城、新城),滋养了古城一代代的人民文渠共有水关九处,《乾隆淮安府志》载:“水关在旧城者三,在新城者二,在联城者四。” http://s3/mw690/0023saXWgy6L8Eb4coy32&690

光绪年间《淮郡文渠全图》

旧城(老城)有三座水关,即西水关、巽关、北水关。西水关位于城西门之南又名矶心闸、鸡心闸、响水闸引西湖水入城,是文渠的水源地之一,最初建造之时可行船入西湖。明永乐十三年1415,由“城西管家湖凿渠二十里,运道改由城西,直达于淮”,西水关水关减小,入城水量减小,不复如旧。巽关在旧城的东南隅明天启三年1623知府宋祖舜、知县孙肇兴采纳了“士民公议,凿宝带河水”由巽关入城,补充文渠渠水,“会西水关所来水,同赴北水关”, 于是“民家之饮啜,园蔬之灌溉,舴艋之来往,一切称便”明末时曾堵闭。清雍正四年(1726)漕院张大有始行开放。巽关旧有栅栏门和闸门由漕板组成各一,以防水患并盗贼。巽关现在仍为淮城的排水通道之一。北水关在旧城北门稍西,两边石槽,内外五层,可以下板,所以防水患并寇盗也。康熙九年,三城坝决溃入联城,涨倒北水关,半城皆水,则以闸板久无,壅遏无力故也。及水退,始议设板,久之,又归乌有,今并水关亦岌岌欲圮,幸旧制尚在,急宜修复。

http://s4/mw690/0023saXWgy6L8Es6kpl83&690 巽关新貌

新城有两座水关,即新城南、北二水关北水关在新城大北门(拱极)小北门(戴辰)之间,在未筑城前为石闸,古邗沟由射阳至末口入淮,石闸即古末口。自北辰堰筑而末口变为石闸,自新城筑而石闸变为北水关矣。南水关在新城南门(迎熏)西边明天启以后,宝带河水巽关入城,一支由真武桥汇于府学泮池,曲折入文渠,绕中察院后,至八字桥向北;一支由白虎桥穿漕抚谯楼前桥,过县大门下桥,与真武桥水会于八字桥,总过县学前,由大圣桥、高公桥,至北门章马桥;一支由小教场经东岳庙小桥,穿东门大街砖桥,环绕道府署后,出北门大街章马桥,会八字桥南来之水,总出北水关,至联城会城外之水,由南水关入新城,下涧河

联城(夹城)有四座水关,即天衢门水关平成门水关阜城门水关、巽关。联城所在“本为运道所经”,“粮船屯集之地”。联城内地古无联城,陆家池、马路池、纸房头等处,皆粮艘屯集处,既筑城,乃悬空水门,以便船桅岀入。所以,建城之时,联城便有“东西水门四”。天衢门水关平成门水关位于联城西城墙的天衢门平成门阜城门水关、巽关位于东城墙的阜城门以及东南角。明嘉靖五年1526),“自故沙河乌沙河开渠三百丈,以达罗柳河水道”,“经河下各地,汇同城内文渠出夹城注入、市两河,以成首尾策应之势”,故“盐邑漕粮”“通泰诸州米盐萑苇商贾之舶”均可由涧河经联城阜城门水关停泊联城屯船坞。到光绪年间,“今惟三门通舟,其东南水关亦曰巽关,今塞”。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交通的变化,文渠上的水关已成为历史遗迹,但是古城的水关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以及因水关而成就的风景将永远铭记在古城人民的心中!(/  徐爱明      韩晓健)

http://s10/mw690/0023saXWgy6L8Ey3gbTa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