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度书法

标签:
灰度聿者字乎者汉字通顾建平 |
分类: 书法 |
灰度是指使用黑色表示物体,即以不同饱和度的黑色来显示图像。灰度除了物理视觉,还具有心理感受,两者相互作用。
灰比黑隐蔽、朦胧,内敛、低调,不像黑色那么刚硬、鲜明、刺眼。灰色富有弹性,它甚至比黑色更具潜在力量。
灰度书法有怎样的本质特性?有哪些创作路径与审美视角?下面分八点简述。
一、灰色调。纸面未着到墨的白与着浓墨处的黑是两级,在黑白两级之间浓于白,淡于黑的广阔带皆属灰色调。所谓墨分五色,绝大多数的“色”是“灰色”,是书法创作最值得大做文章的,有别于黑白两极而又领域特别宽广的“灰色地带”,淡墨书法可归诸此类。

游龙

云淡风轻
二、杂交体。取法不同字体、不同碑帖、不同名家,经吸收消化后形成自我面貌,犹如用三原色调配出自己所需要的某种区别于原色的个性化颜色,且使自己的书法色块包含非极端化的多元性。适度背离业已分明的字体、碑帖、书家等坐标,显现一己之灰度。生物体杂交优生,书法创作亦然,杂交创造复杂精微的美学灰度。

隶书、行书结合体:淡茶一盏,光阴流转;一本闲书,可慰倦眼。

金文、行书结合体:竹有凌云志,人怀报国心。
三、模糊态。书法创作追求艺术样式的某些不确定性,从而使观者欣赏时产生“揣度、探秘”的趣味,“辨识、还原”的多样。如同标点省略号,说话双关语,文学多重性,绘画朦胧美,篆刻并笔残边,歌词无厘头,图像马赛克,服饰中性化。视觉艺术的模糊比明确更能创造审美价值,蒙娜丽莎的微笑就是典型的模糊微笑、灰度微笑。

枯笔飞白、笔道随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涨墨书法:气象万千
四、距离美。某碑某帖、某家某派,已有的样板往往是观者的审美坐标,书家作品太靠近这些坐标固然可使人产生轻车熟路的审美愉悦,容易获得审美认同,但因为缺乏创新而不能予人陌生、新奇、意外这等比较高级的创造价值的审美愉悦。与各类坐标拉开距离,游刃于各个坐标之间,形成某种灰度美。

古今

刘禹锡诗
五、潜意识。原始本能、情感冲动、童年印记、环境熏陶、观念积淀、人格雏形等都是潜意识的成分,通过“理性失忆”,将这些既丰富多彩又难以端倪的潜意识释放出来,从而摆脱理性价值判断与逻辑轨迹束缚,生成难以预料的书法新模样、新风格,也即书法的新灰度。

非也

闪电之后雷即鸣
六、随机性。随机性是一种偶然性,通过作品表达不确定性,避免创作出大概率的面貌。注重即兴发挥,勿意在笔先,给予笔毫指腕充分自由,以随机性摆脱心理定势与书写惯性。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亦能创造出多样性,产生事先难以确定的偶然面貌,难以辨析黑白比的灰度。

有恒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七、情绪化。情绪化是情绪波动的心理状态,但凡艺术皆是情感抒发而成的有意味的形式。不经意间转换喜怒哀乐,诉诸笔端,形诸纸面。创作时挥毫的起伏疾徐与心律情绪同频共振,宛若心电图呈现书写过程的生理脉动与情绪起伏,驰骋翱翔于最低值的白与最高值的黑之间广袤灰度空域。

风云

李商隐《夜雨寄北》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
八、陌生感。事先不知道,没听说或没见过的,生疏的谓之陌生。陌生感在书法中,与其说是贬义词不如说是褒义词。书写者得冒险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闯入有别于自身、有别于以往的陌生区,方能创造出具有陌生观感与些许神秘的作品,为观者带来有别于“黑白”熟稔模式的“灰度”新样貌。

无痕

愚之

云淡风轻
上述种种,是以不同路径创作与欣赏各种背离“黑白两级”的“灰度书法”,拓宽书法创作与审美之方法。需要给灰度书法下个定义:“具有创造性和模糊性,难以定位的书法。”。
需要澄清的是“灰度书法”乃我杜撰的新名词,八项要点及定义亦为鄙人粗浅认知的总结。“灰度”原本用于黑白摄影、绘画素描的术语,我将其移用道书法领域,不只用来表示墨的饱和度,而且扩大到创作与审美,以及心理取向。所以拙文的“灰度”是广义的“灰度”,牵强粗陋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