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过没关系

(2015-10-06 09:17:14)
标签:

霍金

爱因斯坦

毕加索

达芬奇

曹雪芹

分类: 谈艺小札

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理论学家-霍金,撰写的《时间简史》是全球最畅销的书,但能读懂的人少之又少。没关系,我们还是可以读,不一定要读懂。

绘画巨匠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爱好,就是读爱因斯坦。他说:“当我读一本爱因斯坦写的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毕老这句话有哲理:不一定读明白才有收获,半懂不懂,根本不懂,乃至误读,皆有收获。就跨界阅读、艺术创作而言,读不懂乃至误读,甚或产生更大收获,萌发瑰奇灵感,拓展巨大创域。毕加索对客观物象种种美妙绝伦的变异,名垂艺史的创构,也许就是读不懂爱因斯坦的成果。

与此同理,我们不一定要看得懂艺术,才去接触艺术,欣赏艺术。看不懂有看不懂的收获,甚至收获还大一些,离奇一些。看不懂的作品,能让我们明白别的东西。

大师的顶级作品,无不具备令人读不懂的成分,甚至埋设下使人误读的陷阱。作品在读不懂或误读中,不断异化、拓展,终至形象大于思维、超越思维。达芬奇《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不断被发现,仍是谜团;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不断被破解,始终无解;曹雪芹《红楼梦》,究竟啥主题,众说纷纭,越说越迷糊。然而,种种误读,并非徒劳,而是对大师杰作的再创造。通过误读,杰作的审美范畴得以不断拓展,直至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何以书圣
后一篇:夜晚的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