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五年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学校建设的打算与措施
在未来的五年里,我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落实新课程计划的要求,以教师为载体,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内容,积极开展校本研究,坚持以质量求生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工作:
以特色活动为依托,以“精致常规管理”、“追求有效课堂”为工作重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堂教学:
突出一个“实”字,“实”即真实、扎实、平实,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学校要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立足常态,聚焦课堂,促进教学,提高效率,强化教学管理职能。加强随堂听课力度,教研组的领导要深入课堂,了解掌握教师动态,进行指导。
(二)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生存之本,任何时候对教学质量的管理都必须放在第一位。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项工作:
1、为贯彻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上好规定的课程,加强规范课程管理,加强各科的课堂教学工作,采用随堂听课同步进行的形式,听课与抽查相结合,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期末量化成绩
2、抓好质量调研工作,搞好各年级期中过程性检测工作,找好毕业班工作。
3、规范化功能室的使用。实验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电脑室等功能室,制定好使用计划,并及时做好记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专用教师的功能,真正做到“室”尽齐用。
(三)特色活动: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开展一系列特色活动,彰显我校学生独特的风采。
1、认真组织各项学科竞赛,努力做到精心组织,加强指导。
2、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
3、校本课程抓落实、树亮点。注重平时资料的积累,突出特色,举行大型比赛。
(四)抓好常规管理:
规范、细致的管理是一所学校“软件”方面实力的体现,也是教学质量得以稳步提高的有力保证,我校将以“精细管理”为重点,优化常态管理,讲求策略,努力追求管理绩化的最优化。
二、德育工作:
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德育大纲》为指导,落实“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身边的小事、细节、环境、人物切入,体现“小、近、亲、实”充分利用各类德育载体,坚持常规育德、生活育德、心理育德、文化育德、
(一)做细做实常规管理:从最基本的规范入手,抓学生的行为。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德育管理队伍的专业素养。
(三)专题教育系列化、主体化、课题化。
(四)加强“三结合”教育。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三、科研工作:
我校将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校本教研,努力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构建“科研兴教、科教育人”的平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理论结合实践,学习促进教师成长。
1、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2、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向书本学理论、学课标、学经验。
(二)积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常规工作做细抓实。
2、教科研活动稳中求新。
(三)加强课堂研究,规范课题管理。
(四)创新管理理念,让外来务工子女共享教育资源。
四.学校建设:
为理清学校办学思路,明确学校办学方向,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化特色校园。
(一)主要工作目标:
1、新设书法教室和书法作品陈列室。
2、设立书法展示长廊。
3、出刊学生作品集。
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书法竞赛。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工作的领导,确立指导思想,提出目标。
2、重视写字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深钻教材,优化教学,提高效率。
4、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学生书法学习兴趣。
5、不断探索,逐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