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白必胜绝招

(2011-05-17 16:56:10)
标签:

时尚

美容

美白

秘籍

分类: 美丽最前线
东方女性普遍对白皙的肤色存有追求,「一白遮三丑」根深蒂固在我们的观念之中,尤其到了夏天,美白更是人人关切的话题。改变一些小习惯或是借助医学美容来美白,效果会更加乘喔。

日常小习惯:
1.      毛巾洗脸:妨碍保养品吸收的最大障碍是角质。如同家里天天打扫会比久久大扫除一次来得干净的道理一样,洗脸冲泡沫时,改用毛巾泼水擦拭,可藉此去除老废角质。


http://d1.ol-img.com/blog/attachment/photo/Mon_1105/27124_7f1e130559810831ba42f3cf2ae84.jpg

2.      化妆水:有用化妆水习惯的人,可选择含去角质酵素、有机酸成分的产品,可帮助黑色素往上代谢至角质层,做好美白预备。

3.      晒后敷脸:含去角质成分的美白面膜适合晚上,敷完后搽干净即可别洗脸,让去角质成分有时间作用。刚晒完太阳也可敷脸,但除美白成分外,还要含镇静、抗氧化成分,避免发炎加速黑色素生成。


http://d1.ol-img.com/blog/attachment/photo/Mon_1105/27124_bedb13055981090c5c1a5013250f3.jpg

4.      防晒:没有防晒习惯的人,即使泡在美白保养品里也很难变白。基本系数至少要SPF15,但要达到系数所标示的防晒效果,光一张脸就须要大牙膏管约2cm的用量,一般人很难做到,因此系数最好再加强。

http://d1.ol-img.com/blog/attachment/photo/Mon_1105/27124_6935130559810900064d258ba4a4d.jpg

借助外力来美白:
1.      美白保养品 持续用才有效

一般涂擦式或面膜类的保养品,美白作用方式主要是以抑制酪胺酸脢活性,来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产品必须持续使用,效果虽缓慢但是最温和的美白方式。
注意事项:
a.选购产品时,标示要看清楚,如果购买左旋维他命C成分,最好选购深色瓶包装,并在开封后要赶紧用完,以免使用期间太长失去活性而失效。
b.使用美白面膜时,敷在脸上的时间约15~20分,若敷太久,会让肌肤缺氧反而容易老化,造成反效果。


http://d1.ol-img.com/blog/attachment/photo/Mon_1105/27124_f7e213055981103d066dfd473dae8.jpg

2.      去角质换肤 改变整体肤色

以能加速细胞更新、促进角质剥离产品来去除表皮黑色素细胞,常见成分有20%以上高浓度果酸、0.1%以上维他命A酸等,但用后多半有红肿刺痛等现象。换肤有可能让肤色变得比原始肤色白,但对皮肤伤害性也比较大,事后防护要更周全,否则也可能反黑。果酸换肤若频率或用量过度,会产生黑细胞毒杀作用,发生类似白斑状况。适用对象为想将整体肤色变白,或油性肌肤角质层较厚的人。
注意事项:
a.换肤建议在日照较弱的秋冬季进行。若有开放性伤口应避免,待伤口结疤后,才可换肤。
b.换肤频率勿过度,产品用1星期后,让肌肤休息2~3星期,待肌肤新生。


http://d1.ol-img.com/blog/attachment/photo/Mon_1105/27124_71aa1305598111b31eddb76c30a31.jpg

3.      雷射手术 除斑效果最佳

医学美容界公认,除斑效果最好的首推雷射,原理是以雷射轻微烧灼表浅皮肤,刺激皮肤细胞加速更新,属于侵入性治疗,效果佳,但恢复期较长,雷射后的肌肤会结痂反黑,待结痂脱落,肌肤就更新。适用对象是脸上有黑斑雀斑者。
注意事项:
a.雷射手术后,肌肤会有结痂、破皮等问题,也会变得敏感,此时防晒也相当重要。
b.脸部有开放性伤口,要避免进行。

4.      美白针 安全性待检验

以打点滴方式进行,除美白成分外,可依个人的需求增加消除疲劳等成分,通常每周打1~2次,约3个月才能开始见效。
注意事项:美白针中的断血炎成分(即传明酸)能美白,但可能会导致心脏血管硬化、月经量减少的副作用。

http://d1.ol-img.com/blog/attachment/photo/Mon_1105/27124_aa9513055981115c613f12402fc56.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