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赞,平顶山七旬老人9年为村里修路打井治荒山!

(2015-09-30 08:21:39)
标签:

杂谈

9月15日,记者来到郏县堂街镇祁家村采访,一提起祁革联老人,乡亲们争先恐后地讲起他九年干了三件“傻事儿”的故事。

 

http://ww4/large/703a2c21jw1ewk62zz99sj20dt07btai.jpg 

修路

祁家村位于紫云山麓,过去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村外,路面破损坑坑洼洼。2006年,祁革联从堂街镇政府退休回到了家乡。他找到村干部商议修路的事,可祁家村是有名的“穷村”,根本拿不出修路的钱。再加上修路必须拓宽路基,要占村民的地,涉及不少农户。这个工作谁去做?村干部很为难。

祁革联站了出来。他挨家挨户摆事实、讲道理,一次做不通,再去。一连几个月,60多岁的老人就这样奔波在田间土路上,直到得到所有人的理解和支持。

修路的钱,祁革联慷慨解囊带头捐,还发动村民自筹了一部分,不够的,他就带着村干部到县上、镇政府反映情况,争取援助。经过千难万难,一条直达山下的水泥路终于通了。

打井

祁家村是个严重缺水的小山村,其他村村民见面打招呼都是“吃了没有”,而祁家村的村民见面的问候语却是“喝了没有”。长期以来,村里都是靠储蓄雨水来解决人畜吃水问题。

村里打一眼井至少要200多米深才能出水,花费至少二三十万元,农户出不起。

祁革联说:“打井是咱自家的事,能捐献的捐献点,剩余部分我来跑。”

出去联系上级对口帮扶部门,祁革联是主力,车费、饭费,都是自掏腰包。

打井队来了,祁革联忙前忙后,又是安排吃住,又是在工地端茶送水,整天忙个不停,一干就是50多天。在村里打井的同时,祁革联还想着让大伙吃上自来水。他走东家、串西家,鼓动大家,自己动手挖管道沟。在他的倡议和带动下,全体村民人人动手,几天时间,家家户户就接上了自来水。

治荒山

路修了、井打了,祁革联站在自家门口望着对面光秃秃的山,萌发了栽树的念头。祁家山山上除了一些低矮的酸枣树外,全是丛生的杂草。村里多次想把这片荒山承包出去,但没人愿意承包。他傻劲上来了,一下子承包了200多亩荒山,说服老伴,在山上盖了一间简陋的土屋,把家搬到了山上。

面对着满山乱石杂草丛生的荒山,他倾其所有租来挖掘机,一边挖山造地,一边种植果树,先后开荒造地80亩,栽种石榴树5600棵,种植薄皮核桃树1100棵、梨树1000棵、桃树1000棵,还种了一些甜柿子树、葡萄树,在果树里套作庄稼100多亩。

斗转星移,昔日荒山秃岭,如今林木繁茂,变成了一座鸟语花香的花果山。山上还通了电、修了路。祁革联沿着果园修了一条长达1600多米的环形大道,搭起一道防护网,网内建起一个柴鸡场和饲料厂。现在,养了7000多只柴鸡、600多只鹅,夏季每天光鸡蛋就能收3000多个。

(河南日报农村版) 本报记者丁需学通讯员温书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