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中一副对联表明,林黛玉嫁给了贾宝玉,薛宝钗嫁给了贾雨村

(2022-04-25 09:54:11)
标签:

红楼梦中一副对联表明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409/56f723a8j00ra2voo00awc0012c00sq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这样的结局是他们的归宿吗?

如果真是这样,那曹雪芹说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岂不是有了不一样的解释。

在红楼梦中,很多群芳的命运和结局都来自于每个人的判词,也就是说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判词,寥寥几句就概括了一个人的一生,谁都无法摆脱,可林黛玉和薛宝钗合二为一,二人共用一个判词,从这一点来看,似乎二人嫁给了一个丈夫,最后的命运是悲伤的。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409/1d335e7aj00ra2voo0020c000m800go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玉带在林中挂,说明玉带挂在了林中,意味着朝廷的皇帝在逃亡,在一片陌生的树林中,遇到了冤家,被逼无奈,上吊身亡,临死的时候多想了一下红尘美人,这里的真宝玉是亡国之君,显然不是出家之徒。

金簪雪里埋,这句话显得更加狼狈,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忠,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人为钱死,鸟为食亡,一个即将上路的末路皇帝,曹雪芹的这句话更加体现了他的无助和金钱的无用,z纵然是丢弃在雪中也无人过问,并不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战乱年代,生命诚可贵,钱乃身外之物,一个时代的高层建筑不复存在,对钱和经济不感兴趣,这就是曹雪芹所说的末世。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409/c8603247j00ra2voo001xc000i200te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红楼未完让后世之人叹息,也有无数之人挽救,从乾隆时期开始,就陆续有很多的人为之续写,可始终未能写出精华,高鹗整理的残文崭露头角,成为续写红楼梦的先祖,截至目前,唯一和红楼梦前八十回合本的就是程高本。

前八十回里,林黛玉和薛宝钗都健在,共同经历着人世间的爱恨缠绵,纵享富贵温柔,后四十回,林黛玉和薛宝钗在同一天各走一边,林黛玉成了相思鬼,魂丟良辰美景,奈何天,薛宝钗金玉良缘,洞房花烛,良辰美景奈何天。

那么为何说贾雨村的一副对联,写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结局,后四十回全部颠倒,这个红楼中的文化分子到底写了一首什么对联呢?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409/d548e545j00ra2vop003uc000g400g4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这两句对联是,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这句话本不是贾雨村的佳作,是古人的名言,贾雨村在贫落野庙,望京入梦的状态下,面对苍天和明月,用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表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仕途的期盼,此话恰恰被甄老爷子听见,觉得贾雨村抱负不浅,于是资助贾雨村进京赶考,走向了仕途之路。

红楼梦中的对联,那可是红学文化艺术中的精华,浓缩着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给后世之人无限遐想和苦念,满纸荒唐言,不解其中味。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409/84c6c342j00ra2voo0022c000jg00fg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这句对联原本是杜撰的,《论语》中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

这就是说,适当的时候,物价就会上涨,这是一种通货膨胀,可惜曹雪芹无法用这样的话术表达,只能说这款宝玉等着伯乐,天和地利人和的时候,能够卖个好价格。

这句话写的是贾雨村的理想和壮志,和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没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这一切都源自于红楼梦谐音和臆测,觉得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句话。

其中的玉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居住在贾府,就是为了嫁给贾宝玉,求善价臆测成了求善嫁。

其中的钗就是薛宝钗,薛宝钗和贾雨村都是有追求的人,对仕途名望比较热衷,而且饱读诗书,总有一天会施展才华,正因为这样的理想,二人心有灵犀一点通,凭借着贾府的牵线,薛宝钗嫁给了贾雨村。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409/88c53b75j00ra2voo0030c000u000mo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子虚乌有,毕竟这句话中有玉和钗,判词中也有玉和金簪,这一切都是曹雪芹的伏笔,可惜后四十回不了了之,没有了精彩的故事和续集。

后四十回应该是由悲剧转向喜剧,最后又走向悲剧,有一场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礼现场,这是红楼走向结束的一次辉煌,贾府的衰落是从秦可卿的葬礼开始的,而红楼爱情的悲剧是从林黛玉的婚礼开始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