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秋将至红楼梦里怎么 |
很多古典名著中,都不乏点缀或渲染中秋节的桥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红楼梦》中,贾府过中秋节时的隆重场面。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508420657/1000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以“人情”为主线,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为契机的长篇小说。
整部小说几乎都围绕着“贾府”展开,可以说贾府的盛极而衰,也反衬出了清朝从巅峰跌入谷底的现实。
红楼梦中,贾府作为小说的核心,不仅平时生活奢靡无度,在春节、中秋节等重要节日时,奢华的程度简直堪比皇宫。
据小说中描述,贾府过中秋时,不仅有上百种珍馐美馔,而且琳琅满目的点心、甜食,以及充满传统色彩的习俗,都是这部著作的主要看点。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508420646/1000
第一、焚香祭月
“焚香”,是一种祭祀活动时的礼节,而“祭月”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祭月”顾名思义就是祭祀“月神”,这种习俗源于上古时代。
在当时,“祭月”都是在秋分当天,并不是现代人熟知的农历八月十五。基于这一点,秋分才是古老的“祭月节”,而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演化而来。
《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清朝时期,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史。但是小说内容却并未局限于此,建筑、饮食、医疗、服饰、节庆等,可以说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508420658/1000
《红楼梦》中涉及到中秋的章节,主要集中于七十五、七十六两回。虽然此时的贾府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在过中秋节时,贾府还是一样非常讲究。这不仅体现出了古人对中秋节的重视程度,同时从侧面,彰显出了古人过中秋节的习俗。
“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
这段话非常明确的点出了,在中秋节晚上贾母和众人一起,“焚香祭月”时的具体情形。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508420662/1000
“焚香拜月”指的是在中秋节当晚,女性跪在又圆又大的月亮下,点燃香火向月亮虔诚祷告。
祈求家人健康、多福、长寿,在古代社会,拜月或祭月是女人的特权。据史料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就有中秋祭月的习俗。
“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就是古人中秋拜月的历史鉴证,北京的“月坛”,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可见在当时社会中,无论是帝王、还是达官贵人,亦或是普通百姓,都有祭月的风俗习惯。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508420645/1000
第二、赏月、赏花
古人的中秋节清单中,吃月饼、饮桂花茶、赏月、赏花,都是中秋节时必不可少的项目。实际上这两种传统习俗,也由中秋祭月演变而来。
因为中秋节的当晚,月亮又大又圆,人们一边饮茶一边遥望月宫,心中默默地想念着远方的家人。
“贾母便说:“赏月在山上最好”,因命在那山脊上的大厅上去。众人听说,就忙着在那里去铺设。贾母又命将罽毡铺于阶上,命将月饼西瓜果品等类都叫搬下去,令丫头媳妇们也都团团围坐赏月。”
这一套操作下来,便可以开始赏月了。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508420660/1000
贾母作为《红楼梦》中,最有品味、最懂得生活的老太君。她不仅知道赏月必得在高处的窍门,而且也深谙赏月的心境和心情。
所以她才会命人将中秋赏月地点,选在了园子里的凸碧山庄。这里不仅可以离月亮更近,而且赏月的角度也恰到好处。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对着天上的明月,醉卧于花间时的场景。
中秋赏月时又怎能少了赏花环节呢?中秋节前后正值八月中旬,桂花、菊花、海棠等争相开放。
《红楼梦》原文中有云:“这里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一边赏花一边饮着暖酒。
这种惬意的品质生活,想必只有贾母能想得出来。从这句话中还可以了解到,赏花也是古人中秋必不可少的节目。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2508420661/1000
结 语
周星驰电影中,曾有一句特别经典的台词:“赏花赏月赏秋香”。虽然仅有短短的七个字,却将古代中秋节的习俗网罗其中。
赏花、赏月、赏秋香,饮酒、赋诗、吃月饼,这便是《红楼梦》中的中秋节习俗,也是古人骨子里的浪漫情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