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一生中最遗憾的两件事:娶错一人,用错一人

(2020-04-06 10:01:20)
标签:

贾宝玉一生中最遗憾的

张爱玲曾说:“人的一生总共会遇到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贾宝玉的生命中也曾出现过这样两个女子,最后却由于宝玉的“错过”和“过错”成为了此生最大的遗憾。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473958112/1000

1.

见到黛玉的第一眼,贾宝玉就发出感叹“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正是一句古诗所描绘的: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321040001/1000

宝黛的缘分,可以追溯到前世。彼时,林黛玉还只是西方灵河岸边的一株小草,贾宝玉是赤瑕宫神瑛侍者,神瑛侍者每天都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一天天,绛珠草在长大,终于脱去了草胎木质成为了仙女,亦在神瑛侍者心里生根发芽。

神瑛侍者准备下凡为人去造历幻缘,绛珠仙女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于是也去下世为人,用她一生所有的眼泪去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宝黛同行同止,日日相伴,一桌吃饭一床睡觉,吵吵闹闹过着日子,直到薛宝钗来到贾府,打破了一切的平静。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036106087/1000

与宝钗同时来到的是“金玉良缘”的言论,宝钗项上戴的金项圈要找有玉的人配成一对,放眼整个贾府,有玉的人惟有贾宝玉一人,“金玉良缘”舆论的背后暗流涌动,有宝钗之母薛姨妈的推动,宝玉之母王夫人的默许,以及宝钗三天两头往怡红院跑的积极殷勤。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4061907899/1000

黛玉感觉到了危机,她总是各种使小性儿来试探宝玉的态度,当宝玉对她诉衷肠肺腑,说出“你放心”三个字时,黛玉被深深感动了,可她父母双亡,在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婚姻大事无人为她做主,她一个孤女,怎有能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为自己争取到爱情的权利?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322138555/1000

黛玉做不到,然而,宝玉也没做到,他终究是娶了薛宝钗。一边是热闹的娶亲宴,一边是黛玉焚稿断痴情,苦绛珠仙女离开人世去了离恨天。贾宝玉没能守护住自己心爱的林妹妹,下半生只能空对着宝钗,念念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523995285/1000

2.

贾宝玉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被离自己最近的人出卖了。这个人,正是无微不至照顾她饮食起居的心腹丫头袭人。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337618074/1000

袭人原名花珍珠,因宝玉想起古诗曾云“花气袭人知昼暖”,遂改名为花袭人,因为她和宝玉初试了云雨,所以宝玉待她和别个人不同。然而,袭人人品却不如诗云花香芬芳,而是“恶狗袭人”,暗中趁人不备进行偷袭,让人防不胜防。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337618891/1000

贾宝玉身边有16个丫头,其中最漂亮一个叫晴雯。晴雯和袭人的性格不同,她聪明伶俐,牙尖嘴利,直爽张扬,宝玉为了哄晴雯开心,甚至让晴雯撕扇子来取乐。这样夺目的晴雯,怎么能让争强好胜的袭人容得下,于是袭人使出了“借刀杀人”,暗中在王夫人处告密,王夫人信以为真,以为晴雯真的品行放浪勾引宝玉,于是,将病重的晴雯赶出大观园,甚至赶走时只许带贴身衣物,余者一律不许带走。连大观园的戏子离开时,都尚且能带衣物,对晴雯却如此苛刻,这背后,袭人的谗言“功不可没”。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337619450/1000

贾宝玉这才责怪质问袭人,为什么王夫人只挑出晴雯等人的错处,却单单挑不出你的错处?

宝玉的醒悟来得太晚,他对袭人深信不疑,直到经历一事才看清一人,只是代价太大,如果宝玉可以更成熟更理智,或许晴雯年轻的生命不会香消玉殒。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8869115324/10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