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唯一的爱情,只在宝玉黛玉之间,和宝钗无关
标签:
《红楼梦》:唯一的爱 |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118713698/1000
那么,《红楼梦》里,哪些人之间存在着爱情呢?
有人说,所谓爱情,或许宝玉宝钗之间也会有,宝玉黛玉之间也会有,甚至贾珍和秦可卿之间也有过。其它如王熙凤与贾琏、贾琏与尤二姐,柳湘莲与尤三姐等等,都应该曾有过爱情。
但是,在我看来,《红楼梦》里真正能触及爱情这个两个字的,唯有黛玉和宝玉两人的情感,才算得上唯一的爱情。其它的所有人,甚至将续书后40回算起来,即使金玉良缘成为事实,宝钗宝玉成婚,他们之间也是不存在爱情的。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8185563814/1000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可以客观带分析一下这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
首先说说秦可卿与贾珍。她们作为公公儿媳两代人,即使有爱情,也是为所有人唾弃的不伦之恋。更何况,所谓爱情,是需要建立在男女平的基础上的。贾珍和秦可卿之间,哪来的平等?
贾珍作为宁国府的家长,贾府的族长,秦可卿的娘家只是一个“故”工部营缮郎,甚至秦可卿还只是抱养回来的弃婴。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唯一可能就是受某种胁迫或者其他原因的结果,和爱情无关。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8629535859/1000
尽管,爱情的结局不一定就是完美,秦可卿的结局,并不能成为她与贾珍之间是否有爱情的参照。
再说说王熙凤和贾琏。在《红楼梦》里,贾琏也是一个“惧内”的人。王熙凤表现出来的强势,让贾琏这个贾府唯一拿得出手的男丁到处黯然失色。
尽管,金陵王家当下的成就超出贾府,王子腾的职位比贾政要高出很多,但在王熙凤心里,娘家的爵位不如婆家,还是有一定的“自愧形惭”之感。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882173814/1000
所以,无论王熙凤把贾琏管得多么严,他对丈夫还是有最基本的爱情观在里面。可惜,在贾琏心里,王熙凤就是一个母老虎,尤其王熙凤只生了巧姐一个女儿,贾琏甚至连女儿的名字都懒得管。我们足可以相信,贾琏对王熙凤,并没有什么爱情的成分在里面。
至于贾琏后来私纳尤二姐,甚至其名义还不是纳妾。我们能说贾琏和尤二姐之间存在爱情吗?别看尤二姐死后,贾琏咬牙切齿要为尤二姐报仇,甚至说出休妻的恶语。但后来的结果如何?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255316036/1000
因此,贾琏和尤二姐之间,也是没有爱情的,尤二姐充其量也就是贾琏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已。
柳湘莲和尤三姐之间,貌似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悲壮爱情故事,但我们不应该忽视,柳湘莲下聘尤三姐,只不过是道听途说,在薛蟠和贾琏建议等人空口介绍之举。
尤其后来的悔约退婚,更是因为尤三姐在宁府的口碑与风评,我们能说柳湘莲对尤三姐有任何的爱情成分吗?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1208391220/1000
一直以来,《红楼梦》里的主线,就围绕在宝黛钗三人之间的爱情纠葛之上。实际上,宝钗作为四大家族的薛家最优秀的女儿,更是被王夫人、元春等人多方看好。而宝玉和她之间,有爱情发生过吗?
无论最后宝玉和宝钗是否成婚,在我看来,他们之间是不存在爱情的。
原著“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都足以说明,在宝玉心中,宝钗充其量也只能成为一个替代品而已。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924686241/1000
就宝钗自己来说,她对宝玉的感情,应该也没有多少爱的成分,无非就是利益权衡的结果。若不然,明知宝玉不喜欢仕途经济,宝钗还会以客卿的身份劝说其读书?
更何况,宝钗出现在荣国府,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选秀进宫而已,金玉良缘也不过是退而求其次的结果。这其间,实在有太多的利益与杂芜之情。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120172090/1000
要说爱情,其实在我最初的心里,古代是不存在爱情故事的。原因无他,爱情的土壤,就是男女平等。既然上述几对人都不存在男女平等,那么,哪来的爱情之说呢?
而黛玉和宝玉之间则不然,甚至可以说,黛玉就是整个《红楼梦》里唯一拥有爱情的人。
平心而论,《红楼梦》里、荣国府乃至大观园里,几乎都是优秀的女子,即使儒弱如迎春,放之于外也是难得的优秀女子。
但是在,这些优秀的女子里,谁有胆量和宝玉一起读《西厢记》?要知道,那时候的《西厢记》可是禁书,更是名门闺秀所不能染指的。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071697283/1000
《西厢记》的内容,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但姑苏林家世袭列侯,林如海更是当朝探花,钦点两淮巡盐,这样的家族出身的黛玉,却就敢于和宝玉一起,在落花成阵之下,在柳动清风之间共读西厢。
换做宝钗一类的女子,或许会表现为“红着脸走开”,这样才符合宝钗一贯端庄贤淑的形象;换做探春一类的女子,甚至有可能大骂“不要脸”。
那些所谓的“淫词艳曲”,在黛玉眼里是“果然有趣”。是黛玉的欣赏水准真的不入流吗?显然不是。我们足可以相信,这是黛玉真的读懂了《西厢记》里真正的内涵。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8574468262/1000
于是,才有宝玉那句“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我就是那多愁多病身”的现学现卖。
最主要的是,黛玉和宝玉的交往,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这一点,和身世背景无关,和家族兴亡无关。唯一有关的,就是两人真正才子内心的平等观。
贾宝玉一贯不喜欢经济功名,作为恋人,黛玉从未像宝钗一样劝他多读“圣贤之书”。贾宝玉自诩为“顽石不化”,也是黛玉眼里痴心不悔的亮点所在。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118713695/1000
也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纯粹的爱情,无关功名利益,更无关容貌媸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