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周玉琪
周玉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83,775
  • 关注人气:1,3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贾敷贾珠,到贾敏元春黛玉,贾府一路衰败的趋势,全部在此

(2019-10-21 10:54:01)
标签:

从贾敷贾珠到贾敏元春

 从贾敷贾珠,到贾敏元春黛玉,贾府一路衰败的趋势,全部在此。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984432694/1000
 《红楼梦》贾府的衰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原因,这一点至今犹有很大的争议。总之,有贾府自身的原因,也就是子孙不肖之故;也有贾府外部的环境的因素,比如四王八公和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都纠结在一起,成为贾府最后完全衰败的原因。

但是,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作为《红楼梦》的读者,自然能从全书的统括出发,从而总结、并描绘出贾府由无到有、由弱渐盛、乃至由盛及衰的整个轨迹。可身在贾府的人、贾府的那些主人、甚至奴婢们,身在漩涡能有所察觉吗?

观乎整个贾府,无论男女,能触及到贾府核心问题的人寥寥无几。秦可卿感知到了,却已经是命悬一线之时。

探春或许感知到了,才有:“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这样痛心疾首的话。可探春虽然有所察觉,也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漩涡,并没有把握到贾府衰败的“根结”。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329044692/1000

其实,上天待贾府真的不薄,对于贾府的发展趋势,每隔几年,必定给出一个很明显的“警示”。这些警示,单独看来似乎是一个个孤立的时事件,但假如是有心人留意到了,定会发现,这一切对贾府来说,必非佳兆。

这就是贾府“人”的问题。

贾府从最初的贾演贾源开始,到贾兰已经是五代相传。最初的兄弟二人,到如今的攘攘数百口之大家族,可谓人丁兴旺。至少,从明面上看,文字辈这一代,宁国府曾经也有了两兄弟:贾敷贾敬,荣国府也有贾赦贾政两人。再到玉字辈,至今犹存的还有珍琏宝玉和贾环。此外还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也算是大家庭了。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268577074/1000

可是,我们在看到贾府红火一面之时,还应该看到深藏在贾府身后的那条蛛丝马迹:但凡优秀的贾府子孙,必定不能长命百岁,这才是贾府后继乏力的症结所在!

一个家族的兴衰,固然是家族所有成员的结果,但必定得有领头羊。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贾府的“车头”在哪里?

文字辈,贾敷贾敬贾赦贾政兄弟四人,贾敷八九岁就死了。其为人不得而知,姑且按下不表,放到最后再说。文字辈有个女子,那就是黛玉的母亲贾敏,可谓是贾府文字辈最优秀的代表。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456760112/1000

贾府说得好听,是军功起家,说不好听点,那是大老粗发迹。太平盛世之时,无法靠蛮力光宗耀祖,全靠读书,而贾敏外嫁探花林如海,必定是贾府从武转文的捷径,可贾敏却不能长命,早早就死了,顺带连丈夫林如海也没了,算是断了贾府这条修文之路。

姊妹五人,就以贾敬为首,一开始倒也中了进士,却不学无术迷上修真炼道,这样的“车头”,能将贾府带去哪里?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984431631/1000

到玉字辈,贾珠年纪轻轻据说就中了举人,有机会成为贾府新一代的“领头羊”、正是大好前途之时,不料也是一命呜呼。余下的贾珍贾琏贾宝玉贾环兄弟四人,竟然全是“四不像”,贾珍年龄最大,自然也就是贾府这一代的“头人”了,一个只知道花天酒地、寻欢作乐的贾珍,能将贾府带去何方?

本来,玉字辈还出了一个优秀的女子,那就是元春。元春和贾珠,算是贾府玉字辈翻身的“两架马车”。贾珠没了,元春接过接力棒,一开始确实不负众望,成了皇贵妃,这份荣耀可是贾府历代以来的制高点。眼见得贾府可暂保无虞,不料也是一转眼就没了。这样,玉字辈的两架马车双双颠覆,贾府的方向,还是只得任由贾珍带向悬崖。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9922427231/1000

所以,我们看贾府几代以来“夭亡”的,都是贾府出类拔萃的人物,或者冥冥中上天也在“天灭贾府”?

以此相推,再回过头去算算贾敷的为人。我认为,贾府应该自幼就是非常优秀的,甚至是贾府文字辈的佼佼者,所以才被那双无形的大手给“掐头”。

而身在贾府的人们,谁曾注意到?从贾敷开始,到后来贾敏,以及晚一辈的贾珠和元春,这四个人都是贾府的希望,却无一不早早夭亡。

https://inews.gtimg.com/newsapp_bt/0/10118713698/1000

可惜,身在贾府的人们,从来都只注意到“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何曾注意到这一丝贾府衰败的蛛丝马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