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分寸感,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教养

(2019-08-07 16:23:53)
标签:

《红楼梦》:分寸感是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7e120697bd1e4245adc734bcff1840cf.gif

《礼记·中庸》有云:“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意思是:君子,只求做现在所处的地位应该做的事,而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

再说简单点,其实就是:做任何事要有分寸感,不要超越界限。

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

懂分寸的人,与人交往中让人感觉舒服又不失体面,留白又并不疏远。

这是一个人的能力,更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教养。

而日常生活中,一个人的分寸感,主要藏在这三种行为里。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e967ccefce824a5c8cefd792c0f67092.JPG

说话不咄咄逼人

《红楼梦》里的黛玉,虽有绝代姿容,才情出众,但大观园里,从长辈到仆人,却鲜有人喜欢她。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760e378031bd46afb9fdb7a2c29f207a.JPG

究其缘由,除了她性格孤傲,没有势力外,怕是只能归咎于说话太呛,失了分寸。

一次,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十二朵宫花给贾府的小姐少奶奶们。

周瑞家的按远近送了一圈,最后剩下两朵给了黛玉。

黛玉张口便问:“是单送我一人,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

周瑞家的答:“都有的。”

黛玉竟说:“我就知道,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了。”

长辈派人送来的礼物,作为小辈,不仅不道谢,还要质问人家是只送给我,还是其他人都送了?既是对长辈的不敬,也是作为主子的不冷静。

日积月累,大家便给她贴上了心思极细,刀子嘴这种任性不成熟的标签。

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

孟非曾说:

“有话你就说,但应该知道分寸。做主持人也好,做人也好,我都愿意和那种懂得分寸的人打交道。”

1727年,伏尔泰访问英国,有一群英国人向他怒吼道:“杀了这个法国人”。

伏尔泰没有怒怼,而是平静地回道:“英国人啊,你们因为我是法国人而要杀我。难道,因为我不是英国人而受的惩罚还不够吗?”

简单一句话,听得英国人没了脾气,竟笑着将他送回寓所。

有些人说话爱针锋相对,只求自己痛快,而像伏尔泰这样的人,说话处事,既平和谦逊,又顾及了他人颜面。

人际交往中,既懂得话说三分,不咄咄逼人;也懂得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处境和心情,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0e01def71adc44518cfe516c858efa12.JPG

保持距离不越界

《红楼梦》里的金钏,是王夫人身边的贴身丫鬟,在大观园里,地位不一般,但最后却被撵出贾府,羞愤跳井,惨淡收场。

而这一切,只能怪她处事越界、行为逾矩。

有一天,王夫人在午睡,金钏在旁伺候,这时,宝玉悄悄走到她跟前,将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直接往金钏儿嘴里送。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73edb829bba14706bac74de5f878def8.JPG

金钏倒也不避忌,张嘴便吃。

宝玉调戏道:“我明天就和太太说,把你讨到我屋里去。”

金钏避而不答,调笑说:“你往东小院子里拿环哥儿同彩云去。”

正是这句玩笑话,气得一旁的王夫人怒扇巴掌,最后将她赶出贾府。

当着午休主子的面,和另外的主子调情,还怂恿主子去捉奸,这是一个丫鬟该做之事么?

勾引主子、挑唆主子干不合礼仪之事,别说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即便在现代,也是不知分寸的越界举动。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

人与人的关系有四种距离,由疏及近分为: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和亲密距离。

保持距离不越界,既是对亲疏关系的尊重,也是一种分寸感的体现。

在芬兰坐车,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哪怕只剩下一个座位,人们也不会坐在已落座的人身边。如果有人唐突地坐下了,那人会立刻起身去寻找其他座位。

在芬兰人眼里,人和人之间保持一段距离,不越界是最基本的礼仪。

这样适当的距离,既不给别人压力,也给自己更多自由的空间。

邦达列夫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这里所说的边界感,其实就是人们常讨论的——分寸感。

真正有分寸感的人,明确哪里是自己的空间,哪里是别人的空间,守住自己的界限,也不侵犯他人的界限。

与人相处,需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随意在别人的生活里走来走去。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d675121581b14f19bbe6aed8e52f54eb.JPG

为人处事知进退

《红楼梦》里,晴雯是个单纯直率的姑娘,本是怡红院的大丫鬟,深得宝玉宠爱,可惜做事不知进退,任性妄为,最终,落得被赶出贾府的下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915fd1c574554c3c99f741c913e3c911.jpeg

有一次,宝玉房里的小丫鬟坠儿偷了凤姐丫鬟平儿的镯子,被晴雯知道了,气得晴雯峨眉倒蹙、凤眼圆睁,马上就把坠儿叫来问责。

同是丫鬟出身的平儿,想到坠儿家里可怜,本想息事宁人。

不料,晴雯非但没有大事化小,还将坠儿又打又骂。

任凭宝玉怎么劝阻,晴雯也只当耳旁风,我行我素。

最后,竟擅做主张将坠儿赶出了贾府。

她这么做,既辜负了平儿的好意,也没给主人宝玉留面子,越权越位,奴才都爬到主人头上去了。

晴雯把自己摆在一个高的位置,想显示自己有主事权利,可不仅没有服众,还处处树敌。

《菜根谭》里有句话说:

“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有分寸感的人,都懂得该争之时,进一步丝毫不让;该让之时,退一步海阔天空。

为人处事懂分寸、知进退,既可乘风破浪成就大事,也可急流勇退,及时止损。

曾国藩建立的湘军一直被世人称赞。

作为湘军的核心人物,他带领湘军剿灭太平军时,立下赫赫战功,湘军在百姓心中的威望日盛,对朝廷造成无形隐患。

为解除朝廷疑心,曾国藩主动削减兵权,没有将湘军发展成自己的私人武装。此举,让他迅速获得了朝廷信任,在风起云涌的政坛上拯救了自己。

《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变化,懂得此规律的人,做事知分寸、懂变通。

真正有分寸感的人,做事,能够知进退,明了得与失的关系;做人,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806/445e1c081c5d467d917865b48055e4ac.JPG

分寸感里,藏着一个人的教养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文化,但没有教养的人,有之;没文化,但有教养的人,亦有之。教养,是生活一点一滴积累的素养。

《论语》里写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一般人要到70岁,做所有事都不会超过自己的圈子,才能把修养作为自觉行为,不需任何压力约束自己,才能做到对分寸的把握。

正如周国平先生说的:“分寸感是成熟的标志之一。”

一个善于把握分寸的人,能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说话说三分,交浅不言深;
一个善于把握分寸的人,能获得更佳的相处体验,相处留距离,互动不越界;
一个善于把握分寸的人,能获得更广的人生格局,做事知进退,敢闯不怕失。

《红楼梦》里藏着的分寸感,教会我们:做人懂权衡,做事懂取舍。才能在人生的重要时刻运筹帷幄。

古语有云:“处世不分轻重,非丈夫也。”

处世有分寸,知进退,才是一个人最好的教养。

作者:周一酱,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youshu9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