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白先勇细说《红楼梦》,了解万千世相背后更深、更广的世界
标签:
听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0/511ae4b7a4e848a9851236210880f1a3.gif
曹雪芹破局的神来之笔
看似不经意这么一个小场景,你来写写看,要写活它,适时地写这么一句出来,读者再也不会忘记。
—— 白先勇
白老师常说,《红楼梦》和大部分经典小说尤其不同的是——好读,它的思想性是高的,文字和人物是雅俗并存的,“翻到任何一页都想看下去”。所谓经典,常常给我们带来一种“读不下去”的痛苦,有的因为年代久远或翻译问题,有的则是本身文字就并不好懂。
相信有不少人都和笔者一样,很想从那些已经被时代盖上“经典”戳的书中汲取营养,收获不同的生命体验与智慧,但常苦于作品的“难读”,致使拿起又放下,也必然造成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无奈结局。
《红楼梦》的好读,有点像现在一些英语培训班对讲师的要求——2分钟一小笑,5分钟一大笑,以此来集中学员的注意力。以曹雪芹写世情的才华,《红楼梦》也同样有此效果,大小高潮、神来之笔不断: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0/9a70cd78a1cd4c7fa8c85088d0d24870.jpeg
刘姥姥进大观园,红楼梦87版剧照
第11期:刘姥姥为《红楼梦》带来清新之气
——这么一个乡下老太太,满身的泥土气,她到了贾府见贾母,见了贾母之后,她进大观园。园里的小姐们正在吟诗作词,就让刘姥姥也参加,刘姥姥掷个骰子开口就来一句,“一个萝卜一头蒜”、“大火烧了毛毛虫”,人家文雅得不得了,她的那么一下子把小姐们都哄得笑翻了,泥地上长的东西,乡间的萝卜青菜,她带进了大观园里。
刘姥姥也写得活,凤姐不是在装腔作势吗?刘姥姥不管三七二十一,听见给她二十两银子以后乐不可支,她就讲了:“但俗语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他怎样,你老拔根寒毛比我们的腰还粗呢!”
哇啦哇啦这么讲一堆,把凤姐的那套装腔作势通通打掉了。这就是曹雪芹高明的地方,凤姐还要再装出一副样子,刘姥姥给她几句通通拆掉!她的那种直率,乡下的原味,对照于官府里头的那种派头、姿态,就有了强烈的对比,也等于是暗中批评了凤姐的势利,对穷亲戚的高傲。凤姐的下场也就暗暗地伏在这里了。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0/847acd77382d4e4f9f61742707664cc9.jpeg
贾政,红楼梦87版剧照
第13期:秦可卿托梦警示王熙凤
——这个政老爷一本正经地在训子,完全拿出严父那一套训儿子。贾政,那名字就是“正”(square)!用英文讲: He is a square。他是一个方方正正的人。贾政,政老爷,的确是整个书里面最合乎儒家思想的人,他也必须如此。你看,贾赦、贾珍……都是一些斗鸡走狗的纨绔子弟,这整个贾府,也要靠政老爷一股正气压压场是吧!
所以他一举一动都要合乎儒家的礼法,儒家思想连《诗经》也不放在眼里的,四书五经念念就好了,念什么诗!跟他说去!……正在教的时候,李贵突然间冒出一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荷叶浮萍)”,政老爷忍不住笑了。政老爷正在板了个脸训人的时候,这么扑哧一笑,把那个场面解掉了。
红楼梦一笔点人性
《红楼梦》这本小说,那么多人物,每个人都给很长的篇幅去描写,不可能!只有在最合适的时候,给他一笔,让他表现出个性,也让读者永难忘怀。曹雪芹能够做到,是因为他真的通人性,适时一笔,立刻触动读者,引起共鸣。
——白先勇
白老师经常在讲课中提到“圆形人物”“扁平人物”,这是文学批评里的专有名词,“圆形人物”指的是那些复杂的、方方面面都展现的、发展的、饱满的人物形象,在《红楼梦》里着墨较多的绝对主角们,譬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都属于这一类。
而相对的,扁平人物的刻画就比较单调,性格单一。一部好的小说,一般都需要两种人物相互衬托,如果全是圆形人物过于复杂,全是扁平又难免乏味。而曹雪芹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在最合适的时候,给他一笔!”这样,原本扁平的次要角色,仿佛一下子立了起来。虽然角色本身依然次要,但作者给他的那一笔,却让你难忘怀,如同你亲眼见过的身边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0/7adc2a4ca0364c20b1ae38aac80f5bfb.jpeg
贾元春,红楼梦87版剧照
第15期:元妃省亲看戏,暗伏了贾家命运
——“半日,贾妃方忍悲强笑,安慰贾母、王夫人道:‘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蛮凄凉的,蛮动人的这一幕!你想想看,皇妃来,好,走了。我们心中脑中一团模糊,贾妃是怎么样一个人一团模糊。“那不得见人的去处”,是有抱怨的,但一下子,元妃人性化了(humanized),这一段赋予了她人性。
小说的好处就在这里,不必多,一句话就讲完了,一句话让你生出对元妃的同情。我们会同情她的处境,不觉得她是高高在上的一个皇妃,她也非常有人性,有她自己满腹的心事,有她自己说不出的苦处。
第18期:贾政也是有血有肉有情之人
——“贾政一闻此言,连忙答应几个‘是’字,又勉强劝了贾母一回酒,方才退了出去。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来复去,甚觉凄惋。”
程乙本的这句,说不出的一股凄凉,说不出的一种难过,他自己也不太明白,冥冥中他就感觉到不祥之意。贾政在外表上往往要维持政老爷的形象,此刻他内心感觉到他们家族要来的不祥命运,他的感触让我们觉得贾政也是有血有肉、心中充满感情的一个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0/b605faf346a34f31a70164b729116b6b.jpeg
薛宝钗、薛蟠,红楼梦87版剧照
第30期:情与理的矛盾,是文学的起因
——“薛蟠:‘妈也不必生气,妹妹也不用烦恼,从今以后我再不同他们一处吃酒闲逛如何?’
宝钗笑道:‘这不明白过来了!’
薛姨妈道:‘你要有这个横劲,那龙也下蛋了。’
薛蟠道:‘我若再和他们一处逛,妹妹听见了只管啐我,再叫我畜生,不是人,如何?何苦来,为我一个人,娘儿两个天天操心!妈为我生气还有可恕,若只管叫妹妹为我操心,我更不是人了。如今父亲没了,我不能多孝顺妈多疼妹妹,反教娘生气妹妹烦恼,真连个畜生也不如了。’”
薛蟠是一个非常鲁莽、霸道、粗俗不堪的人,按理讲,他一无是处,可是在这个时候,他的一点人性,一下子出来了,他对他妹妹还是很尊敬、很维护的。看到妹妹哭起来,他也慌了。
薛蟠又道:“妹妹如今也该添补些衣裳了。要什么颜色花样,告诉我。”
宝钗说我这些还没穿遍,又做什么?就不理他。所以这种地方,就是曹雪芹写的有人性的地方。那么不可爱的一个人,也让他显示了他唯一可救的一面。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薛蟠真是不可爱。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看剧
说到这了,信息量是不是太多了?其实听白老师讲《红楼梦》,是非常享受和轻松的,经常会被他逗笑。朋友说,白老师已经不是讲《红楼梦》,是把自己整个人化进《红楼梦》里了,时而“不得了不得了”地表演,时而叹息人物身世命运让人不禁鼻酸,与书中人物的亲近程度超过旁人许多。
更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白老师还是个剧迷——87版《红楼梦》也就算了,连《甄嬛传》《我可能不会爱你》也在白老师的片单里!代沟什么的,反正我是没发现:
第15期:元妃省亲看戏,暗伏了贾家命运
——一句话就把她变成一个人,真的人,不仅是皇帝的妃子,也是贾家的女儿。“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当皇妃那么容易啊?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看看《甄嬛传》那些连续剧,斗争得不得了,皇妃的生活岂是好过?到那个地方一定也是满腹的心事,跟谁讲?在皇宫里不能讲的,一句抱怨都不行。
——《邯郸记》,我看的大陆一九八七年做的老本子的《红楼梦》连续剧,就演了这一段。元妃省亲的时候演了《邯郸记》,讲人生的一场繁华梦,贾母看了脸上突然有悲戚之感,那一幕很动人的。元妃点戏无意间点中了他们贾家跟她自己的命运,但当时都是不自觉的。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0/2007a940dccb444f813b9381a93736c0.jpeg
《我可能不会爱你》电视剧海报
第20期:宝黛互诉真心时最为动人
——贾宝玉这个人物,有些女孩子喜欢他,有些女孩子不喜欢他。喜欢他的女孩子觉得他体贴入微,很会伏低做小,一下子就赔罪了,有一种温柔。现代女孩子还喜不喜欢这一套?可能还是喜欢的吧!
我偶尔看连续剧,什么《我可能不会爱你》,李大仁,就是这么做小伏低,一直做,最后那女孩子,还是给他磨成功了。我想贾宝玉就有磨的功夫,不管黛玉对他怎么使小性子,他都耐她哄她。
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跟着白老师,慢慢走进了《红楼梦》表面的万千世相后更深、更广的世界?
它确实不仅仅是一部儿女情长的长篇小说,也并不仅仅是“反封建”那样简单粗暴。它无一处多余笔墨,它的小说技艺、人情世故、诗词器玩描绘之多,出世入世、繁盛衰败对比之强,在完成了一部技法上的佳作之外,细致展现了儒释道三种中国人的传统哲学,为中国文化写下了“天鹅之歌”。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音频节目预告片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1210/0842d53515474b18adadb2fbf54ae42b.jpeg
主讲人:白先勇
白先勇是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昆曲制作人。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
白先勇7岁时,经医诊断患有肺结核,不能就学。1956年在建国中学毕业,1965年,取得爱荷华大学硕士学位后,白先勇到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中国语文及文学,并从此在那里定居。他在1994年退休。
白先勇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看《红楼梦》,1965年至199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教了二十九年的《红楼梦》导读课,又于2014年在台湾大学开设通识课程,将毕生对《红楼梦》的钻研体会倾囊相授。
白先勇说:曹雪芹是我的“师父”,《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内容大纲:
1 引言:红楼梦是一本天下奇书(试听)
2 导读(一):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红楼梦》
3 导读(二):我们该看哪个版本的《红楼梦》?
4 导读(三):历史上曹雪芹家族的发迹与没落
5 红楼梦的第一回究竟有哪些隐喻?
6 曹雪芹谋篇布局,巧妙介绍四大家族
7 第一女主出场,如何理解黛玉的孤女心态?
8 重彩描绘王熙凤出场,宝黛初见
9 宝玉游幻境,《红楼梦》神话架构完成
10 红楼十二曲,是一连串的挽歌
11 刘姥姥为《红楼梦》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12 不爱宫花爱冷香丸的薛宝钗
13 秦可卿托梦警示王熙凤
14 秦可卿与秦钟是情的一体二面
15 元妃省亲看戏,暗伏了贾家命运
16 为什么袭人的戏份比宝钗还多?
17 宝玉初现出家遁世思想
18 贾政也是有血有肉有情之人
19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
20 宝黛互诉真心时最为动人
21 你还记得大观园中的小红吗
22 葬花词中宇宙性的哀愁
23 一曲《红豆词》,是宝玉对女子的怜惜心
24 蒋玉菡是宝玉在俗世的镜像吗?
25 好性格的宝姑娘也会发作
……
共132集,未完待续
适合谁听
喜欢红楼梦以及中国古典文化的人
你将获得
白先勇先生毕生钻研《红楼梦》的心得,一份解读中国人生哲学的绝妙真意与人情社会的文化密码,籍此重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