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28回被销毁,只因少写了一句话
标签:
红楼梦后28回被销毁只 |
提起《红楼梦》,我们的常识就是此书一共有120回,前80回为曹雪芹所作,后续为高鹗所作。而红学研究家刘心武则认为:曹雪芹是写完了《红楼梦》的,整部原著应是108回,而不是流传最广的120回。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dce370de9b7c4a1482c842681901e0bb.jpeg
这个说法是因为《红楼梦》是一个每9回为一个完整的情节,是一个9×12的内在结构,所以为108。在脂砚斋评本中也披露过,后面的章回被借阅者迷失,显然“借阅者迷失”这人说法显得很委婉,那么这位“借阅者”会是谁呢?在《乾隆与高鹗》一书中就没有再如此委婉,点明“借阅者”就是乾隆本人。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2158e3bd097247268a9e55b62f9d3987.jpeg
话说满清入主中原后,经康熙、雍正两朝的经营,到乾隆在位的时候,一派国力强盛,财政富裕的现象,然而乾隆跟他祖父、父亲一样喜欢用文字狱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但是他觉得光靠文字狱还不够震慑力,贮藏在民间的书一定还有不利满清统治的内容,于是他下令将全国的藏书集中到一起,编辑一部规模空前的丛书——《四库全书》。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730af10063ef4189b4998f6e1d90a4c9.jpeg
编撰《四库全书》,表面上可以笼络一大批知识分子,实际上就是借这个由头把民间藏书统统审查一下,可谓是一举两得。为了让人们把藏书上缴,还出台了奖励办法,只要是私人进献的图书越多,奖励也就越多。果然,只用了两年就有二万多种书籍源源不绝送到北京,加上宫廷内部原来的藏书,书量十分可观。
书收集到了,就是重要的审查了,凡是有对满清统治者不利的字句,一概销毁。运气好点的书,有的虽然被保存下来,但已被剔除“碍语”,最终已是面目全非。据不完全统计,在编《四库全书》的同时,被查禁烧毁的古籍就有3000种之多。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7e8cf45dc4c744178b2a02335f9b85d2.jpeg
就是在这段时期,乾隆看过了整部《石头记》(红楼梦),但他十分不悦。乾隆四年“弘皙逆案”牵连到许多官员,曹家也就彻底败在这声“逆案”中。曹家虽然没落了,但乾隆觉得你曹家得感恩于我的不杀之恩,看你小说这写的都是啥?一开篇就提到小说的最后是“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局面,还时不时影射点皇家阴晦之事,完全体现不出“爱民如子、皇恩浩荡”,于是将《石头记》列为禁书,并勒令和绅把烧掉。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a664bea0dff045d68a13482f8fb07245.jpeg
和绅觉得这书稿烧毁多可惜啊,但他很精明,懂得曲线救国。和珅几乎每天都去向太后请安,时不时讲上一段《红楼梦》,太后越听越喜欢,觉得是本好书,便让和珅把书拿来,和珅做了为难的样子,说这书是禁书。
很快,太后出面要求保住这部书稿,希望乾隆把这部小说印出来流传出去。乾隆是孝子便同意了,但要求和绅找人重新改写《红楼梦》后段,于是高鹗出头了,由他在原版80回之后接续重写,就这样呜啦啦的续了40回。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9b66fbcea27d43aaba3757f2b845f2b9.jpeg
高鹗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在续写中出现了“沐皇恩延世泽”,交上了一份让乾隆满意的答卷,《红楼梦》以80+40的方式得以流传下来。
或许曹雪芹在原稿中能出现“沐皇恩延世泽”类似的恭维话,就不会遭受被销毁的危机,我们也能看到《红楼梦》的原版全篇,还有开头点到的那句“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70820/e31effb0ef4f444abd5585da430b21b6.jpeg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