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里的天方夜谭,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家里还能添丁进口!

(2017-07-30 11:35:08)
标签:

《红楼梦》里的天方夜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e7146490141542cb9cd2e12178b8a7b4_th.png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所获颇丰,除了一百零八两银子,还有各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物品。不过刘姥姥虽然获得了丰富的回报,也给荣国府的太太奶奶,姑娘公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ccc087259bf04b1a838b47bee1da6911_th.png

刘姥姥更是用她睿智而老道的经历为荣国府的贵妇们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刘姥姥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们庄子东边庄上,有个老奶奶子,今年九十多岁了。他天天吃斋念佛,谁知就感动了观音菩萨夜里来托梦说:‘你这样虔心,原来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原来这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一个儿子,好容易养到十七八岁上死了,哭的什么似的。后果然又养了一个,今年才十三四岁,生的雪团儿一般,聪明伶俐非常。可见这些神佛是有的。

试想,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奶奶,儿子大约也要七十岁了吧。因为潜心拜佛,竟然又生了一个儿子,老奶奶添了一个孙子。这样的故事堪称医疗学的奇迹,即使在现在也很难成功的一件事,然而竟然发生了。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fb0a84e42eb340d6b419baa9899ca26e_th.png

刘姥姥的一篇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也就是说刘姥姥虽然是杜撰的故事,但对于笃信神佛的贾母、王夫人来说,更愿意相信这样的应验是真的发生过的。

《红楼梦》里的人几乎都信佛:

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拜见二舅舅贾政,贾政便是“今日斋戒去了”。斋戒包含了斋和戒两个方面。在佛教中,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斋”的内容包括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等;禁止身的过非叫做“戒”,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等。斋戒就是守戒以杜绝一切嗜欲的意思。一般佛教信仰者会在一定的日子进行斋戒。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9cf18bdc352d4571a03210684c38db89_th.png

第二十五回,王夫人让贾环抄个《金刚咒》唪诵唪诵。佛教信仰者,往往亲自抄写佛经唪诵以示虔诚。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398fe7d61ed94816b918b7eabe1e8824_th.png

第七十一回,贾母说凤姐和尤氏“你两个在这里帮着两个师傅替我拣佛豆儿,你们也积积寿,前儿你姊妹们和宝玉都拣了,如今也叫你们拣拣,别说我偏心。”

拣佛豆也是一种佛事活动,相传始于京西的万寿寺。在浴佛日之前,僧人们开始拣豆子,每拣一粒豆,便宣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在佛诞日这一天把豆子煮熟,施舍众人。被舍者,每食一粒亦宣一声佛号,从而与佛结缘。在民间,一些信佛之人亦在四月初八,把煮好的豆子放在盆里,于门前巷口赠送行人,每人一二瓷勺。赠送之时必祝:“结缘”。而受豆之人必答:“有缘”。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821e2ef913ab41feb24e5c58f58874a0_th.png

第七十一回,贾母说宝玉“今日几处庙里念‘保安延寿经’,他跪经去了。” 跪经就是在做佛事或祭典时,施主跟着跪拜,以表虔诚。

……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fe2298d287d449279e9ad06489fa4104_th.png

这与明清时期佛教兴盛的背景是分不开的。清代佛教受重視之程度虽然比不上明朝,但清代帝皇在一定程度上信仰佛教,礼遇高僧,起到了示范作用。例如順治皇帝自幼信佛,屬禪宗一派,聖祖康熙曾多次到各地巡遊,每經佛教之地,皆题词宣揚佛法。雍正時相当重視喇嘛教,同时也喜欢研究佛教淨土宗的佛理。乾隆时期大規模刻印《大藏经》……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d48ab1d720f543abb0cdd0e468e95451_th.png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a35b7214694f4d22bcec026d8c470af0_th.png

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730/1b9b2bc078624d54b61946bab3de5673_th.png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仕宦大家更是笃信佛教,佛事兴盛。在《红楼梦》里有很多佛事描写,同时也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佛道形象,比如静虚师太、马道婆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于这些形象的描写并不都是正面的,相反将他们刻画得自私、贪婪而邪恶。说明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排斥佛教信仰的,起码表示出了自己的怀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