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居天下万花魁——龄官

标签:
名居天下万花魁——龄 |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5/9967036682b44927918ec708ad367395_th.jpg
十二伶官中最出类拔萃的要属龄官,个性也最为鲜明突出。
“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以林黛玉的独特气质来推想,龄官自然品貌非凡。
龄官的才艺更是精湛。她的演出获得了元妃娘娘的称赞,还额外获得了“两匹宫缎、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食物之类”的赏赐,元妃传旨下来:“不可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能够获得见多识广的贵妃娘娘赞赏的,表演功力自是了得。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5/bfd133d6bff5424cb0ccab31ef03ecd2_th.jpg
龄官人美艺绝,脾气也不小。在奉旨演出的时候,贾蔷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而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一个身份卑微的小戏子在如此重大的场合,不屈服于贾蔷的威势,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本色,是很难得的。也体现了龄官孤傲倔强的个性。
龄官为什么说“非本角之戏”呢?原来龄官的本角是贴旦,而《游园》、《惊梦》是正旦戏,因此龄官以“非本角之戏”的理由拒绝了贾蔷。贴旦属于六旦,意思是说在主要旦角之外再贴一个次要的旦角,通常扮演年轻活泼,身份较低的青年女子。例如村姑贫女、侍妾丫环等。她们往往言行活泼,个性鲜明,嗓音细而脆,演唱节奏较轻快。例如《牡丹亭·游园》中的春香、《钗钏记》中的芸香、《彩楼记》中的刘千金,《占花魁》中的莘瑶琴等等。
龄官要唱的本角戏《相约》《相骂》是《钗钏记》肿的经典桥段。该戏主要写的是落难书生皇甫吟与富家女史碧桃几经波折,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龄官在戏里扮演的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戏,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历了一段唯美的,但有始无终的爱情。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5/a96ea632ec604ed7be6b8478fe512674_th.jpg
《红楼梦》里龄官画蔷的场景堪比黛玉葬花:
只见他虽然用金簪划地,并不是掘土埋花,竟是向土上画字。宝玉用眼随着簪子的起落,一直一画一点一勾的看了去,数一数,十八笔。自己又在手心里用指头按着他方才下笔的规矩写了,猜是个什么字。写成一想,原来就是个蔷薇花的“蔷”字。宝玉想道:“必定是他也要作诗填词。这会子见了这花,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两句,一时兴至恐忘,在地下画着推敲,也未可知。且看他底下再写什么。”一面想,一面又看,只见那女孩子还在那里画呢,画来画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蔷”字。里面的原是早已痴了,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5/70c39c38f2d9463fb800bb52780d04f6_th.jpg
一个独自画蔷的痴情女孩,如果没有宝玉提醒,还没有意识到已经下雨了。由此可见,她对于贾蔷的感情是真挚的,然而她与贾蔷之间巨大的身份差异,也让她对自己的未来惴惴不安。龄官对于贾蔷一往情深;而贾蔷对待龄官也殷勤小心,特意花了几两银子买来“玉顶金豆”逗龄官开心。玉顶金豆是一种额毛纯白,体有黄点的雀儿,训练后可以模仿舞台串戏。如此价值不菲的观赏鸟雀,龄官并不稀罕,反倒触动了自己的身世,她说:“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贾蔷花钱不讨好,无奈只好开笼放生。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5/4a288720134d410ba03e5216e04cc313_th.jpg
贾宝玉本来想请龄官为自己演唱一套“袅晴丝”,却意外目睹了龄官与贾蔷的卿卿我我。龄官不但正色拒绝了贾宝玉的要求,而且全程心思都在贾蔷的身上,对宝玉无动于衷。这让宝玉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失落感。原来自己在有些人的眼里是这样的一文不名,无足轻重。他看惯了大观园的莺莺燕燕,自以为所有的女孩子都喜欢他,爱慕他,围绕在他的身边。而龄官的出现,却将他的优越感砸得稀碎。龄官是让宝玉“识分定”的关键人物,促使贾宝玉完成了思想上的重大转变。贾宝玉直到回到怡红院,还在一心裁夺盘算:“我昨晚上的话竟说错了,怪道老爷说我是‘管窥蠡测’。昨夜说你们的眼泪单葬我,这就错了。我竟不能全得了。从此后只是各人各得眼泪罢了。”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也就是这个时候,贾宝玉才懂得真正的爱情是自私的,是排他的,是具有唯一性的。也正是“识分定”,让贾宝玉对于爱情的认识更为深刻,更加笃定了自己与林黛玉的心灵之契,对于木石前盟的态度更为坚定,“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5/8978fcaa9b6146c9a9be70296a1b69b7_th.jpg
书中并没有交代龄官和贾蔷的爱情结局,或许这只玉顶金豆正预示了龄官的最终结局。第五十八回遣散优伶时,十二官大多数不愿离开贾府,“所愿去者止四五人”,之后便没有了龄官的身影,龄官应该是其中之一。否则她也不会画几千个蔷了,她在思考,在抉择,一边是自己的爱情,一边是对自由的向往。
龄官的故事正应了那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龄官最终主动放弃了爱情,离开了贾蔷,也永远的离开了那个看似鲜花着锦的世界,如同那只被打开金笼的玉顶金豆,飞向了自由的蓝天。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615/2cb8f69684784490abdcdddaa10cb171_th.jpg
龄官与林黛玉相貌相类,其命运和林黛玉的命运也形成了对比,林黛玉寄居贾府,梁园虽好,却不能化解思乡之情,她始终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正是她的心声。然而她却不得不困在贾府这个藩篱之内,时时刻刻感受着心灵的折磨,唯有让思念与渴望化成那一行行和血带泪的诗句。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锁在金笼之中,就要衔旗串戏,做贵族公子的玩偶;只有放飞大自然中,才能获得一只鸟真正的生命价值。这也许就是设置龄官与贾蔷爱情的特殊意义。